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成帝时,刘歆见古文《春秋左氏传》,认为左丘明亲见过孔子,故《春秋左氏传》比后世口说为据的《公羊》《谷梁》更为可信,于是引《左传》解释《春秋》。刘歆的做法说明(     
A.任何史料都带有主观性B.口述史料没有研究价值
C.文献资料需要相互参证D.没有可采信的历史事实
2024-06-04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2024届高考历史押题试卷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愈来愈多的口述史学者认识到:“口述研究的主要意义并不在于它是什么真实的历史或作为社会团体政治意图的表达手段,而在于证明人们的历史意识是怎样形成的。”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口述史料体现民间的“历史声音”,不是真实历史
B.口述史书写历史背后的“历史”,是一种创新过程
C.口述史研究民众的“历史意识”,不是客观的历史
D.口述史记录被访者的“历史记忆”,表达政治意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2021年,一面反映西汉昭君故事的东汉铜镜首次展出,上有七言诗铭文: “汉召单于匈奴臣,名王归义四夷民,兵革不用中国安。孟春正月更元年,胡王陛见赐贵人。后宫列女王昭君……倍(背)去中国事胡人”。该铜镜(     
A.成为考订故事要素的重要证据B.是研究昭君出塞的一手史料
C.见证了汉匈之间长期和平交往D.佐证了东汉史学的较快发展
2024-03-20更新 | 375次组卷 | 7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4-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安徽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过去多数历史学者将袁世凯告密看作是戊戌政变的导火线,但随着新史料的发现,有些学者开始认为御史杨崇伊的密折或伊藤博文的觐见都可能是直接导致慈禧太后发动政变的因素。由此可见(     
A.历史解释必然具有时代性B.随时间推移历史真相更易被发掘
C.史料的丰富影响历史认知D.研究方法会对历史结论产生影响
2024-03-03更新 | 273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传统观点认为,古希腊是以工商业为主的海洋文明。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考古学、碑铭学等材料的积累以及文献研究的深入,众多学者认为农业才是古希腊最重要的生产部门。这表明(     
A.历史事实因年代久远而难以考证
B.最新的研究成果更接近历史真相
C.历史研究随史料丰富而不断深入
D.综合多种史料即可得出正确结论
6 .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史事不同史籍对该史事的记载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行途中死去,秦二世继位。公子扶苏、中尉蒙恬死。始皇崩于沙丘平台……(赵)高乃与公子胡亥、丞相(李)斯阴谋……立子胡亥为太子.更为书赐公子扶苏、蒙恬,数以罪,赐死。

——《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王赵正出游天下……病笃……丞相臣(李)斯、御史臣(冯)去疾言曰:“今道远而诏期群臣,恐大臣之有谋,请立子胡亥为代后.”王曰:“可。”王死而胡亥立,杀其兄扶苏、中尉(蒙)恬。

——西汉竹简《赵正书》

A.历史研究需要多重验证B.相互矛盾的史料均不足为信
C.汉简相较史记更为可靠D.年代久远导致真相无法考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资治通鉴》载:文景时期“安养天下,七十馀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但江陵凤凰山出土的简牍记载了文景时期农民的主要负担有算赋、田租、刍稿等等,还不包括繁多的徭役,这说明当时农民所受的剥削相当沉重。以上史料所述差异说明(     
A.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模糊不清B.简牍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
C.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D.文献记载不能够还原历史的真相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张广志先生在《闻新刊布清华简(清华大学收藏的战国中晚期的文物)〈五经〉有“蚩尤为黄帝子”说有感》中写道:不敢设想打得昏天暗地的黄帝与蚩尤居然是一对父子。《史记·建元以来侯者年表》录田千秋谏武帝书即有“蚩尤畔(叛)父,黄帝涉江”的记载。⋯⋯战国秦汉的政治家和文人们之所以如此造作,并不是闲暇无事的率意之举,而是有其深刻政治用意的,因为,在我们这样一个极重“忠”“孝”的国度里,如此这般一来,蚩尤就不仅是个“乱臣”,而且还是个“贼子”,自可人人得而诛之,以达到从政治上、道德上进一步抑蚩扬黄之目的。作者旨在阐述:(     
A.学者要结合特定历史时空科学解释和评价历史
B.史学研究必须要从现实出发以满足时代的需要
C.历史学家对久远的历史事件的认识不一定准确
D.史家对史料的对比研究必定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如图为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宋代《村童闹学图》摹本。有人认为这是典型的宋代风俗画风格,描绘了村野风物人情;有人则认为画中情节反映了宋代村学管理比较松散的事实。对这副画作的不同解读,最能说明
A.绘画作品不能够反映社会现实B.特定的研究视角影响历史解释
C.历史研究要以可靠史料为依据D.历史的真相永远无法得到澄清清清
2020-06-14更新 | 154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
10 . “九一八事变”后,沈阳“九君子”(爱国知识分子)完成了《TRUTH(真相)》证据汇编,历经辗转呈递给国联调查团。《TRUTH(真相)》因其高度的实证性、系统性和规范性而成为国联仲裁的依据,推动了国际社会对“九一八事变”和伪满洲国的首次定性。此事反映了(  )
A.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担当与风骨B.弱国无外交的惯性认识被彻底扭转
C.史料实证是研究抗战的主要方法D.国联调查决定了“九一八事变”性质
2020-10-15更新 | 137次组卷 | 29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2017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试题(历史部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