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05 道试题
1 . 在“希腊化时代”,中东第一次大规模地引进了巴比伦、波斯和希腊文化等文明。同时,以西亚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向希腊的输出也空前加强,例如中东的天文学、占星术和宗教。这体现了“希腊化时代”(     
A.文化交往呈现出双向性B.文明冲突碰撞十分激烈
C.东西方文明交融最明显D.希腊是文明交流的中心
2 . 1857年,加拿大立法机关制定法案规定:放弃本民族文化和身份的印第安人可以获取公民权。但此后的十年间,仅有一名印第安人获得选举权。于是,更多强制性措施相继出台打压印第安人文化。这种现象在其他西方国家也比较普遍。这说明(     
A.文化趋同是公民权实现的前提B.工业革命逐步消解民族矛盾
C.武装斗争才能获得真正的平等D.民族主义影响了法律的演化
7日内更新 | 122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2)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东晋法显所著《佛国记》以精炼明畅的文笔,朴实简明的语言,生动具体地记述了当时印度、斯里兰卡等地的地理面貌和风俗人情,是后人研究印度阿育王时代历史的珍贵资料。以下科技文化成就与《佛国记》的写成属于同一历史时期的是(     
A.《禹贡地域图》B.《肘后备急方》C.《齐民要术》D.《梦溪笔谈》
7日内更新 | 16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最优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宣德六年,明宣宗令郑和敕谕暹罗国王:“朕主宰天下,一视同仁,尔能恭视朝廷,屡遣使朝贡,朕用尔嘉。比闻满剌加国王欲恭来朝,而阻于国王……王宜恪遵朕命,睦邻通好,省谕下人,勿肆侵侮,则见王能敬天事大,保国安民,和睦邻境,以副朕同仁之心。”郑和在两国之间进行斡旋,说服暹罗国王,放弃了侵略。这主要体现了(     
A.郑和下西洋维护了区域和平B.明朝统治者的天朝观念牢固
C.礼乐文明在东南亚地区传播D.以德服人的理念应用于外交
2024-06-18更新 | 15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5 .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几十年时间里,西方国家在亚非拉经营了几百年的殖民体系迅速崩溃。截至1990年,全世界180多个国家中,有近1OO个国家是在战后宣布独立的。以下对殖民体系迅速瓦解的客观原因的认识,正确的是(     
A.殖民地国家谋求独立主权的坚定意志与决心
B.民族解放斗争中新型领导力量和纲领的涌现
C.广大发展中国家探索自身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D.直接殖民统治无法适应现代资本生产的要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几乎涉及所有领域的一场运动,但是在更广的意义上,“文艺复兴”一词还同时指代一个时期,这个时期是这(     
A.古希腊文化复兴时期B.上古时期
C.中世纪时期D.中世纪向近现代过渡
2024-06-1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一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青海生)试题
7 . 19世纪末,博物馆在西方已具备较为成熟的知识体系,而在同时期的中国,博物馆对全社会而言还是个陌生名词,由少数精英推动的建设博物馆进而实施公共教育以开启民智的事业阻力重重,“古物公有公藏”等政策建议遭遇广泛非议。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博物馆建设缺乏政府支持B.文物收藏事业萧条
C.民众的公共文化意识薄弱D.对外交流渠道堵塞
8 . 2024年2月2日至4月14日,辽宁省博物馆为观众奉上《飞龙在天——甲辰龙年生肖文物展》,用精美的龙文物来阐释龙文化的内涵。也希望通过此展览能激发观众作为“龙的传人”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传播龙文化,传承龙精神。这说明博物馆(     )
A.全方位向公众普及自然领域知识B.是沟通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C.承载着弘扬优秀中华文化的功能D.成为进行国民教育最有效的场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2世纪时,西欧君主或贵族颁布“城市特许状”出现了著名的模式,如英王亨利一世赐予纽卡斯尔市民的特权和法王路易六世颁布的特许状,成为后世城市特许状的模本。市自治体的居民为了获得特权,要付出很大一笔财富,之后每年还必须付一笔钱给领主以维持特许状的效力。“城市特许状”的颁布(     
A.推动了封建割据局面的形成B.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
C.强化了市民的人身依附关系D.缘于王权力量日益削弱
10 . 分权制衡结构下的政府权威不足现象,从该体制诞生之日起就是如此。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社会事务日益复杂,在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后,该体制的政治调控能力和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日渐“力不从心”。于是,才有了后来的罗斯福新政、凯恩斯主义。材料主要说明(     
A.国家干预曾使西方政治体制的弊端得到部分补救
B.分权与制衡不适合当今资本主义政治体制的发展
C.国家干预与资本主义分权制衡的政治原则不相容
D.国家干预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全新阶段的标志
2024-05-17更新 | 9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滨海新区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