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钱穆先生指出:“中国版图之恢廓,盖自秦时已奠其规模。近世言秦政,率斥其专制。然按实而论,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其所努力,亦均为当时事势所需,实未可一一深非也。”其观点意在说明(     
A.秦朝奠定了后世版图基础B.地方治理有利于君主集权
C.中央集权体制具有合理性D.专制暴政与秦朝灭亡无关
2022-09-23更新 | 998次组卷 | 34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如表为世界经济的相关资料,这一趋势的发展(     
时间(年)世界经济的相关数据
2002金砖国家GDP占世界GDP的比重为8.79%
2000—2009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比例从10.1%升至33.6%
2011金砖国家GDP占世界GDP比重达到19.87%
2016金砖国家GDP占世界GDP比重达到22.83%
2016发展中国家经济份额占世界经济比重达到38.79%
A.推动了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快速发展B.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C.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普遍实现振兴D.冲击了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
3 . 1895年,有大臣上奏称:“目前之急,首在筹饷,次在练兵,而筹饷练兵之本源,尤在敦劝工商,广兴学校。”不久,光绪帝发布谕旨,“以筹饷、练兵为急务,以恤商、惠工为本源,皆应及时举办”。据此可知(     
A.重农抑商政策已经破产B.政府加强对工业的控制
C.民族工业已经初步发展D.政府旨在增加财政收入
2022-07-22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诊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4 . 罗马共和国早期,罗马的法律还是习惯法,它的解释权操控在贵族法官手里。贵族法官利用这项权力为贵族谋利益。公元前5世纪中期,在平民反对贵族的长期斗争中,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罗马成文法诞生。由此可知,《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A.推动了罗马民主政体的建立
B.实现了公民的平等
C.得益于平民权利意识的增强
D.取消了贵族的特权
2022-07-22更新 | 211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诊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大革命失败后,郭沫若流亡日本期间,他参加了中国社会史大论战。当时,他深感旧有文献之不足,且难征信,认为须得“找寻第一手的资料”。他首先借到了罗振玉编的《殷墟书契前编》。虽然对甲骨文一字不识,但他以异乎寻常的勤奋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从入门书看起,全靠自己摸索。就这样,仅用了两三年时间,研究成果一部一部地出版问世。《甲骨文字研究》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郭沫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把甲骨文研究同古代史研究结合起来,开创了史学研究的新天地。《两周金文辞大系》中所确立的中国青铜器研究体系,特别是这部巨著所开创的一整套崭新的铜器断代方法,是他在考古学领域最重要的建树。郭沫若是利用甲骨文、金文对中国古代史进行马克思主义解释的开拓者。1930年他出版了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第一部著作《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摘编自王戎笙《开辟古史研究新天地的郭沫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郭沫若在史学研究方面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郭沫若在史学研究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以来欧洲重要历史人物及其贡献(部分)

人物贡献
但丁《神曲》
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
伏尔泰自由、平等
克伦威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领袖
罗伯斯庇尔领导法国大革命
瓦特改良蒸汽机
爱迪生发明电灯泡
卡尔·本茨发明内燃机发动的汽车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牛顿提出牛顿三定律
达尔文提出进化论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历史事件都不是孤立的存在,历史事件之间往往具有内在的关联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表中任意选择三个相互关联的历史人物并据此确定主题,然后对主题作出历史解释。(要求:明确写出历史人物和主题,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2-05-25更新 | 158次组卷 | 4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诊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下面为中国古代宫廷人物画的代表作——南宋刘松年的《中兴四将图》。该图

(注:宋室南渡之后,朝中将领以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岳飞战功最为卓著,他们在抵抗金兵、保证南宋政权的建立与巩固过程中起到重大作用,被誉为“中兴四将”)。
A.具有教化人伦的历史作用B.吸收了波斯人绘画艺术技法
C.体现追求神韵意趣的风格D.反映了复古主义的艺术倾向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以来,英国传统村落保护的历史首先得益于早期贵族和乡绅对乡村自然景观的营造和维护,以及某些中产阶级人士对生物多样性和乡村传统文化遗产的关注。他们认为,传统村落中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是重构国家认同和国民品格形塑的战略资产;传统村落与其周边的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之间长期演化形成的共生关系是传统村落延续的生命线。在传统村落保护中,英国政府依法设立负责决策咨询服务、资金赠予的国家乡村机构,授权国家信托和乡村保护协会等社会组织基于国家利益从事传统村落资产的收购、保护和开发工作,进而最大程度地调动了社会各阶层参与传统村落保护的积极性,有效地实现了传统村落保护的理念和远景。

——李建军《英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核心理念及其实现机制》

材料二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以梁漱溟等人为代表的一批学者,领导了一场由民间社会发起、力图由下而上推动中国变革,以实现国家现代化转型的乡村建设运动。梁漱溟的现代化方案从文化入手,意图以村学、乡学的方式将传统的农村组织起来。他以山东省邹平县为试点,对县政府进行了改造。把原政府的行政职能更多地被转移到乡学、村学这类新构建的民间组织中。在基层社会治理上,政府开始由传统的统治者转变为新的协管者。梁漱溟积极向农村引入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现代农村合作组织,发展农村信用金融机构,发展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发展乡村自卫制度等等。这些措施都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社会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展与百姓的安居乐业。但梁漱溟领导乡村建设运动最终失败了。

——向钊《现代化视角下对梁漱溟乡村建设运动的分析》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以来英国乡村保护运动的特点;分析英国开展乡村保护运动的意义。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与英国乡村保护运动的不同之处;分析梁漱溟乡村建设运动失败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辽、金、元时期,出现了很多以契丹文、女真文、蒙古文翻译的经史著作。如元仁宗就认为《贞观政要》“有益于国家”,所以命译以国语(蒙文)刊行,使蒙古、色目人诵习。从这些历史现象中可以看出当时
A.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B.少数民族政权对中原历史文化的认同加强
C.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已完成封建化进程
D.少数民族政权以本民族语言作为官方语言
10 . 如表所示为近年来一些学者和政治人物在欧洲与美国关系问题上的见解。这反映出
身份主张
学者罗伯特“现在是停止说欧洲人和美国人具有共同的世界观的时候了。在极其重要的力量——力量的功效、力量的道德性和力量的期待问题上,美国人同欧洲人的看法大相径庭。”
德国前总理施密特“当前,有帝国主义思想倾向的知识分子对美国战略产生的民族主义和以自我为中心的影响比二战结束以来任何时候都大。”
欧洲改革中心高级研究员弗茨“我们不应该再说欧洲和美国具有类似的世界观。”

A.美国企图建立的单极世界已被打破B.国际力量的对比出现根本性的变化
C.欧洲一体化和世界多极化并行不悖D.欧洲放弃冷战思维致力于世界和平
2022-05-23更新 | 274次组卷 | 4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诊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