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3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光绪年间刑部官吏沈瑞琳说道:“凡策我国之富强者,要皆于该(总理)衙门为总汇之地,而事较繁于六部者也固不独繁于六部,而实兼综乎六部矣。”材料可以说明(     
A.洋务运动自强目标得以实现B.清末新政调整中央行政机构
C.总理衙门实际成为中枢机构D.内阁六部丧失职能名存实亡
2024-05-31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适应性练习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列史实和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史实结论
A公元前651年,齐桓公以霸主身份主持了葵丘会盟,提出“尊周室,攘夷狄”。蛮夷戎狄形成华夏认同,蛮夷戎狄逐渐融入华夏族。
B北周武帝加强皇权,灭佛崇儒,劝课农桑,国力大增学习汉制使得十六国各族政权之间的差异逐步缩小
C西夏参照唐、宋法律,编修了《天盛改旧新定律令》,这是第一部用少数民族文字印行的法典西夏模仿汉字字形创制了本民族的文字
D清朝派遣驻藏大臣,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中央政府明确对西藏的管辖权
A.AB.BC.CD.D
2024-05-31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适应性练习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据西周金文显示,周王任命的诸官,主要分为两类,为满足周的王家日常需要的职务,如山虞(掌管山林)、牧人;还有掌管礼仪、军旅的职务。任命时多辅以“用宫御”三字说明此职主要为满足王家宫廷的需要。以上材料说明西周(     
A.朝廷官职均由周王的子弟充任B.西周形成专业分化的官僚制度
C.西周以采邑制度供养贵族官员D.朝廷官员和王室家臣身份合一
2024-05-31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适应性练习历史试题
4 . 工业革命

材料一   无论这一系列的变革是否被说成是“工业革命”,最终都会被拿来进行讨论。这些变革不只是“工业上的”,还有社会上和思想上的。“革命”这个词意味着一种突然变化。事实上,突然变化并不是经济变革过程的特点。人际关系体系有时被称为资本主义,早在1760年前就有其自身源头,在1830年后获得了全面发展;这样一来,便存在着忽视连续性这一基本事实的危险。但“工业革命”这个词语被一个个历史学家拿来使用,它已非常牢固地嵌入到共同话语之中,另辟蹊径去找个词语来取而代之,那会是件迂腐之事。

——[英]托马斯·阿什顿:《工业革命(1760一1830)》

材料二   工业革命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一个原因,就是它涉及了一系列相互加强的变革。事实上,其中一些变革发端于工业革命之前,因此,工业革命既是经济变革的结果也是经济变革的原因。技术变革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而技术变革是工业革命的核心。生产方式和运输方式的持续变革是工业革命最伟大的遗产。一场人口革命伴随着技术变革而来。还有一场城镇革命开始于工业革命之前。为养活快速发展的城市,还需要一场农业革命。工业革命期间,农业产量持续增长,但英国越来越依赖进口食品,因为不断增长的需求超过了国内供给。进口增加突显了英国转型的另一个特征——商业革命。交通运输革命支撑了贸易的增长。经济增长需要进行城市建设、工厂建设和交通设施建设,而商业发展的需要扩大了贸易信贷的规模。这些需要都通过金融革命得到了满足。

——[英]罗伯特·艾伦:《工业革命》

阅读材料,比较两位学者对工业革命评论的相同观点,并结合所学说明你的理解。
2024-05-28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查漏补缺历史试题
5 . 《明史·职官志二》载:“学士掌制诰、史册、文翰之事,以考议制度,详正文书,备天子顾问。”据此,对明朝大学士的职责解释准确的是(     
A.审议封驳朝廷政令B.总理全国的行政事务
C.掌握最高监察权力D.参预政务并草拟意见
2024-05-28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查漏补缺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法国史学家雅克·勒高夫在《中世纪知识分子》中记载,1277年巴黎主教艾蒂安·唐皮耶列出两百多条被判定为“异端邪说”的观点——“哲学家不应该接受未来复活这种说法,因为这种事不可能合理地得到验证”“神学建立在传说的基础之上”,基督教“有其不可信和谬误之处”并“对科学是一种阻碍”,人生“幸福存在于此世,而非彼世”等等。对此记载理解准确的是(     
A.希腊化时代思想观念的交融B.文艺复兴前反神学思想的萌动
C.科学革命后形成新思维方式D.宗教改革动摇了罗马教廷权威
2024-05-28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查漏补缺历史试题
7 . 民族民主运动
(1)巴西摆脱葡萄牙的统治获得独立1822
(2)印度民族资产阶级成立了国民大会党,积极要求民族平等和自治1885
(3)
(4)苏丹马赫迪反英大起义1881
(5)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20
(6)古巴掀起反美反独裁的民族民主革命1959
(7)墨西哥卡德纳斯进行民主改革1934
(8)17个非洲国家宣布独立,这一年被国际上成为“非洲年”1960
(9)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成为共和国1947
(10)埃及华夫脱党领导抗英斗争1921
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主权1999
从上表中提取两条相互关联的信息,并补充一条相关史实,拟定主题,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 (要求: 写出序号,主题明确,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4-05-28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查漏补缺历史试题
8 . 林则徐认识到,值“防夷吃紧之际,必须时常探访夷情,知其虚实,始可以定控制之方”。因此,林则徐(     
A.受命前往广州查禁鸦片B.编成《海国图志》一百卷
C.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D.汇译成《四洲志》等书稿
2024-05-28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查漏补缺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梁启超曾论辛亥革命之因缘说:“国人种族观念之郁积、晚清政治之腐恶及威信之失坠、新思潮之输入等等,皆使革命有可能性,所谓因也;铁路国有政策之高压、袁世凯之起用,能使此可能性爆发或扩大,所谓缘也。”梁启超的分析(     
①注意到诱发革命的多重原因   ②着力从经济的角度剖析问题
③认识到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   ④忽视了革命党人的组织因素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2024-05-27更新 | 166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明史》载,明英宗天顺(1457—1464)年间起,“巡抚之寄专,而监司守牧(指各省的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与知府、知州)不得自展布(自作主张)”。这反映的史事是(     
A.元朝实行的行省制自此废除B.明廷强化海防力量防范倭寇
C.朝廷委任巡抚总揽一省行政D.削弱巡抚权力防止地方割据
2024-05-25更新 | 19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