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885 道试题
1 .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载:“武帝时……设附益之法;阿曲附益王侯者,将有重法。”附益之法意在(     
A.加强中央权威B.维护社会稳定C.调和大臣矛盾D.提高行政效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元代《市舶则法》明确官吏必须依例抽解征税,“粗货十五分中抽二分,细货十分中抽二分”,使“与海外互通有无,官府和民众均能从中各得其利”,并明确“市舶司的勾当,哏(很)是国家大得济的勾当”。这折射出(     
A.海洋路径外向型经济已经建立B.游牧民族对外征伐政策调整
C.政府发挥海外贸易的主导作用D.外贸税成为国家的重要财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封还执奏”是明朝中后期独具特色的一项政务运转流程(如下图),如成化年间“宁晋伯刘聚为伯父……请封于……帝特赐额曰‘褒功’,命内阁拟封谥……(阁臣指出)是变祖宗之法自今日始,臣等不敢奉诏”,“依贯封还诏书”,“乃寝”。据此可知,“封还执奏”(     

①客观上有利于中央政府的理性决策   ②表明官僚体制能有效制约皇权
③折射出内阁决策权力趋向增强          ④源于皇权统治的现实需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梁启超在湖南时务学堂讲学时“多言清代故实,胪举失政,盛倡革命”“最新民权革命论,日夕以此相鼓吹”,一时间学生深受“悖逆”之言的影响,对此支持学堂发展的新派人士认为应“论其罪状,何殊叛逆",应另聘名儒讲学。这反映出当时(     
A.维新变法的策略未能统一B.革命已成为主要思潮
C.维新派侧重动员民众变法D.新旧派别间斗争激烈
5 . 在世界六大原生形态文明中,唯有中华文明一直在传承、创新和发展,从未中断。这表明中华文明具有(     
A.不可分割的统一性B.以民为本的人文性
C.源远流长的连续性D.多元一体的包容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马丁·路德对教会的攻击始于神学观点上的争论:关于“赎罪券”、关于教会的仪式、关于教士作为信徒与上帝中间人的角色,以及关于教皇约束教士的权力等。同时,因为天主教会一直是中世纪社会的核心机构,讨论宗教问题也就不得不涉及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由此可推知,宗教改革(       
A.推动了人文精神产生B.建立了近代民族国家
C.导致了天主教会衰亡D.冲击了传统封建秩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波斯帝国在征服新区之后,只要原来的“地方政府形态、经济组织、政治结构和法律,不与帝国的需要冲突,就让其原封不动地保留”。由此可见,波斯帝国(       
A.注重学习先进文化B.君主集权程度低
C.对地方的控制薄弱D.统治政策较开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古埃及国王具有双重格调:神格和人格,他拥有“创造的言辞”“坚持真理”“超人的智力”“主持正义”等属性。这些属性构成了埃及王权的基本概念。由此可知,古埃及(       
A.等级秩序十分严格B.世俗权力与神紧密结合
C.宗教势力威胁王权D.集权专制统治特征凸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在4世纪的拜占庭帝国,古希腊酒神狄奥尼索斯受到信徒的崇拜,以其为表现主题的装饰品大受欢迎;5世纪,基督教把他改造为可与耶稣混同的“救世主”;6世纪,以基督教编年史的传统方式来记述他的生平,将包括他在内的古希腊诸神都重塑为“凡人”形象。这一过程折射出(     
A.基督教神学统治地位强化B.拜占庭文化具有开放性
C.古希腊文化的影响力衰微D.亚历山大东征影响深远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18世纪,法国学者在编写百科全书时使用了参见法,即在一个辞条中注明其所属学科、领域,并标注出应该参见哪些与之相关的辞条,由此在同一学科、同一领域的各个辞条间建立起索引网络,从而更清晰地呈现一门科学或艺术的样貌。该做法(     
A.使文艺复兴的方向发生了变化B.拓宽了宗教改革的路径
C.为启蒙思想的传播提供了助力D.标志着科学革命的兴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