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法治现代化不是孤立的社会现象。它是伴随着特定国家或地区发生的,以社会商业化、工业化为基本内容的现代化进程,从固有的法制系统向以形式合理性为精神向导,体现市场经济价值追求的法制系统的转换过程。其基本功能在于保证社会商业化、工业化过程的顺利进行。一般说来,一国的法制是以法的形式对该国政治、经济、文化等诸秩序的总的确认。离开了该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实际秩序,谈法治就是一种荒谬和妄想。法治现代化也是如此。它的最终目标也就是建立起一套与市场经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法制系统。

——摘编自高永沛《西方法治社会形成的历史启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相关史实,围绕任-~西方国家的法治现代化进程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39年,苏联在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后对德政策发生变化,但1941622日,纳粹德国入侵苏联,德军以“闪电战”迅速深入苏联领土,苏联红军的防线很快崩溃,死伤枕籍。同年9德国集中兵力开始向苏联首都莫斯科发动进攻。苏联最高统帅部采取了各种紧急措施来保卫首都,重用朱可夫大将;组建新的西方面军、加里宁方面军;莫斯科市民也被动员起来。围绕莫斯科城修筑起三道防御工事。处于防御状态的莫斯科城,被街垒、工事严密地封锁起来,食品严重短缺。苏联红军对德军优势兵力进行了颓强抵抗。同年117日红场阅兵后,苏军发起反攻,虽然伤亡重大。但成功解放了罗加切沃等一系列地区与城市。德军在莫斯科战役损失兵力30多万。丢失坦克、火地以及其他技术装备不计其数。德军的失败,标志着希特勒“闪电战”的彻底破产。这是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第一次大失败。苏联红军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苏联人民和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信心。

——摘编自【英】诺曼·斯通《二战简史:黑暗时代》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苏德战争爆发初期苏联红军失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联莫斯科保卫战胜利的历史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裴矩(547-627),字弘大,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他动年丧父,勤勉好学,善作文,有智谋,留心政治时事。成年后,先后在北齐、北周做官,得到杨坚赏识,被召入幕府。杨坚建立隋朝后,任裴矩为给事郎,参加过平陈之役。开皇十年(公元590年)他奉命平定岭南王仲宣、周师举叛乱,以几千弱兵安托了二十余州,得到隋文帝杨坚的嘉奖。炀帝即位后,更是重用装矩积极经营西域,扩大了中原与西域及西欧的贸易。期间,装矩撰写了《西域图记》三卷,提出了消灭吐谷浑和突厥的主张,并促成炳帝西巡,扩大了隋朝在西域的政治影响力。总之,装矩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各方面都有自己的建树。

——摘编自李中华(裴矩与隋朝拓边浅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裴矩的主要功绩。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裴矩取得功绩的原因。
2022-03-21更新 | 51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平凉市2022届高三3月联合调研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封建城市的常住人口以大地主、官员等拥有大量剩余粮食的群体为主,且政府、官.员、地主垄断了重要商业及部分手工业。明清以后,手工业及商业迅速发展,特别在江南地.区,已开始出现私营的较大规模的手工作坊,资本主义萌芽在一些地区也已经出现,地方性行业性会馆建筑不断增多,票号、典当大量出现,一些专业化的金融城镇与小工业城镇逐渐形成,如平遥为票号业中心城市,景德镇为手工业城市的集中代表。这些新型城镇的城市布局不严整,它们不以官府、庙宇为中心,而围绕不同的经济活动中心形成城区,城市也无深沟高垒的防御城墙。这类城镇的主要居民是商人和手工业工人,《景德镇陶录》记载(清中.期)景德镇“陶户与市肆当十之七八”,工匠来自八方,器成天下走,城市人口在10万以上。

——摘编自罗丽《中国古代城市起源动力及类型》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沿海一些城市逐渐发展了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启了近代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乡村和其他中小城市人口大量涌入,城市经济不发达和公共服务事业的滞后,导致城市环境恶化和相应的城市病。在西方观念影响下,许多城市市民开始有了权利意识。清廷在各省会城市设立谘议局并颁发了《谘议局章程》和《议员选举章程》,部分社会阶层得以参与城市政治;《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颁布,城市自治机构兴办;1911年,各城市出现公开性政治社团600多个,组织各种活动。另外,一些城市的社会人士开始寻求参与市政管理,创办民间市政组织。例如,上海闸北汇通公司是中国人自己筹办的第一个近代城镇治理机构。

——摘编自马先标《百余年近代中国城市化历史回顾与探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以来新型城镇与中国传统封建城市的区别。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城市出现“城市病”的原因,并评价民间参与城市治理的影响。
2022-04-03更新 | 194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平凉市2022届高三3月联合调研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83年,邓小平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9855月,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19864月,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990年,全国有1495个县普及初等教育,占比约为76%,城市基本实现普及初中教育。

19863月,国务院制定《高等教育管理职责暂行规定》,明确高校拥有一定的办学、财务、基本建设、人员、教师职称评定与职务聘任、教学、科研、对外学术交流等自主权。198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在较本、专科学生达到206.6万人,比1978年增长1.4倍,1987年,国务院批转《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推动成人教育向多功能、多规格发展。到1988年,成人高等教育在校本、专科生达到172.8万人,比1980年增长8.2倍。

——摘编自程中原等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80年代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意义。
6 . 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日渐自觉的理性民族主义时代的到来,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巴黎和会前后的爱国运动,遍及海内外所有中国人,国人对以往的外交政策及本国政府不再抱有希望。既如此,只有自己行动起来,“国民外交”成了一个响亮口号。爱国各阶层将帝国主义侵略和对中国主权领土的破坏视为外敌与内奸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表明此时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发展到国民整体主动地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结合起来的新阶段。

——摘编自卫金桂《论五四时期的中国民族主义》

材料二   20世纪20年代的国民革命,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共同目标下,工人、农民、青年学生以及商人、妇女等各个阶层的广大民众都被动员起来。当时的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一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北伐战争的迅猛推进,时论认为“枪与笔联合起来,所以到处如入无人之境”。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   抗日战争部分大事摘录

时间大事
1935年5月24日《义勇军进行曲》借助电影《风云儿女》开始传唱大江南北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提交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1938年5月26日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指出人民战争的力量及其源泉
1940年8月20日八路军对华北日军发起总攻,参战兵力达105个团

——摘编自张宪文等著《中华民国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五四时期中国民族主义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这一时期中国民族主义高涨的国际政治背景。
(2)据材料二归纳国民革命运动促进中国民族主义发展与深化的集中表现。
(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枢纽,请结合材料三加以分析。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复兴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2020-10-08更新 | 196次组卷 | 3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甘肃静宁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格林纳达西濒加勒比海,东临大西洋,地处海上交通要道。1979年,格林纳达发生政变,亲西方的盖里政权被推翻。随后,苏联和古巴向新政权提供了大量经济和军事援助。美国总统里根多次声称,美国准备教训格林纳达。格林纳达总理毕晓普试图改善对美关系,但遭到国内反对。1983年,军方发动政变,将毕晓普秘密处决。美国以应对加勒比诸国的“紧急要求”和“保护美侨”为借口,联合几个加勒比国家,入侵格林纳达。这引起加勒比共同体一些成员国如圭亚那、伯利兹、巴哈马联邦的抨击和谴责,美国西烽。

——摘编自晓岚《美国入侵格林纳达前后》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入侵格林纳达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入侵格林纳达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杜润生,1936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早在1953年,杜润生在担任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秘书长时,就提出要给农民经济活动的自由,就是商品交换、借贷、雇工和租佃关系的“四大自由”。后来又在邓子恢的领导下,提出从农民小生产的特点出发,稳步推进的农村改革意见。但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很多主张并没有得到实施。20世纪80年代初期,路线斗争惯性犹在,姓私还是姓公吵得不可开交,从小岗村开始的包产到户搞不好就会夭折。面对这种情况,在中央领导下,杜润生试探性提出,贫困地区要调太多粮食救济,国家耗费太大,不如先在贫困地区试行包产到户。在他主持起草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村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即中共中央1980年75号文件)中,提出“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散决策,可以包产到组,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这就是著名的“可以……可以……也可以”,从而让各界都能接受。同样,他提出的“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简单的一句话,却是改革“鱼跃龙门”的一步。万里曾由衷感慨:“为什么同样的道理,从我们口里说出来,和从杜润生同志嘴里说出来就不一样。话让他一讲,不同意见的双方都能接受。”

——摘编自《杜润生为何赢得那么多人尊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杜润生主持起草中共中央1980年75号文件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杜润生身上体现的优秀品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隋王朝在结束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割据以后,为巩固统一在政治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整顿和改革,文帝即位当天立即宣布恢复汉魏旧制,设置三师、三公、五省等中央机构。三师“不主事,不置府僚”,三公“参议国之大事……无其人则阙”,实则只是给予大臣以荣誉的虚职。五省即尚书、内史、门下、秘书、内侍。秘书掌国家图书典籍,位高职闲;内侍管理宫廷内部事务,全是宦官;真正负责国家政务的是尚书、内史、门下三省。五省之外,设御史台掌监察;都水台掌水利。隋炀帝大业三年,又新置谒者台和司隶台,掌巡察内外百官和军民活动,与御史台合称三台,以加强对内外官员的控制和纠察。……隋炀帝时,把三师、特进官,以及上柱国以下十一等勋官等勋爵虚职进行废除。

开皇三年,文帝正式下令停止州郡中正官品评人物之权,同时罢去郡一级,改为州县两级制,并且合并一些州县,裁汰一批冗员,后隋炀帝又改州为郡,以郡统县,虽然仍是二级制,但魏晋以来州比郡高,以州改郡,相应也就降低了地方官的品级。同时还并省诸郡。官吏任用方面,隋更确立制度,地方大小之官,悉由吏部任命。地方官每年年终到中央“上考课”(汇报工作)。隋炀帝“始建进士科”,进士、秀才等科,有的虽是沿袭前代故事发展而来,但至此已发生质变。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1)依据材料,概括隋朝官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朝官制改革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的对外开放繁荣,除中外使节的往返,还有商旅流动、僧侣请益、留学生互派等形式。唐廷不仅采取了诸如任其往来贸易、开放官学等种种优惠措施,将大批商人、学者等吸引进来,还营造出宽松的环境使他们的才智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外商的介入使唐代的从商人数、从商规模、市场规模均在悄然增长,从而培育起较为发达的市场系统。为了便于商品外销,手工业者专门制作具有外域文化特征的产品。唐太宗处理当时国际关系的宗旨是“德泽布”,即“天下和为一家”“中国贵尚礼义,不灭人国”。在此精神的指导下,唐朝与周边国家和平交往,“蕃汉非常快活,甲兵休息,互市交通……彼此丰足,皆有便宜”。唐都长安成为国际性大都市。

——摘编自周尚兵《唐代对外开放的特征及历史意义》

材料二   近代以来,通商口岸的作用和影响对于中国来说是“利害参半”。伍廷芳等诸多清朝官员认为,对外开埠通商“利多害少”,主张自开商埠。甲午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危局,推动了清王朝自开商埠的实施。清末新政时期,自开商埠为数更多,先后开放岳州、秦皇岛、济南等地。1905年,沙俄企图独占东北。为了抵御沙俄侵略,清政府采纳张之洞的建议,全面开放东北。自开商埠中的各方面主权完全属于中国,更不准在此设立租界。

——摘编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材料三   中国在对外开放中展现大国担当,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作出重大贡献,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促进了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摘自《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对外开放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末自开商埠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近代自开商埠相比,当今对外开放有哪些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