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56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东晋南北朝时代,佛教已经成为中国最有影响的宗教。中国人在消化佛教哲学的同时,也把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融入佛教,使佛学本土化。宋、明时期,新儒学派又从佛学中汲取养料,并与外来佛学相摩相荡,终于产生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正宗——宋明理学。

——摘编自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资治通鉴》中记载唐宪宗亲自派人迎接佛骨,历时一个多月。据统计,中唐时期,唐代的寺院多达四万余所,僧尼有二十六万五千余人,寺院大量占有土地,且享有免除徭役和租税的特权。

——摘编自曾绍发《浅议韩愈反佛的原因》

材料三:从北宋中期起,一批学者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他们力图挖掘儒学经书中思想内涵,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特别是希望通过充分发挥儒学在强化社会伦理道德秩序、树立基本价值观方面的作用。其中,被称为理学或道学的学派影响逐渐增大,其代表人物是北宋的程灏、程颐兄弟和南宋的朱熹,因此这一学派被称为程朱理学。从南宋后期,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1)根据材料一概括佛教在中国传播的历程,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晋南北朝时期佛教迅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反对佛教的理由。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理学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2 . 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了一篇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方面的历史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错误的是(   
A.《浅议商朝的政治制度》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C.《论清朝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D.《论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历史影响》
2019-10-21更新 | 117次组卷 | 19卷引用: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2017级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列历史论文的标题中,出现明显知识性错误的一项是
A.《浅议我国世袭制度的创立者——黄帝》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C.《论隋唐三省六部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谈谈科举制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5 . 在新课程标准下,历史探究成为历史学习的手段之一。下列历史探究课题中,出现明显错误的是(  )
A.《浅议秦始皇与郡县制》
B.《从南书房到军机处——一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
C.《论宋代行省制与中央集权的强化》
D.《“辉煌宏伟属于希腊罗马”——议西方近代文明与古希腊罗马文明之渊源》
6 . 文化艺术作品的产生往往带有时代的烙印,是人类在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存在的反映。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84年英国人美查在上海创办《点石斋画报》,到1898年终刊共发行528期,刊出了4600余幅配有文字的手绘石印画。以下是摘选自《点石斋画报》的作品及其配文。

迎迓李傅相中日失和已有一年,各埠生意清淡,故泰西各国从中劝和。特来电音恳请傅相至东瀛议和。倭主派外务大臣伊藤引舆迎迓。

——摘编自陈平原《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

材料二   《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创作于19805月,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迅速传遍祖国大江南北。1983年,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亚太地区音乐教材。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作品描述的历史事件,并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及意义。
2024-05-18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7 . [科技进步与社会生活]

材料一   纵观世界文明史,人类先后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每一次产业技术革命,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现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拓展了国家治理 新领域,极大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 相闻”的地球村,相隔万里的人们不再老死不相往来。可以说,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丰富。

——摘编自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材料二 从手工劳动到机器生产,从蒸汽动力到智能技术,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人类社会产生了复杂的变化。这种变化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历史上的技术变革层出 不穷,人类社会生活也丰富多彩。从衣、食、住、行到人们的思维观念,从个人精神面貌到社会结构,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经济与社会生活》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技术进步与社会生活的变化这一主题,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8 . 【世界市场与中国经济】

材料一

1914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示意图

——摘编自《人类经济万年史—输出和国际垄断组织形成及发展》

材料二   民国以前,上海的股票交易主要集中在大新街的茶楼里,这种聚会,被称作“茶会”, 也是中国人进行证券交易的最初形式。1905年,英国人开设的“上海众业公所”,成为中国境内第一家以会员制形式组成的证券交易所,设定会员(经纪人)100席,其中外国人占87席,中国人占13席。该所除经营买卖外国公司的股票外,还经营外商在华公司的股票,如上海钢铁公司、上海电力公司、中国营业公司、中国垦殖公司(煤矿)等股票。1918年春,日本商人也在租界内成立证券交易所,并由日本驻沪领事馆发给营业执照,取名“上海取引所”, 以经营棉花、棉纱期票及日本帝国公债为主。该所开业后,所经营的纱布证券颇为兴旺,曾一度垄断了上海的花纱交易。但1922年爆发的信交风潮中,该所又从中兴风作浪,扰乱市面,为中国人民所厌恶。

——摘编自潘有刚《清末民初上海证券交易市场兴起之始末》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对世界贸易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影响近代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因素。
2024-05-07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9 . [新航路开辟和物种交流]

材料一   彼等(美洲人)非常顺从,不知邪恶,不杀人、捕人,不谙武器。彼等胆子甚小……鉴于此,仰祈二位陛下尽早圣断,将彼等变成基督徒。臣认为,一旦发轫,毋须多久,大批居民即会信奉吾人之天主教,二位陛下即能取得大片领土和财产,这里所有人皆会成为西班牙臣民。毫无疑问,当地黄金甚丰……此外,这里还盛产宝石、珍珠以及无数香料……这里还产大量的棉花,臣以为,无须送回西班牙,在当地即可卖好价钱……

——摘编自[意]哥伦布《航海日记》

材料二   陛下可以统治此间……人们可以在这里获得黄金……但我以为陛下最好不采用掳掠的方式去取得黄金。如若采用公平交易的方式,则诽谤和诬蔑便可避免。如此,所有的黄金便会万无一失地源源进入陛下的财库。

——摘编自《哥伦布致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书》(1503年)

材料三   16世纪末,马铃薯来到这个岛上,区区百年之内,爱尔兰人就以“酷食马铃薯”著称。一亩半的地,种下了马铃薯,就可以提供足够粮食,再加上一点儿牛奶,就可以让一家吃饱一年了。于是靠着这样的饮食,而且在没有任何医药、卫生、工业化或像样的政府帮助之下,爱尔兰人口从1754年的320万增长到1845年的820万。然后马铃薯枯萎病忽然来到,爱尔兰便主食歉收,造成近代史上严重的饥荒。

——摘编自[美]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 ——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对研究新航路开辟背景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爱尔兰人酷爱马铃薯的原因并分析新航路开辟后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
10 . 【德国工业化】

材料   1871年后,德国工业化的发展更加迅速。德国在教育和科研方面注重与生产实践的结合,重视发明创造。在世纪之交,德国已具备欧洲最先进科研水平。同时,国家在科学技术领域的投资和对教育的大力投入也推动了专利的发明。在1870-1914年间,国家在这些领域的支出就增长了10倍,创办了许多大学和技术学院。这些学生在毕业后都走进了工业企业、研究机构和研发部门。与此同时,德国科学家们时刻关注着大西洋彼岸美国的发展,并注重学习创新美国的发展理念和生产方法。从1867-1914年,德国工业总量增长了8倍。在1913年,德国工业生产总量仅次于美国。

——摘编自杨鑫、徐继承《工业化时期德国经济发展的原因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工业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70年后德国工业化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影响。
2024-05-04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重点中学5G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