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242 道试题
1 . 1873年,英国植物探险家将巴西亚马逊河流域的橡胶带到伦敦郊外的英国皇家植物园,后来又从那里带到英属马来亚,橡胶种植园经济迅速在马来亚蓬勃发展起来,这削减了巴西的割胶生意。这体现了(       
A.价格革命影响深远B.殖民国家间竞争趋于激烈
C.新旧大陆物种互换D.物种的交流改变商贸格局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儒学有着兼容并包的开放性特点,同时,它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儒学包含了中国人最朴素的人生观、价值观,表达了中国人内心深处最美好的愿望。在儒家学者一次次的努力下,儒学坚持了它本就拥有的内在气质,在面对一次次的冲击和挑战的过程中,它被儒家学者们不断改造,从而完成了教化百姓的重任,也成为历代统治者希望达到的治国理政的最高境界。在儒释道合流的过程中,儒学坚持了本身所拥有的特殊性,在吸收佛教和道教的有利元素后,完成了自己华丽的蜕变。

——摘编自张琳惠怡《儒释道的合流——以佛教传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为视角》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针对儒学的发展提出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7日内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后半期美国城市化迅猛发展,人口高度密集的城市环境导致公共卫生问题恶化,从而促发了城市公共卫生改革。1870年至1890年市政卫生局开始成为政府的常设机构。1871年,圣路易斯市组建完成一支从正规部队中招募人员组成的卫生监督部队。80年代开始,许多城市先后建立街道清洁部,专门负责街道保洁工作。期间,城市政府还首次吸引社会多元力量参与垃圾处理工作。由数万城市儿童组成的“青年街道清洁联盟”在改善城市居民不良生活习惯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1878年国会通过《国 家防疫法》进一步扩大了海军医院服务部在海事检疫方面的权力。90年代纽约、波士顿等港口城市开始对来自国外的猪和羊进行检疫处理。建立在细菌理论基础上,改善儿童健康、纯净牛奶、灭蚊等改善大 众健康的系列社会行动接踵出现。

——摘编自李晶《城市化下的“卫生”困境与突破》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国民健康指标极其恶劣,公共卫生体系将近于无。针对这种情况,中央政府从一开始就高度重视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在传染病防治方面,除一般性的卫生防疫体系之外,国家还建立起如结核病防治所、皮肤病防治所等各级专科防治所。新中国初期就开始实行全民免费接种牛痘和卡介苗。1952年中共中央设立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随后自上而下各级政府都成立相应机构,动员群众开展卫生运动。70年代后期,全国公共卫生机构发展到4千多家,卫生防疫人员9万多人,基本形成了包括卫生防疫、地方病控制、妇幼保健、国境卫生检验检疫等方面组成的全面的公共卫生体系。

——摘编自张栋《新中国以来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轨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近代公共卫生事业兴起发展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意义。
(3)谈谈上述材料对我国当代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启示。
7日内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衡水市高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950年,美国“第四点计划”开始实施,重点向非洲、近东、远东以及中南美 洲等诸多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农业、工业、教育、卫生、社会福利领域提供技术和资金援助,“使他们走向自由的方向”。美国实施该计划的根本目的是(     
A.服务于美国全球霸权战略目标B.助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
C.扩大马歇尔计划全球影响力D.履行世界银行成员职责
7日内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5 . 元朝实现了较高水平的全国统一,并明确边疆地区与邻邦较清楚地分开,朝廷以不同的治策应对天下格局。下表所示是元朝的制度建树,据此可知元朝(     

政治

经济

中书省

北方沿袭唐租府调制

行省制

南方施行宋两税法

达鲁花赤

重开大运河

科举制

长途海运航线

A.治理理念兼收并蓄B.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C.商品经济日趋繁荣D.民族交融进程加快
7日内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6 . 清朝嘉道之际,林则徐、魏源、梁廷、姚莹等一批士子,多方搜求外域新知,打开了“外窥”世界的“一牖”。下表所示是其部分作品的简介。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代表人物

作品名称

主要内容

魏源

《魏源集》

对百务废弛的国家前途表达了忧 虑之情

梁廷相

《夷氛闻记》

对鸦片战争原因、过程和后果进行深入思考与总结

姚莹

《康纪行》

提出警惕英国对   西藏的侵略,加强 沿海边疆防务

A.向西方学习成为共识B.统治危机推动经世思潮的发展
C.清政府加大了舆论宣传D.改革国内制度的呼声日益高涨
7日内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洪秀全在分析“万国一家”的原则时说:“尧舜病博施,何分此土彼土;禹稷忧饥溺,何分此民彼民;汤武伐暴除残,何分此国彼国;孔孟殆车烦马,何分此邦彼邦。”这反映出洪秀全(       
A.初步具有了近代外交理念B.理性反思传统闭关锁国政策
C.重视革命的农民阶级本性D.宗教思想体现中西文化融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列宁在论述新经济政策时说道:“以前没有这种结合,所以现在我们首先要建立这种结合”“使我们在大工业和农业中的社会主义工作同每个农民从事的工作结合起来”“找到了我们花很大力量所建立的新经济同农民经济的结合”。由此可见,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A.消除了城市和乡村间的矛盾B.为开展农业集体化创造了条件
C.加强了农民对新政权的认同D.探索了俄国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在欧洲中世纪,从理论上说,国王对贵族有管辖权,因为国王是土地分封终极的来源;可是由于每一个封建主只效忠给他土地的人,也就是他的直接封主,所以他可以不听国王或者其他任何人的话;他可以拿起武器和国王打仗,或者和其他任何人打仗。这可以用来说明,欧洲中世纪(     
A.贵族权力得到提升B.世俗王权形同虚设
C.封建自治特征明显D.封君封臣关系稳定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顺治政府召集流民,开垦荒地,但急求成效,于开垦次年就起征新赋,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开荒效果不明显。康熙帝即位后,放宽了起科的年限,垦荒颇见成效;康熙极为重视常平仓谷,规定了仓谷的数额;雍正帝也一再谕令,让各地存足额定米谷。康雍乾时期,苞谷、番薯等高产粮食作物得到迅速发展,成为贫苦农民的主要口粮。康雍乾三帝通过粮价奏报制度,及时掌握各地粮价,采取了一系列调剂余缺、平抑粮价的措施,对安定民生发挥了一定作用。康熙帝还曾下谕令“蒸造烧酒,多费米谷,须严禁”,雍正曾试图将禁酒推向全国。

——摘编自叶依能《清代前期解决粮食问题的政策和措施》

材料二   至迟到十六世纪中期,玉米就已传入中国。玉米最初在山区栽种,到十九世纪以后,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玉米种植不仅继续向山区,而且也向平原地区扩展了。明清时期传入的新作物还有花生。花生在湖田沙土普遍种植,成为主要的油料作物。马铃薯传入我国后,分布之处多为贫瘠冷凉山区。明代中叶,烟草自菲律宾传入中国,它不仅损害了吸食者的健康,同时侵占了大量的良田口。

——摘编自林力杰《明清时期福建农业发展与农业商品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初解决粮食问题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农作物种植的变化,并简析其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