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4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抗战时期中国历史教科书中的孙中山形象

国统区历史教科书根据地历史教科书
叙述革命活动“民族救星”“民族救主”“全体人类的福音”“主要领导者”(将孙中山的个人实践融入兴中会、同盟会的集体实践中)
阐释三民主义“精神导师”民族抗战的“旗帜”
评价行为事迹“为革命立楷模”“榜样楷模”“伟大的战略家”
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抗战时期中国历史教科书中孙中山形象的不同作出合理解释。(要求:立论正确,逻辑严密;条理清晰,叙述完整)
2024-06-03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兴宁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2 . 2017年,国际图联发布《保护文化遗产国际图联指南》,倡导通过“数字统一”,实现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文化遗产数字资源跨机构融合,解决濒危文化遗产原始载体流散各地的严峻问题。由此可知,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际图联强调(     
A.发挥现代科技的作用B.维护文化遗产的真实性
C.提高民众的保护意识D.重视民间力量的作用
2024-06-03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兴宁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在古埃及,哈皮神被人们尊为尼罗河神,他的基本职能是司掌尼罗河。每年尼罗河泛滥时,上自法老,下至普通民众都会对哈皮进行祭祀,祈求有一个好的收成。这表明当时(     
A.法老借助宗教活动神化王权B.农业的产生依赖大河流域
C.人们对自然力的畏惧之情D.农业经济是文明产生的基础
2024-06-03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兴宁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以下四项表述可以从史实直接推断出结论的是(  )
 史实结论
A1661年,英国民兵法案宣布:民兵、海陆军队以及所有军事要塞和驻地的唯一最高的统辖权、指挥权和部署权,历来属于国王陛下,这是不容置疑的。英国强化王权以对抗“无敌舰队”
B史学家发现杰斐逊在《独立宣言》手稿中,将“臣民”修改为“公民”反映出民众普遍接受自由、平等思想
C1723年沃波尔拒绝了英王授予的贵族爵位,因为他接受封爵就必须放弃在下院的席位说明英国国王“统而不治”
D在19世纪大部分时间里,英国输往法国商品的60%—70%为原材料和半成品,包括羊毛、煤、钢铁等。法国出口英国商品的半数以上集中在传统工业部门生产的制成品和食品方面。英法工业化的进程各具特色
A.AB.BC.CD.D
2024-05-25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梅州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仿真考试历史试题
5 . 【中国梦】中国梦,反映了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进一步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指明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

材料一:1932年11月1日,创刊近三十年、久负盛名的《东方杂志》向全国各界知名人物发出约四百多封征稿信,征求关于“先生梦想中的未来中国是怎样?”的答案,由此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规模空前的“新年的梦想”。征“梦”活动激起热烈回响,截止到12月5日,共收到160多封答案,以下是当时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梦”:

“中国梦”人物
对于未来的中国,也可说二十年后的中国,我以为只有三种可能局面。一是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二是沿海各地变成属地或共管区域,而内地却还能独立,不受帝国主义支配;三是中国完全能独立,印度、朝鲜也独立,帝国主义因此寿终正寝。但我只希望第三种局面快快成功。陈翰笙(社会科学研究所主任)
未来的中国,既非苏俄式的一党专政,亦非美国式的两党更替,为民治的国家,法治的国家。......
(八)未来的中国,有特创的选举法。详言之:人民皆有选举权,被选举权,惟按中国敬老尊贤的文明习俗,各县人民推本地老成人为代议士,而任用青年二三人有专门学识者为秘书。......
马相伯(政治活动家、教育家)
未来的中国没有国学,国医,国术……国耻,国难等名辞。徐调孚(《东方杂志》文艺栏编辑)

——以上材料摘编自《一个时代的“新年梦想 ”》

材料二:毛泽东有一个20年完成工业化时间概念,他计划在党执政后用3年时间作准备,“从一九五三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二十年时间完成中国的工业化。”由此推及,毛泽东希望在1973年左右完成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任务。.......1954年9月15日,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上的开幕词中提出“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的总任务,指出:“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这里,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伟大国家的思绪集中在工业化和现代文化上。

——齐卫平《论毛泽东建设新中国的愿景与中国梦》

材料三:中国梦核心内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

——习近平语录,节选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1)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以来不同时期“中国梦”具体内涵变化的基本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梦”的认识。
(3)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以“中国梦”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立论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024-05-25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梅州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仿真考试历史试题
6 . 二战后,美苏争锋,冷战局面出现。下图为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示意图,结合所学,分析 (  )

A.体现冷战背景下第一次“特种战争”B.折射出美苏意识形态的斗争
C.说明热战有一触即发的危险D.说明苏联对古巴实行海上封锁
2024-05-2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梅州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仿真考试历史试题
7 . 李大钊曾说:“我们中华民族在世界上贡献,大都以为是老大而衰弱。今天我要问一问,究竟他果是长此老大衰弱而不能重振复兴吗?不的!从“五四”运动以后,我们已经感觉到这民族复活的动机了”。民族复活的“动机”是指(   )
A.资产阶级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B.中国共产党成立
C.新文化运动兴起D.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
2024-05-2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梅州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仿真考试历史试题
8 . 地图既是人们空间认知的图像表达,又是人们进行空间认识的工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70年,在安特卫普首次出现了名为《地球大观》的地图集。其作品利用大量航海日志与地图资料,采用统一的投影法、比例尺和“一图配一文”规则,获得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荷兰人很快效仿这种制图和商业模式,阿姆斯特丹成为后起的行业中心,“地图集”作为一种新型出版物开始流行起来。

1594年,法国人莫里斯·布格罗出版了一部国家地图集《法兰西大观》,收录了18幅王国地图,将古代高卢的疆域同当下法兰西的领土对应起来。波旁王朝也在边境省份任命了多位“国王工程师”直接负责地形的勘测,并且配备了专门的地图绘制人员。他们走遍了王国的疆域,绘制了可以准确定位的地图,还形成了许多文字报告和图集。

——于京东《西方政治史研究中的地理学叙事及其变迁》

材料二   清末以降,采用西方印刷技术的新式地图,逐渐成为近代中国思想启蒙与“出版救国”的重要媒介。20世纪初,商务印书馆开始涉足地图出版领域,特别是伴随“癸卯学制”的颁行,为配合中小学“最新教科书”的编辑与发行,相继译印《西洋历史地图》《瀛寰全图》《万国舆图》等教学地图,颇受当时中小学教材市场的欢迎。同时,感于“日俄开战,于我国关系甚大”,于1904年出版发行了《最新满洲朝鲜地图》,成为清末较有代表性的时务地图。

——李鹏《清末民国商务印书馆地图出版述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世纪后期荷兰、法国“地图集”出现的背景,并分析两国“地图集”反映的不同价值取向。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新式地图在近代中国传播的作用。
2024-05-16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阶段诊断(二)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特别是商品性农业的发展和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包租制租佃关系取得了支配地位。包租制租佃关系的基本特征是地租数额固定,主佃双方“恪守丰歉两无加减”的约定,佃户相对较为自由,佃户甚至逐渐获得了永久耕佃即永佃的权利。他们还要求获得拥有转让所佃耕土地的的权利,形成了事实上的“一田二主”甚至“一田多主”现象。

——卞利《明清土地租佃关系与租佃契约研究》

材料二   2011年中国正式启动土地确权全国试点。土地确权是指对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其他项权利的确定。确权过程中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充分考虑历史背景等原则。土地确权可以有效化解土地纠纷,提高农民获得的征地补偿数额,加速农村土地流转,形成规模经营,提高农村生产力,进而缩小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到2018年底,除少数边疆民族地区以外,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内完成土地确权工作。

——梁鑫《土地确权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一个文献综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租佃制的新发展并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农村振兴应注意的问题。
2024-05-16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阶段诊断(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如表是学者对唐宋时期家训内容的统计,据此可知,唐至南宋(     
唐、北宋、南宋家训内容(单位:篇数)
内容北宋南宋总计
1处己(修身、励志)5191842
2勉学、治学3141532
3睦亲(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团结兄弟)36817
4治家(包括理财、管理仆从、居所安全、节葬)6141030
5处世(包括交友、尊师、尊敬长辈、礼仪)5161031
6从政1111628
7治国2406
8女诫5207
9教子原则2428
A.文化心态趋于开拓外向B.理学主导地位确立
C.儒学义理观念得到强化D.社会矛盾渐趋缓和
2024-05-16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2024届高三第二阶段诊断试卷(一)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