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从两宋时期的大事年表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各民族政权一直处于战争状态B.金的社会制度比北宋进步
C.农耕民族无法战胜游牧民族D.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
2021-11-20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表为二战后世界大事年表(部分)。根据表格,任选一个角度提出主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主题明确,逻辑清晰,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1945年签署《联合国宪章》
1947年关贸总协定建立,中国是创始国之一
2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
1952年洛杉矶化学烟雾事件,65岁以上的老人死亡400多人
1955年日本制定《经济自立五年计划》
1967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与互联网出现
1970年绿色和平组织建立,以“保护地球、环境及其各种生物的安全及持续性发展”为使命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
1981年艾滋病被发现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与中共十四大召开
1993年欧洲联盟建立
1994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第二年1月1日开始运作
1997年爆发东南亚金融危机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传统观点认为,儒学是中国封建社会集权统治的最大帮手,是阻止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力量。如学者任继愈就将宋明理学看成科学发展的对立面.后来又有学者认为,儒家对中国科技以及世界文明的贡献巨大。据《世界自然科学大事年表》记载,16世纪以前,影响人类生活的重大科技发明约有300项,其中175项是中国人发明的。正是这些重大的发明(包括发现),使中国的农耕、纺织、冶金、手工制造技术长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而儒家也留下了一大批世界知名的科学著作,如《考工记》《天工开物》等。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认为,宋明理学是中国古代推动科学进步的关键。

——摘编自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结合材料与所学历史知识,提取材料中的一个观点,或形成自己的观点,并就所定观点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定观点,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19-05-12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公安县车胤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中国古代十分重视人才的选拔。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这样由教育与行政服务之实地观察,与选举与考试四项手续,而始获正式进入政府。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二   魏、晋时代……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三   科举制大事年表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分别指出西汉与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比较西汉与魏晋时代选官制度的相同点。
(2)据材料三,概括指出科举制演变的基本特征,并据此分析科举制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古代选官制度所蕴含的政治智慧。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部分时期中外历史大事年表

中国外国
1915年《新青年》创刊,两年后《文学革命论》发表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
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序幕
1913年,世界首条汽车装配流水线在美国福特汽车公司问世,它生产的T型汽车迅速进入普通人家日常生活
191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历史上第二部《反托拉斯法》,更加严厉地禁止了几种垄断行为,并加强了对工会和农民组织的保护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将15亿人口卷入战争,数千万人死伤
1918年美国议会批准了妇女的选举权
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
20世纪20年代后期国民革命运动席卷全国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1928年首个国家级科研机构中央研究院成立,作为最高学术机构并规划全国科学发展
20世纪20年代《玩偶之家》在中国上演引起轰动,大量女性效仿娜拉出走
1921年爱因斯坦以光电效应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20年代欧洲经济迅速恢复,美国进入空前繁荣时期,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1921年到1927年意大利和日本相继建立起法西斯统治
1933年国民政府施行新税则,基本实现了关税自主1935年底四大银行统一发行“法币”作为纸币,结束了中国流通白银的时代1936年中国工业总产值比1927年增长80%1931年英国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承认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自治领在内政外交上的独立地位1933年罗斯福开始推行新政

——根据《中国近代史》《世界近代现代史》等整理


表为20世纪部分时期的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政治制度史大事记(部分)
时间
大事
时间
大事
1215年
《大宪章》限制王权,保障贵族特权,保护部分骑士与市民的利益
1832年
《议会改革法案》
1265年
孟福尔议会召开。英国议会产生的标志
19世纪50年代
责任内阁制趋于完备
1628年
《权利请愿书》
19世纪中叶
两党制度形成
1689年
《权利法案》
1867年
第二次议会改革
1701年
《王位继承法》
19世纪晚期
内阁权力膨胀,人称议会“第三院”
1721年
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开创了多数党领袖组阁的先例
1884年
第三次议会改革
1747年
君主不再行使立法否决权
1911年
《阿斯奎斯法案》,上院权力进一步削弱


1948年
议会通过《人民代表法案》,确立“一人一票”制度

材料二        参与立宪的利益(或利益集团)是多元的,立宪的过程必然是一个协商和妥协的过程,由此产生的宪法也必然是一个多元利益相互妥协的产物。
——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英国限制王权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事件。说明近代英国政治体制的权力制衡关系。(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87年制宪会议上产生了哪些矛盾,最终这些矛盾又是如何解决的。
2016-12-13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北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一上期中考试历史卷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30 年代的大萧条破坏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国际财政和商业网。随着国际合作中止,政府转向求助于它们自己的资源和成熟的经济民族主义。通过征收关税,制定进口限额等措施政治家们希望使经济实现某种程度的自给自足,但在全球互相依赖的时代,这一目标实际上是无法实现的,经济 民族主义不可避 免地取得了相反的结 果。

——杰里·本特利等著《新全球史》


材料二20 世纪20-30 年代苏联大事年表
年份事件
1929年苏联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专门设立外国咨询局,负责引导引进技术工作; 10月签订70 个外国技术援助协议
1930年联共(布)十六大通过:“进一步推广……聘请外国工程师、技师和熟练工人的做法”的决议
1931年全世界机器出口的1/3销往苏联
1932年全世界机器出口的1/2销往苏联:在苏工作外国专家近2000人,技术人员10000多人;共派遣2000 多人次出国考察、学习,购买外国技术书刊
1933年苏联和美国正式建交苏联向西方国家贷款总额高达14 亿卢币;与外国签订“技术援助协议”124 
1934年苏联加入国际联盟
1935年苏联与法国建交,出现与资本主义国家建交高潮

——据《苏联经济史》《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摘编


材料三     到上个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开始推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成立资源委员会……以有效利用资源,做好战争准备,同时注意改善人民生活。……还通过独资和与中央及地方单位及私人合办等方式,大力兴办厂矿。这与苏俄以及斯大林时期的通行做法是一样的。这些合资公营企业多采用股东董事会制度……而雇佣制、按时计工制的现代企业制度性质比较明显,工人人身自由。

——摘编自骆晓会《国民政府移植苏联经济模式的试验》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30 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民族主义的具体表现。并结合有关史实说明经济民族主义不可避免地取得了相反的结果”。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20 世纪20——30 年代的经济危机为苏联工业化的开展创造了哪些有利条件?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推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
2017-12-01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公元前6世纪到1000年,中国在世界重大科技成就中所占比例达50—70%,公元1000年后的宋元时期几项重大发明对促进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材料二 欧洲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简表
姓 名
生卒年
成 就
哥白尼
1473—1543
提出太阳中心说
布鲁诺
1548—1600
提出宇宙无限论
伽利略
1564—1642
用望远镜观察天体
开普勒
1571—1630
发现行星绕太阳运行
牛 顿
1643—1727
万有引力定律等

材料二 从15世纪到今天,科学巨匠辈出,从哥白尼、伽利略到牛顿、瓦特,到卡尔·本茨、爱迪生再到爱因斯坦、比尔·盖茨,世界科技文化发展中心地点最终来到了美国,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先驱动力正掌握在他们手中。
——《面向21世纪的科技》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达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15世纪以后欧洲科技领反过来先于中国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世界科技文化中心曾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科技文化发展中心地点最终来到了美国”的原因。
2016-12-13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北宜昌葛洲坝中学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由于对“世界史”的理解不同,人们做世界史的路径不同,西方史学传统中一直有“世界史”,而写史的方法基本上采取叠加的手段,具体可以归纳为几种:1.地域的叠加。即把一个个地区或国家的历史分开来写,然后拼在一起,形成“世界”的历史。2.事件的叠加。把世界上发生的事件一件件写出来,放在一起,就组合成一个“世界”史。3.时间的叠加。按时间顺序编排内容,也就是编年史手段。4.主题的叠加。这种叠加的方式可以说是一种创新。20世纪以来人们认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历史关注的对象,而有些作品就把世界上的各种历史现象加在一起而写成“世界史”。
以上所有的叠加其实都是用纵向的视野观察历史,这是一种层叠的结构,表达的是纵向的因果关系。
——摘自钱乘旦《“世界史的理论、方法和内容”》
请根据材料提供的编写世界史的方法,并结合所学,编写一份1945(二战结束)——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世界史大事年表。
2016-11-27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湖北武汉部分重点中学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10 . 从“欧共体大事年表”中,可以看出西欧国家(     )
①不断加强经济合作        ②进一步加强政治上联合          ③走联合自强的道路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2014-06-16更新 | 5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年湖北武穴市梅川高中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