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罗马在向海外扩张的过程中,在所征服地区建立行省制度来统治当地人民。元老院委任卸任的执政官为行省总督,总督任期一年,遇到特殊情况,可以延长23年。因为行省远离罗马,总督实际上受的限制很少,他在行省拥有绝对的权力,这就为总督滥用职权、横行不法、搜刮钱财提供了便利条件。行省由征服而来,被视为罗马国家的财产,其居民被视为外国投降者。但在行省中城市的地位不一,视它们对待罗马的态度而言,少数对罗马忠诚的城市,被列为自由市,但必须置于行省的管辖和监督下,对罗马抵抗的城市,则被彻底摧毁,土地充作罗马公有地。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   行中书省,凡十一,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其丞相,皆以宰执行某处省事系衔。其后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

——《元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罗马和元朝行省的不同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罗马和元朝行省的共同作用。
2023-10-05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平凉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自开商埠,是近代中国完全不同于约开口岸的另一种通商口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甲午战后,外国列强争相在中国攫取势力范围,并在各自势力范围内,强租港湾,强索铁路修筑、矿山开采等一系列垄断性特权。

1898年4月,总理衙门奏请开湖南岳州、福建三都澳、直隶秦皇岛为通商口岸,这是中国第一批自开商埠。同年8月,清廷又颁发“广开口岸”上谕:“欧洲通例,凡通商口岸,各国均不得侵占。现当海禁洞开,强邻环伺,欲图商务流通,隐杜觊觎,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后北洋大臣袁世凯、山东巡抚周馥等于1904年春奏请将山东济南、潍县、周村一并自行开为商埠。

济南开埠后,一跃成为“山东内陆第一大商贸中心”。据统计,1927年,济南城关及商埠两地区的商户已达6700家。1904年,电影传入济南,一名德国人在济南经三纬二路建立了济南历史上第一家电影院——“小广寒”。这一年,自行车在济南销量大增。济南成为清末城市“自我发展”的一个典范。

——摘编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等


(1)根据材料并结仓所学知说概括清末中国自开商埠的基本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中国自开商埠的历史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世纪中叶,晚清社会兴起了一股反传统的重商思想,在重商思想的实践中,促进中国社会的近代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商务未兴之时,各国闭关而治,享其地利而有余。及天下既以此为务,设或此衰彼旺,则此国之利源源而往,彼国之利不能源源而来,无久而不贫之理。所以地球各国,居今日而竞事通商,亦势有不得已也。……是故中国之于商政也,彼此可共获之利,则从而分之;中国所自有之利,则从而扩之;外洋所独擅之利,则从而夺之。三要既得,而中国之富可期。

——摘编自薛福成《筹洋刍议·商政》

材料二   今朝廷欲振兴商务,各督抚大臣果能上体宸忠,下体商情,莫若奏请朝廷增设商部,以熟识商务,曾环游地球,兼通中西言语文字之大臣总司其事,并准各直省创设商务总局。

——摘编自郑观应《盛世危言·户政》

材料三   中国对外贸易经数十年的发展,进出口贸易已在世界贸易中占居重要的地位。但中国的对外贸易“进口货多为制造品,出口货多为原料品”,“现时入超之数又复有年年增巨之势”,而且尤为重要的是“现时中国对外贸易大权,完全操于外人之手”。

——摘编自武堉干《中国国际贸易概论》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其重商思想的主要观点。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重商思想对促进中国近代化的作用。
2020-05-03更新 | 94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外国资本主义对于中国的社会经济起了很大的分解作用,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破坏了城市的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又一方面,则促进了社会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材料二   1895-1913年,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进入初多发展时期。这19年中,国内新创办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工厂共有468家,平均每年增设24.6家,资本总额高达9822万元,平均每年新投资为516.9万元。值得指出的是,新投资本中80%以上属商办企业,改变了甲午中日战争前以清政府投资为主的特点,民族资本成为本国工业资本的主体。投资方向方面,主要涉及纺织、缫丝、面粉、火柴等轻工业。同时,在工业企业的地区配置上,开始越出沿海、沿江口岸,逐渐向内地城市伸展。

——摘编自王觉非《近代中国工业的发展以及阻碍因素》

材料三   南京国民政府大事记(部分)。

1930-1931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三次“围剿”。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

1933-1934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五次“围剿”。

1945年,陈立夫、陈果夫控制的中国蚕丝公司在上海设立。

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具有怎样的重要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归纳阻碍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扫除这些障碍的关键是什么。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初行政图(局部)

材料二(北宋)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划分为15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管司法兼监察)按抚使(管军事,有时也兼管民政)提举常平(管长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只有安抚使使用武人。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元史》记载:元朝的行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在元代以前中国主要以“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从元代开始,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

——摘编自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初和唐代中后期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宋代为加强地方管理采取的主要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代行省制的特点及影响。
2018-10-18更新 | 339次组卷 | 17卷引用: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民族资本机器工业的力量是很微弱的,绝大部分是轻工业,以纺织工业占绝大比重,面粉工业在民族工业中也有很重要的地位。1898年上海第一家较大的民族资本面粉工厂——阜丰面粉厂开工生产。以经营钱庄起家的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与官僚朱仲甫合作,于1901年在无锡创办了保兴面粉厂。1902年保兴改名茂新。1912年荣氏兄弟又创办福新面粉厂于上海,1913年租办中兴面粉厂(后改为福新四厂)增建福新二厂(1914年开机)。1913年以前荣家茂新、福新面粉工厂系统还只有四个厂子,1919年增加到了八个厂子,每日夜出粉能力从大战前的一万三千九百袋增加到四万二千袋。

——摘编自王方中著《中国近代经济史稿(1840-1927年)》

材料二:从19世纪70年代出现的第一批现代企业起,到1927年国民党的统治开始以前的半个多世纪中,中国人先后设立了三千多个工矿、交通和现代金融企业。其间在本世纪(20世纪)初收回利权的运动中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还形成了两个小小的高潮。但是在中国资本主义的风雨经历中,又有备受压抑不能发展的一面。而且在发展与不发展的交织中,不发展的一面处于全过程的主导地位。

——摘编自汪敬虞《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不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初期荣氏面粉工业发展迅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特征,并谈谈你从民族工业发展历程中得出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