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表是根据《文化创新蓝皮书:中国文化创新报告》(作者于平、傅才武)制作的“文化创新要素”示意图。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历史相关知识,围绕“文化创新要素”进行探讨。( 说明:可就图示中的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探讨,也可对图示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的要素,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20-07-06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0届高三最后一卷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 . 读下列1875-1913年日本煤矿开采量和1872-1914年日本铁路铺设示意图。结合所学的知识,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殖产兴业”政策推动了煤矿开采和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
B.煤矿和铁路等企业被无偿地转让给与政府关系密切的资本家
C.图示时期的日本近代企业大部分被政府控制
D.图示时期的日本走的是英国工业革命之路
2016-11-27更新 | 3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安徽省安庆市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图是三个地区的古文字图示。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文明发展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特征B.三个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比较频繁
C.三地文字发展体现同宗同源的特点D.古代亚非文明已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2024-02-22更新 | 461次组卷 | 23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24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如图为新中国成立后与农村改革初期前后两个16年,山东省人均粮食产量变化情况。对图示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A.土地改革对于农业生产的作用相对有限
B.三大改造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全面恢复
C.调整国民经济提高了农产品商品化程度
D.政策调整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张择端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12世纪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东京梦华录》中所记述的街巷、酒楼、饮食果子、诸色杂卖等都能在这画面中找到生动的图示。

——摘编自毛宁《梦回繁华》


阅读材料,选取任意一个角度,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予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如图为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组织的四次大会战的大致地理位置。以下结合史实对图示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A.①处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B.②处会战取得了抗战以来第一次对日作战的胜利
C.③处会战结束后中国抗日战争开始进入相持阶段
D.④处会战中八路军三个师都积极参加了正面作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图示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图示中呈现出来的国际货币发展趋势,并选取其中的两个图示信息加以解读。
2019-10-04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安徽省宣城市高三(上)第一次质检历史试题
8 .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下列图示中的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表述正确的是
A.结果都保护了农民利益B.都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经营方式D.都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准确的时空观念是学习历史的核心素养。下列表述符合下图时空的是
A.①处所示诸侯国最先为秦所灭B.②处所示水利工程沟通了区域两大水系
C.传统农业主要耕作方式在图示时间形成D.《石氏星表》在图示时间成书
2017-04-17更新 | 197次组卷 | 2卷引用:2017届安徽省黄山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