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表是20世纪初中国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的言论,其共同之处是(     
内容出处
世界进化,骎骎未有已焉,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保守云乎哉陈独秀《敬告青年》
自15世纪末,印度航路和美洲发现后,墨西哥和秘鲁的金子流入欧洲……由此遂开一近世的大革命和阶级争斗的新纪元蔡和森《社会进化史》
(房龙《人类的故事》)差不多完全以白种人为中心……倒不如把原书的书名,改为《西洋史大纲》较为近于实际张闻天《〈西洋史大纲〉译序》
A.具有广阔的历史视野B.反对西方文明中心论
C.增强民众的民族自信D.成为中共的指导思想
2 . 读下表
人物主张
郑观应(1842~1921)……由是观之,公法(指国际法)仍凭虚理,强者可执其法以绳人,弱者必不免隐忍受屈也。是故有国者,惟有发愤自强,方可得公法之益。倘积弱不振,虽有百公法何补哉?
薛福成(1838~1894)衰弱之国,事事求合乎公法,而人不以公法待之,虽能自奋以仰企乎公法,其受损于公法之外者,已无穷矣。是同遵公法者其名,同遵公法而损益大有不同者其实也。
由表可知,郑、薛二人(     
A.在是否要学习国际法上有分歧B.一致认为富国强兵才是根本
C.在自强与求富的先后上有分歧D.都认为国际法维护强国利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近代中国著作《瀛环志略》中评价某历史人物称:“可不谓人杰矣哉!(其国) 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 该历史人物应为(     
A.克伦威尔B.拿破仑C.华盛顿D.俾斯麦
2023-01-06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六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4 . 《马关条约》签订以后,张謇痛陈其主张:“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中国)但能于工艺一端,蒸蒸日上,何至有忧贫之事哉!此则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术,不仅为御侮计,而御侮自在其中矣。”他的核心思想是
A.民族独立是工业建设的重要前提
B.兴办实业是富民强国之根本所在
C.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
D.办商务既是救贫致富之术,又是富国御侮之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关于大禹治水,《诗经》赞美道:“洪水茫茫,禹敷下土方。”《尚书》曰:“禹平水土,主名山川。”《左传》云:“美哉禹功!明德远矣。微禹,吾其鱼乎!”《史记》中亦有记载:“大禹平活水土,功齐天地。”据此分析,下列的历史理解最准确的是
A.大禹治水是真实存在的
B.无法断定大禹治水的真实性
C.《史记》的记载最可信
D.题干中史料都属于口述史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清朝学者洪亮吉(1746-1809年)在《意言·治平篇》中记述:“治平至百余年,可谓久矣。然言其户口,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视百年以前不啻增二十倍焉……是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也”这反映出当时(     
A.人地矛盾尖锐B.吏治腐败问题严重C.社会转型艰难D.赋役制度存在弊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李贽《藏书》中说“:夫是非之争也,如岁时然,昼夜更迭,不相一也。昨日是而今日非矣,今日非而后日又是矣,虽使孔夫子复生于今,又不知作如何是非也,而可遽以定本行罚赏哉!”下列与材料中吻合的思想是:
A.表现出经世致用的抱负B.不承认孔孟学说是万世致论
C.仍未超越儒家思想的范畴D.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8 . 儒家思想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重要作用。据下表内容可知,两者都(     
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A.抨击君主专制B.倡导践行良知
C.主张“格物致知”D.强调社会责任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9 . 李贽在《藏书》中说:“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该材料表明李贽的基本观点是
A.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B.批判理学虚伪
C.强调个性发展
D.否定儒家学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写道:“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作者赞赏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皇帝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