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9 道试题
1 . 周代实行以宗法制为基础的世卿世禄制,到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重“功绩”而轻视“祖荫”。如管仲被齐桓公立为相,拜仲父,是以才得拜,以功得贵。这一变化反映了(     
A.分封宗法制彻底瓦解B.官僚政治制度的确立
C.新兴地主阶级的兴起D.社会转型趋势已出现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发生巨变的重要时期,城市变化是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集中体现。唐宋时期打破了秦汉一唐前期古典城市的空间布局的限制,出现了坊市合一的新型城市格局。唐中期城市延长了营业时间,到了北宋,营业时间不再受限制,除白天营业外,还有夜市、晓市。北宋时草市更广泛,有的草市逐渐发展成为固定的市镇。唐宋时期.涌入城市的人多起来,他们或做生意,或当手工业工匠,城市人口大大多于过去都市人口。与唐长安城相比,南宋的临安城商品经济更加繁荣,不仅是政治中心,更是经济文化中心。

材料二   唐宋城市的变化昭示了社会深刻而全面的变化。城市由隋唐的坊市制转变为北宋的厢坊制,再变为南宋的隅坊制,政府以更加开放的管理模式来适应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趋势。城市人口结构在社会不同层面不断进行流动和重组,市民阶层逐步形成。唐宋城市商品经济空前活跃,促使了市民文化的更新,文化趋向平民化、大众化、娱乐化。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叶玲《唐宋城市经济的变迁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宋时期城市变化的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宋城市变化产生的影响。
3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   唐前期均田制之下,有“人”即有“田”,到唐中后期实行两税法后,规定“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宋初,统治者因势利导采取“不抑兼并”“不立田制”的政策,“有钱则买,无钱则卖”,土地的流转空前加快。与此相适应,编户规则也发生了变化,宋政府根据常产的多少和是否直接承担国家赋税将全部居民划分为主户和客户,客户与地主的契约关系,使其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较之前代有所放松……这样,大量的佃农亦可涌入城市。

——摘编自曹端波∶《唐宋户籍制度的变革与社会转型》

材料二   清初沿用明“一条鞭法”,丁银与田赋独立存在。随着清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土地频繁更换主人,加之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一直非常尖锐,为增加人丁数量、稳定税收收入,康熙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至雍正年间“摊丁入亩”,彻底将田赋与丁银合二为一,进一步减轻了封建人身依附关系。

——郝英∶《清初摊丁入亩赋税制度改革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中后期到两宋时期赋役与户籍制度的变化,并分析这些变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初进行赋税制度改革的背景。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发展演变的趋势。
4 .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20世纪至今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三次大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协约国同德国及其盟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构成了重建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华盛顿会议的核心是中国问题,……与会国签订了一个关于中国问题的公约。

——《世界通史》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采取了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并由此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

——《现代国际关系史》

材料三   冷战后,美国为了称霸世界,成为“世界领袖”,重新制定了全球战略。……另一方面,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际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的重要力量。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材料一中的“和约”和“公约”分别指什么?最终确立了怎样的国际政治格局?
(2)材料二中“新的世界格局”指的是什么?冷战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回答,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什么变化?中国在格局变化中的作用是什么?
(4)综上所述,你认为我国该如何应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
2021-10-29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柯坪湖州国庆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5 . 宋朝建立后,为了激励和督促各级官员尽职尽责,政府几乎把所有官员都纳入了考核的范围,考核内容主要以品行和地方治理效果为主,但从北宋中期开始,宋廷便一直把财赋上交量作为地方官员考核的中心。这一变化说明宋朝
A.中央集权进一步的强化B.三冗的问题日益严重
C.地方官权力呈扩大趋势D.商税已成为主要财源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秦汉至晚清二千多年间,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各有大致不变的方面,但就总的趋势而言,这些方面又并非没有变化。例如,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维持不变,但土地私有日益发展,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这些变化是平和的、渐进的和累积的,从变化迅速的现时代或短时段的眼光看,社会不免呈“停滞”或“缓进”之象,但它的内部实在又酝酿并产生了相当的变化。

——改编自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

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古代历史某一方面的“变与不变”加以阐述。(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阐述时不能抄写材料所举事例。)
2021-06-08更新 | 7081次组卷 | 66卷引用: 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年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元世宗初期,除了四个半固定的行省外,其余行省都是“因事而设,事毕则撤”;其长官多为一至二人兼任,且带有中书省宰执衔。至元世宗末期,固定的行省逐渐增多,并实行了群官负责制,其宰执衔也逐渐被取缔。由此可知,元代行省制度的这一变化
A.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隐患B.保障了吏治清明和行政高效
C.体现了政治均势格局的形成D.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强化趋势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20-1801年英国人口与人口结构(职业结构)变动

各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年代总人口(百万)城市人口乡村农业人口乡村非农业人口
15202.45.576.018.5
16004.118.070.022.0
16704.9813.560.526.0
1.7005.0617.055.028.0
17505.7721.046.033.0
18018.6627.536.2536.25

——据《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等整编

材料二1820年,英国总就业人口的63%已集中在工业和服务业领域,反映出工业革命的发展。

1825年,英国爆发经济危机,暴露出资本主义制度国有的基本矛盾。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产阶的政治要求得到满足,但无产阶级却依然无权。

1835年、英国棉纺厂工人的日劳动时间长达16小时,工资十分微薄,童工更占到52%。

1836年,英国宪章运动兴起,表明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新阶段。

1847年、欧洲多国工人参参加的国际性工人组织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绸领在伦敦正式出版。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和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指出1520-1801年英国人与人结构变化的趋势,请结合史实分析变化的原因。
(2)结合材料一、二与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工业革命带来的历史影响。
2021-09-12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1-2022学年高一初高中衔接学习素养测试历史试题
9 . 1997年东南亚地区爆发金融危机,中国政府采取积极行动,对缓解危机、稳定东南亚地区经济乃至世界金融秩序作出了重要贡献。这说明新时期我国外交(     
A.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B.重视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关系
C.努力适应世界多极化趋势D.巩固与发展周边国家的关系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的发展也不断融入世界经济的总体格局中。中国的商品出口贸易总额从1980年的181.2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1.218万亿美元,占到了全球商品出口贸易总额的8.8%,赶超美国位居全球第二。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呈现不断优化的演进趋势,工业制成品在出口中已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中国的贸易对象遍及全球,已经扩展至2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摘编自秦迪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贸易结构变动及其优化研究》

材料二   目前,我国仍然以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为主,很多发展中国家与我国具有相似的劳动力价格优势,导致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竞争越来越激烈。此外,虽然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不断上升,但是产品技术含量相对较低,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比重不高,仍然以机械产品设备和轻纺工业品为主。这些都将严重影响我国工业制成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利于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此外,近年来一些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使得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摘编自陈相芬《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形势浅析》2011

(1)根据材料一归纳1978年至2007年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贸易发展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