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79 道试题
1 . 有学者认为:“尽管大西洋把英、美、法三国永远地分隔开了,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的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这说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都体现了(     
A.民主与封建专制斗争B.君主立宪制构建进程
C.对民主和人权的追求D.对共和制政体的实践
昨日更新 | 102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南省济源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考古学家将中国早期文明划分为六个区域:陕豫晋邻近地区、山东及邻省一部分地区、湖北和邻近地区、长江下游地区、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为主轴的南方地区、以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地区。这反映了中华文明具有(     
A.统一性B.连续性C.开放性D.多元性
2024-05-24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济源市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互相学习、充实、传承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必然规律,阿拉伯文化在整个中世纪是一个强势文化,对东西方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特别是“阿拉伯人点燃了文明之火,照亮了欧洲黑暗的走廊”。材料主要强调(     
A.阿拉伯帝国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B.文化传播实现于国家统治范围内
C.阿拉伯文化对于文艺复兴有推动作用D.欧洲文明源自阿拉伯及东方国家
2024-04-21更新 | 140次组卷 | 110卷引用:河南省济源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在人类文明早期,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这主要得益于(     
A.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B.国家和文字的产生
C.社会分工的出现和经济的发展D.社会出现严重阶级分化
2024-04-04更新 | 277次组卷 | 62卷引用:河南省济源市济源英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闰五月初七日,□□□及负责中日战事的钦差大臣刘坤一的密使易顺鼎与台南文武官吏一百余人歃血为盟,约定□□□为抗日保台的盟主,‘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应仓促,不命倭得’。”材料中“□□□”指代的历史人物最有可能是(     
A.邓世昌B.冯子材C.罗荣光D.刘永福
2024-02-08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济源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重庆大足石刻以佛教造像为主,刻于宋代的“父母恩重经变图”共10组雕像,包括怀孕、临产、喂奶等画面,并刻偈语(佛经中的唱词): “三千条律令,不孝最为先,人间遭辟历(霹雳),地狱饮洋铜。”这反映出当时(     
A.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B.儒学吸收佛教思想
C.政局动荡加速佛教传播D.儒学独尊地位动摇
7 . 近日,美国Open AI公司研发的深度人工智能App Chat GPT引发热议,有人称其为生产力工具,也有人因其能够代写论文而对此感到恐慌。根据美国美林银行预测,2025年以前,人工智能的“每年产生的创造性破坏的影响”可能会达到14万-33万亿美元。由此可见(     
A.科技革命在提高生产力的同时带来新挑战
B.人工智能将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高速发展
C.科技革命将带动世界政治格局的重大变化
D.人工智能创造生产力的同时又破坏生产力
2024-02-0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济源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2024年7月18至21日,世界青年发展论坛将在南京举行,为迎接论坛的举行,某中学准备在校园网上创办一个与南京历史相关的网页。请你阅读下列有关图片的解说词,其中准确的是(     
A.图1:《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图2:《南京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C.图3:中华民国的建立,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图4: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结束
2024-02-04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济源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如图为秦始皇东巡至会稽山时所立碑刻的部分内容。反映出秦朝(     
A.经济繁荣、文化统一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疆土辽阔、人口众多D.国家统一、刑法严苛
2024-02-04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济源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1948年6月,新华社社论《爱国运动的新高涨》写道:谁都知道,今天蒋管区学生处境之险恶,然而他们的奋斗,就其觉悟性、组织性、勇敢、机智和坚持性来看(     
A.体现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B.形成了广泛爱国统一战线
C.主要采取了暴力斗争的方式D.有效配合了人民解放战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