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5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马克思指出:“公社采取了两个正确的办法:第一,它把行政、司法和国民教育方面的一切职位交给由普选出的人担任,而规定选举者可以随时撤换被选举者;第二,它对所有公职人员,不论职位高低,都只付给跟其他工人同样的工资”以“可靠地防止人们去追求升官发财”。马克思意在强调(     
A.暴力革命与工人阶级专政的关系B.巴黎公社具有无产阶级政权的特征
C.社会主义制度得到了初步的实践D.劳资联盟策略有效缓解了阶级矛盾
昨日更新 | 4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铜川市王益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十一)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马丁·路德将《圣经》翻译成民族语言时,把“神召”一词译为“职业”“天职”,从而使原来的“神的召唤”含有了对世俗日常行为的肯定评价。要求每个市镇都应设立一般的国民学校,开设阅读、书写、体格训练、唱歌及宗教等科目,并授以职业或家政的实习教导。马丁·路德的这一思想说明(     
A.世俗生活与宗教信仰严重的对立B.新教伦理成为民族国家的理论基础
C.人文主义的影响扩展至社会层面D.西欧基督教会的精神垄断已被打破
昨日更新 | 12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铜川市王益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十一)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3 . 据《宋志》记载:“晋永嘉大乱,幽、冀、青、并、兖州及徐州至淮北流民,相率过淮,亦有过江在晋陵郡界者。”东晋南朝时期,在北方流民聚集区以北方原有地名设置郡县,如南徐州、南豫州、南青州等,官吏由北方人担任,侨民另立黄籍,免除赋税。东晋南朝时期的这一做法(     
A.便利了政府的赋税征收与人口管理B.强化了中央对基层社会的控制能力
C.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南方地区的开发D.激化了南方与北方士族之间的矛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康有为曾说:“凡多阶级而人类不平等者,人必愚而苦,国必弱而亡,印度是矣。凡扫尽阶级而人类平等者,人必智而乐,国必盛而治,如美国是也。”据此可推知,康有为(     
A.将追求民主与救亡图存相联系B.意在揭示西方国家强大的原因
C.强调发展国民教育的重要意义D.救国思想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5 . 作为汉代厚葬习俗的产物,汉画像石的出现和发展,既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作为保障,更有思想文化的深层背景。下面是汉画像石“讲经图”以及山东嘉祥武氏祠画像石——邢渠哺父。这可用于说明该时期(     

A.儒学开始成为各学派中的显学B.儒家思想影响社会生活
C.礼乐制度是宗法社会重要基础D.文人画技法已成熟定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日本在明治维新期间实行了监狱改革并成功收回了领事裁判权,这大大地鼓舞了清政府,因为西方各国拒绝清政府收回领事裁判权的借口就是中国司法黑暗和监狱制度腐朽,前往日本考察的清政府官员也大力推行监狱改革。因此向来不受重视的监狱改革运动,也成为晚清新政在司法领域改革的一个亮点。1910年,清政府借鉴了西方国家监狱法律制度的体系,制定了《大清监狱律草案》,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以监狱律命名的单行监狱法草案,虽然没有付诸于实践,但对于民国时期监狱制度有借鉴作用。晚清政府在财政资金极度缺乏的情况下,建立了监狱管理人才学堂,注重改善犯人生活条件,还进行职业技能训练。但不少地方大员深受传统监狱观念的影响,对监狱改革敷衍了事,影响了改革的效果。

——摘编自唐勤《晚清的狱制改革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狱制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晚清狱制改革。
2024-05-23更新 | 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铜川市王益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十一)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清季(即清末)以前,谈及宋朝学界常以“积弱不振”来概括。这与“积贫积弱”存在本质区别,其一,“积弱不振”更多偏向宋朝“积弱”,比如王夫之甚至认为宋朝的忧患有弱无贫;其二,更多侧重主观政论而非客观史评,比如古代学者对王安石变法恶语相向,以致人们将其视为奸邪小人。与前人相比,梁启超共有两大突破:第一,在评论宋朝的国衰兵弱时,兼顾评议宋朝的国贫民穷。第二,在谈论自家的主观政见时,立足讲说宋代的客观史事。从此,学界开始摆脱儒教史观中君臣之分与正邪之辨的束缚。积贫积弱论的定型,首次显现于民国钱穆的《国史大纲》一书,后来该论因邓广铭师徒的播扬而备受全国学界青睐。改革开放后,宋朝形象从积贫积弱论向登峰造极论迈进,需要说明的是,这一转型只是趋势,目前尚未彻底完成。

——摘编自朱永清《积贫积弱:清季以降宋朝贫弱形象的演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着“宋代形象评价变化”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阐述完整,逻辑清晰。)
2024-05-23更新 | 4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铜川市王益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十一)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8 . 大约在公元前500年,罗马首次出现独裁官(又称人民长官)。“独裁官是在发生特殊危急情况时任命的,尤其是为了适应战争和制止动乱的需要。”由两位执政官通过协商或由抽签决定其中一人来推举任命,在完成了特定的任务之后必须自动卸职,而且在任何情况下,任期都不能超过6个月。古罗马的这一政治设计旨在(     
A.确保共和国的安全与稳定B.削弱公民法形式主义倾向
C.缓和贵族与平民间的矛盾D.限制传统贵族的政治特权
2024-05-23更新 | 6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铜川市王益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十一)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9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张仲景,生活在东汉末年,其父亲张宗汉在朝廷做官。由于家庭的特殊条件,使他从小有机会接触到许多典籍。当时社会政治腐败,黎民百姓饱受战乱之灾,加上疫病流行,造成“生灵涂炭,横尸遍野”,这使张仲景从小就厌恶官场,轻视仕途,怜悯百姓,萌发了学医救民的愿望。在建安年间(公元196~219年),张仲景被朝廷派到长沙做太守。在料理政事之余,每月初一、十五两天在衙门大堂为百姓诊病,挽救了无数百姓的生命。东汉末年,在黄巾起义的打击下,东汉王朝四分五裂,面对这一局面,张仲景到岭南隐居,专心研究医学,撰写医书。建安十五年,写成了划时代的临床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张仲景认为,作为一名医者要有热爱患者之心,学医不仅目的要明确,而且态度要端正;一个负有“救人”“活命”之责的医者,就应当“志存救济、勿为名利”,要真正做到“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身”。东汉末期意识形态领域中杂说盛行,人们通过卜巫咒禁、祈求祷告达到敬天保命的目的,使朴素的医学染上了神秘色彩。他在《伤寒杂病论·序》中认为“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他已经认识到病因的物质性,并逐渐意识到了生老病死等生命现象的规律。

——摘编自张今歌《论张仲景“仁爱”思想及其价值》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仲景“仁爱”思想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张仲景“仁爱”思想的内涵。
2024-05-23更新 | 1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铜川市王益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十一)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10 . 2009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承诺为IMF和世界银行等多边金融机构提供总额1.1万亿美元的融资,并将IMF资金规模由2500亿美元增加至7500亿美元。此外,还将向区域性的多边发展银行提供至少1000亿美元贷款的支持。当时二十国集团的这些措施意在(     
A.通过增强资本要素流动刺激经济发展B.促进全球治理机制进一步改善
C.扩大亚非发展中国家间的利益交汇点D.拓展经济组织内部的合作方式
2024-05-23更新 | 5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铜川市王益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十一)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