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2 道试题
1 . 1922年7月,中共“二大”审议通过《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对“妇女运动”的认知已不再局限于争取男女平等、经济独立、婚姻自由等具体问题,而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针,发动、领导妇女在社会阶层、斗争实践、自身解放中提升地位,发挥能力、实现价值。这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人( )
A.认为社会革命实现了男女平等B.将民主革命与妇女运动相结合
C.唤醒了全社会女权意识的觉醒D.主张妇女在经济上要独立自主
2 . 如图是元代墓葬出土的纳粮彩绘壁画,描绘农民向政府纳粮的场景。图中仓房前一群农民肩负粮袋,准备将粮食入仓:右侧树荫下,一名身着红袍的官员坐在朱红色桌案后进行登记,案上摊着文书簿册。该壁画(     
A.展示元代农民承担的赋役种类繁多B.体现元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束缚减弱
C.凸显元政府征收国境关税的重要性D.成为研究元代赋税征收的重要史料
2022-08-27更新 | 542次组卷 | 7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3届高三8月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3 . 公元1051年,宋仁宗下诏:“诸路提点刑狱司廨舍与转运使副同在一州者,并徙他州”。如当京东路转运司与提点刑狱司治所都在青州时,提点刑狱司的治所则需迁往密州。据此推断,这一诏令旨在(     
A.践行宋代重文轻武基本国策B.预防地方官员的贪污行为
C.节制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D.提高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
4 . 汉承秦制,中央行政制度仍设三公九卿制。西汉时,尚书令是少府的属官;东汉光武帝时,尚书令成为尚书台长官,尚书台负责辅佐皇帝处理国家大事,出现“虽置三公,事归台阁”的局面。这说明东汉(     
A.行政中枢权力的转移加强了皇权B.君权与相权矛盾不可调和
C.皇帝的权力受到尚书台监督节制D.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强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西周时期的祭祀、宴享、丧葬等所有礼仪活动,都要按等级使用以鼎为核心的成套青铜礼器,天子、诸侯、大夫、士使用鼎的规格和配套的其他礼器都有明确规定,构成了以鼎为核心的严密的礼乐制度。这种独特的礼制文化
A.对君主的权力起制约作用B.有利于国家思想观念的融合与统一
C.标志着贵族等级制度解体D.促进了中央集权机制的建立和强化
6 . 17世纪80年代后期,康熙帝下令:出海贸易的商船,载重量限于500石以下,横梁不得超过一丈八尺,船身前后须刻有“商”字样,两旁刻省州县几号货船,且须由地方官印烙。海商须预先取具连环保结,才能向州县申领执照。这表明当时清政府(     
A.严格限制对外贸易B.废止“闭关锁国”政策
C.禁止外国商人来华D.赋予地方贸易自治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前341~前270年)认为,哲学的目的在于使人过快乐的生活,即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他把当时的政治统治视作痛苦之源,把“偏离政治”、批判政治偏见、习俗信念作为摆脱痛苦的快乐之举。这种观点形成的主要背景是(     
A.人文精神的成熟B.智者学派的兴起
C.民主政治的衰落D.梭伦改革的推行
8 . 16~17世纪,西属殖民地进口产品中的90%都来自西班牙以外的国家。18世纪后,西属殖民地消费的物资中,只有5%是由西班牙人生产的,其他全部由荷兰人、法国人、英国人提供。由此可知(     
A.商业革命冲击西属殖民市场B.重商主义被西班牙殖民者所忽视
C.早期的殖民贸易充满掠夺性D.西班牙工业落后制约其殖民扩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刘克庄(1187-1269年),福建莆田人。宝庆元年(1225年),刘克庄任建阳县令,到任之初,他发现建阳县义仓仅存粮八百石,便多方筹款购粮三千石,使之恢复原有的储备规模,以应急需,并特撰仓联“聊为吾民留饭碗,岂无来者续新灯”以警示后来者,被誉为“父母之心,仁人之言”。嘉熙四年(1240年),年逾半百的刘克庄出任广东提举,继转漕运兼市舶使。刘克庄在粤期间,以关心民瘼为己任,清理积压狱案,为弱者申冤,力办利民实事。在南粤任上,旱情不断,刘克庄不忍庄稼将熟而枯败,孑民几番饥馁,连连祈雨抗旱。甚至于行将调任离职之际,他仍怀拳拳爱民之心,祈神施雨。

——摘编自《刘克庄:“聊为吾民留饭碗”》

(1)根据材料,概括刘克庄的主要事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刘克庄的事迹体现出的优秀品质。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60年代,肯尼迪政府应形势之需建立了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中等人力资源”服务的志愿者组织——和平队。面对国内日益高涨的黑人民权运动,和平队为了保护其形氛.不受种族歧视的影响,在招募少数族裔志愿者特别是黑人志愿者上做出了很大努力。这一时期,非洲绝大多数国家获得了独立,肯尼迪政府为英国利益考虑,十分重视和平队在非洲的活动,20世纪60年代,和平队共派出了三分之一的志愿者到非洲。无论是黑人还是白人志愿者,他们在非洲都体会到了“人与人平等”这一理念。回国后,面对国内仍存在的种族歧视,这些志愿者们以各种方式积极投入到争取种族平等的民权运动中。

——摘编自卢友芬《和平队与20世纪60年代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和平队服务非洲的案例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和平队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美国和平队进行评价。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