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8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是绘制于1877年的漫画《1877年庄谐版战争地图》。图中俄国被描绘成硕大章鱼形象,章鱼触手遍布地图各处,德国首相俾斯麦反手挡开触手,奥匈帝国一男性拔出匕首准备反击,土耳其用枪对准章鱼。漫画揭示了(     

A.资本主义扩展激化新旧帝国的矛盾B.极端民族主义的危害
C.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矛盾日益激化D.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
2024-02-16更新 | 227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名校联盟全国优质校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漫画是时代印记的鲜明镜像。下图为英国画家于1912年10月创作的政治漫画,此漫画最能反映的时代状况是(     
A.经济危机激化了列强矛盾B.新的世界性战争不可避免
C.欧洲巴尔干半岛矛盾重重D.英国主导的世界秩序崩溃
2024-02-04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联考模拟历史试题

3 . 下侧漫画刊载于1909年5月11日《神州日报》,标题是“探囊取物”。该漫画揭示了(     


A.八国联军侵华的进程B.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C.列强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D.帝国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方式
2024-02-01更新 | 68次组卷 | 2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1-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北京专用)
4 . 下图是1915年美国刊物上登载的一幅政治漫画。该漫画的深层寓意是(     
A.说明孤立主义受到了冲击B.希望美国避免卷入战争
C.批评美国的战时外交政策D.美国并未做到严守中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37年9月25日,漫画家蔡若虹发表了漫画《我们没有了家》(如下图)。这一作品(     

A.促进了民族意识的增强B.提出了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C.展现了敌后军民的团结D.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2024-01-31更新 | 240次组卷 | 7卷引用:山西省晋城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6 . 18世纪,英国政治漫画中常用“约翰牛”形象代指英国人。最初“约翰牛”常被描绘成公牛、斗牛犬或是其他动物形象以讽刺当局政治,但在18世纪末的主题漫画中,“约翰牛”被画成了普通英国憨汉甚至是国王乔治三世。这一变化(     
A.旨在凸显英国制度的优越B.强化了对民族国家的认同
C.反映了君主权威不断增强D.源于人权观念的日益深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47年3月起,美国要求联合国讨论希腊局势,被苏联否决。9月份,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一份决议,暂不受理希腊问题。如图是针对这一事件的漫画,作者力图说明(     

A.欧洲急需美国进行大规模经济援助
B.希腊问题需要由国际社会集体协商解决
C.冷战已使国际秩序陷于崩溃的状态
D.美苏对峙影响联合国对重大问题的解决
8 . 如图是创作于一战后的漫画《吞下苦果》。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新世界秩序隐藏危机B.德国被战胜国分区占领
C.大国间矛盾趋于缓和D.国际协调机制不断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941年,余所亚创作了漫画《消夏图》,图中人物是国民政府官员。该漫画旨在(     

A.抨击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战的态度B.反映和平建国已成为人心所向
C.昭示中国抗战必将取得最后胜利D.强调坚持持久抗战的正确主张
2024-01-14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2024届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10 .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画中人

材料一:马星驰,回族,民国漫画家。1873年出生于山东济宁,18岁离家后,在南京、上海以卖画为生,21岁孑身赴粤。

(1)判断下列对马星驰21岁前人生经历的推论,合理的填涂A,不合理的填涂B。
①马星驰年幼时,周围人说起山东第一家官办近代军工企业成立的消息(     )
②马星驰可能目睹了清末的改革,痛感政权掌握在腐败无能的权贵手中(     )
③因听闻《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痛心疾首的马星驰孑身赴粤投身革命(     )

材料二:赴粤后的马星驰,曾追随孙中山先生流亡海外十余年,1910年回国后致力于漫画创作,以下是其代表作品:

(2)就画面内容看,马星驰在回国后,关注的主要领域当是(     )(三选)
A.列强侵略中国之手段B.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C.乱象丛生的民国政坛
D.民众日常的衣食住行E.民间疾苦及斗争成效F.各路军阀的军事实力

材料三:1925年前后,马星驰因绘制了一幅题为《国联靠不住》的漫画而遭到当局通缉,他不得不逃离上海,辗转回到家乡济宁。

(3)观乎后事,马星驰对国际联盟(国联)的评价可谓“一语成谶”。结合所学,指出国联“靠不住”的表现及理由。
(4)综合上述材料,从人物身份、立场与经历的角度简要评述马星驰。
2024-01-12更新 | 59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徐汇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