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148 道试题
1 . 顾炎武认为,“天下之人各怀其家,各私其子,其常情也。为天子为百姓之心,必不如其自为,此在三代以上已然矣”“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不能免”“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顾炎武这些言论(       
A.蕴含了朴素唯物主义思想B.反思了君主专制政体的弊端
C.批判了程朱理学的理欲观D.体现了主流价值观念的嬗变
2 . 下图是民国十五年“双十节”我国近代第一份大型商业性报纸《申报》上刊载的一则香烟广告,广告中写有“提倡国货”“挽回利权”的字样。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民族工业处境非常艰难B.国内实业救国思潮的兴盛
C.民主共和逐渐深入人心D.孙中山热心民族实业振兴
2024-03-2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金科大联考】 2021-2022学年高三6月质量检测历史(河北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2~13世纪,欧洲诞生了众多大学,如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在这些中世纪大学中,设置最多的专业是法律,学生的培养方向主要是律师。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国民法律意识迅速提升B.商业革命影响显著
C.世俗教权突破政治束缚D.城市经济趋于活跃
2024-03-18更新 | 314次组卷 | 21卷引用:河北省2022届高三4月全过程纵向评价历史试题
4 .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数万大军开进科威特,当天科威特全国沦陷。联合国安理会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并以14票对零票通过谴责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660号决议,敦促伊拉克立即停火,并无条件撤军。8月7日凌晨2时,美国总统布什正式签署“沙漠盾牌”计划,向海湾地区迅速集结了24万陆海空三军力量,其中有当时最先进的F一117隐形战斗轰炸机和最具有杀伤力的B一52战略轰炸机。1991年2月27日,美国宣布科威特的战争结束并于当天午夜停火,伊拉克最终在4月接受了停火协议。通过海湾战争,美国进一步加强了与波斯湾地区国家的军事、政治合作,强化了美军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同时,海湾战争所展示的现代高科技条件下作战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对军事战略、战役战术和军队建设等问题带来了众多启示。

——摘编自安宁《海外战争对中东格局的影响及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海湾战争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湾战争的启示。
2024-03-15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金科大联考】 2021-2022学年高三6月质量检测历史(河北卷)
5 . 春秋时期,一批士大夫意识到“天”“神”并不是因为人们的顶礼膜拜、奉献祭祀,而是基于“其君之德”来赐福或降祸的,并且“神不享受不是同族类人供奉的祭品,百姓不祭祀非本宗族的祖先”。据此可知,当时(     
A.士大夫推崇贤明君主制B.民众生活具有宗教色彩
C.分封秩序遭到严重破坏D.社会转型影响礼制观念
2024-03-15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金科大联考】 2021-2022学年高三6月质量检测历史(河北卷)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760~1860年英国人均消费量(十年的平均数,按1851~1860年价格计算)

时间

国民生产总值

政府开支

(单位:百万镑每年)国内总投资

对外投资

个人消费

(百万)人口

(镑每年)人均消费量

1761-70

93

7

7.5

0.5

78

8.1

9.6

1771-80

98

7

9

1.0

81

8.7

9.3

178190

111

8

13

1.5

88

9.3

9.5

1791-1800

134

15

17.5

1.5

100

10.2

9.8

180110

161

25

17.5

-2.0

120

11.4

10.5

1811-20

203

26

22.5

5.0

149

13.2

11.3

1821-30

278

14

32.5

7.5

224

15.3

14.6

1831-40

372

12

42.0

4.5

313

17.5

17.9

1841-50

460

16

54.5

6.5

383

19.7

19.4

185160

610

25

61.5

20.0

503

20.0

22.9

——摘编自舒晓昀《投资、消费与英国工业革命》


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7 . 下面是1510一1609年英国物品价格指数趋势图。

该图反映出当时英国(     
A.重商主义政策提升了物价B.殖民扩张刺激工农业发展
C.物价深受价格革命的影响D.技术革新对原料需求量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某学者整理了宋代村市(以墟市为中心)的状况,如下表所示。材料所示状况反映出宋代(       

序号

状况

举办墟市被称为市合、市集,趁墟;日期以十干十二支为基准,有每天举办的市,也有隔日,一般在早上短时间内结束交易

举办墟市的聚落小到几户的小村子,大至数百户的市及镇;墟市里除农民外还聚居着商人、富民和屠宰业者;墟市内有商店及旅馆仓库;墟市分布密度最小五里左右

当地土意、商人和官府维持和管理墟市,三者在利害关系一致的基础上共同担负
A.雇佣关系的产生B.农村产业的兴盛
C.社会阶层的融合D.商品经济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魏晋南北朝时期,漕运规模一般较小,临时性质者居多,但已经有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度支府,建立起了区域性的漕运体系。比如,北魏重新建立起以洛阳为中心的漕运体系,东吴建立起以建业为中心的南方漕运体系,东晋南朝延续。这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漕运(       
A.受到了社会环境的影响B.便利了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
C.满足了割据政权的需求D.提高了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以儒家经典为主导的正统阅读始终是中国古代阅读文化的主流。在封建社会早期,阅读尚且是一种奢侈,把阅读作为娱乐则更是达官显贵和家境殷实的文人墨客的专利。封建社会中期以后,阅读娱乐性明显下移,尤其是明中期以后,戏曲小说成为传阅自娱的主要读物,就连女性也加入其中。此外,中国古代文人很早就发现阅读不仅能愉悦身心、陶冶情操,还兼具养生保健,预防和辅助治疗身心疾病的功效。明清两代,更不乏将自己的认识和亲身感受记录在著述中的文人。当然,读者的阅读目的至少具有以上一种或兼具其中几种,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下层百姓加入了阅读的行列,读书目的分化愈加明显。

——摘编自王余光主编《中国阅读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阅读文化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就中国古代的阅读文化谈谈你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