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9 道试题
1 . 两汉至宋朝,官员或百姓外出均须使用通关凭证“过所”。如图呈现了两汉时期“过所”的勘发程序。它体现出汉朝
外出人员向乡啬夫提出申请→啬夫审查后呈报郡县→县司核实后拟写过所稿→郡太守、县丞勘发过所
①“过所”制度流程清晰规范   ②采取郡县与分封并行制
③乡啬夫与郡县长官相互牵制   ④基层组织管理分工明确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4-09更新 | 417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如图为河南安阳出土的商朝虎纹石磬。它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形体最大的商磬,共有5个音阶,可奏出不同的音调,为祭天地山川时所使用。此文物可以证明

A.原始音乐随着人类定居生活而产生
B.金石并用是商朝生产力水平的特征
C.商朝石刻艺术和石磬制作水平高超
D.商朝时期形成了“敬天保民”的思想
2022-04-09更新 | 851次组卷 | 20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下图所示为1951年发表的《光明日报》(局部),该报登载了《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并提出了“减轻学生课业学习与社团活动负担”“注重体育、娱乐活动”等六项具体要求。这一决定
A.蕴含着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B.体现了服务国家建设的追求
C.基于学校向工农开门的要求D.使公民的受教育权得到保障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
史实结论
A16世纪,葡萄牙占据了好望角、马六甲、澳门等地葡萄牙垄断了整个欧亚大陆的贸易
B1670年,荷兰商船总吨位达568万吨,超过了法、英、西、葡等国的总和17世纪末,荷兰开始成为海上霸主
C19世纪,德国开通了通往非洲和澳大利亚的航线,还与美国缔约通商标志着以德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D1947—1993年,关贸总协定召开8次关税会议,议定了各会员国彼此免税的项目促进了二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
A.AB.BC.CD.D
2021-09-06更新 | 4622次组卷 | 36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5 .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热情讴歌充满人性要求和感性魅力的生活态度,并追求现世幸福和享乐,西欧宗教改革思想家们却将这视为奢靡和不道德。然而,二者却又共同推动了西欧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的过渡。这是因为他们都
A.重新审视人,冲破了传统的束缚
B.提升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
C.反对神学,重构了人与神的关系
D.沉重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统治
2021-07-08更新 | 10982次组卷 | 118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6 . 1928年,在某地教书的邱启山有感而发写下对联“分田不忘共产党:幸福牢记毛委员”。2021年2月5日,其后代邱冬华喜贴新对联“脱贫全靠惠民策:致富迎来幸福春”此跨越时空的一幕可能出现在
A.浙江嘉兴B.江西井冈山C.贵州遵义D.陕西延安
2021-05-17更新 | 249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7 . 文明进程中的废奴时代

材料 《简明世界史读本》第二十五章的标题为“废奴时代”。书中指出16世纪到19世纪前期,奴隶制和农奴制等形式的强迫劳动在美国、德意志和俄国得到空前发展。接着记叙了若干重大事件,整理如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析“废奴时代”。
2021-05-11更新 | 21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8 . 历史长河里的中外贸易

材料一 1765-1833年中英贸易概况表(单位:万两白银)


中国从英国进口额中国向英国出口额
1765-1769(年均)119219
1795-1799(年均)537572
1830-1833(年均)733995

材料二 1840与1894年中国棉花及格纺织品进出口状况(单位:万担)


时间棉花产量棉花出口进口外国棉花进口棉纺织品(折合棉花)
1840年8020505
1894年832764218

(1)分别简述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中英贸易状况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三 中国进出口商品贸易会创办于1957年,倒重货物出口贸易,每年在广州举办,从“中国第一展”成长为世界级专业展会,成为全球贸易资源聚合的平台;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2012年起在北京举行: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始于2018年,侧重货物进口贸易。2020年,广交会采用云上会展的形式,服贸会则是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后我国首场国家级线下经济贸易盛会。


(2)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概述三大会展的举办反映出当代中国对外贸易发生的重大变化。
2021-05-11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9 . 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材料一 茶马古道是一条主要穿行于今藏、川、滇横断山脉地区和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流域,以茶马互市为主要内容,以马帮为主要运输方式的古代商道。它兴于唐家,盛于明清。藏区产骡马而需要茶叶,川、滇地区产茶叶而需要骡马。宋期时西南边成为茶马互市的主要市场。元在通往西藏的道路上开驿路、设重驿站。明清时期加强对驿站的管理

——摘编自《茶的丝路》等



(1)读上图,描述中国通往境外的茶马古道的路线。
(2)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茶马古道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促进作用。

材料二 民族观念扩散的趋势,可以从当时最具影响力的报纸之一—《申报》相关词汇使用频率的变化中看出端倪。“中华民族”一词在《申报》首次出现是1912年,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发布对外宣言:“吾中华民族和平守法根于天性,非出于自卫之不得已,决不肯轻启战争。”到1919年年底,“中华民族”一词在《申报》可检索到30条1920年后星现渐增多的势,1928年进一增加到183条,1939年更达到371条,

——摘编自黄道炫《战时中国民众的民族意识》

材料三


(3)阅读材料二和材料三,田绕“中华民族观念的扩散”这一主题,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1912-1945年的重大事件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2021-05-11更新 | 19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10 . 邓小平曾针对某国际形势提出指示:“概括起来就是三句话:第一句话。冷静观察;第二句话,稳住阵脚;第三句话。沉着应付,……做好一件事,我们自己的事。”该指示针对的是
A.杜鲁门主义出台B.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C.世界贸易组织成立D.“9.11”事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