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84 道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是1933年由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编写的《共产儿童读本》目录(部分)。据此可知,当时(       

册数及课数

第2册第15课

第2册第19课

第5册第23课

第5册第25课

课题

吃东西要留心

种牛痘

消毒

死水与活水

A.中共高度重视公共卫生事业B.苏区自然科学教育发展迅速
C.现代医疗保障体系初步建立D.日军利用化学武器发动侵略
2024-04-28更新 | 62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第三中学等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1696年英国开征窗户税。为了避税,封住窗户乃至通风口成为一种普遍行为。19世纪40年代,人们认识到疾病、瘟疫和早夭同被剥夺了光和空气密切相关,要求废除窗户税的呼声日渐高涨。最终,这项税收于1851年被废除。窗户税的废除说明(     
A.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席位
B.工业化进程引发人们对城市化建设的思考
C.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弊病日益显现
D.医学的进步推动公共卫生管理体制的改革
2024-04-03更新 | 157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图是中国近代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模式,据图推知当时中国城市(     

A.功能以政治、军事为主B.主要体现统治性与秩序性
C.交通依赖的是自然条件D.文化中西交融,多元并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魏晋时期的名士们多光身着宽大外衣,或者外衣内着一件类似今天吊带衫的奇特内衣,并不等中衣,此衣式仅见于这一时代;女子服饰则长裙曳地,大袖翩翩,饰带层层叠叠,表现出优雅飘逸的风格。宽衣博业成为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的流行服饰。这种服饰装则必备(     
A.是这一时期民族交流的体现B.反映出佛道老庄思想的盛行
C.表明儒学统治地位逐步崩塌D.说明名士能够引领时代习俗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1世纪,诺曼人入侵欧洲后对旧有的土木城堡进行了改造,用砖石垒成墙壁,并对塔楼进行加固。12世纪,城堡结构日益复杂多样,相继发明了闸门、堞眼、瞭望塔、护城河等,城墙也开始增高加厚。欧洲城堡的发展缘于(       
A.政治权力的分散与斗争B.城市经济水平持续增长
C.有限王权弊端不断凸显D.民族国家意识逐渐觉醒
6 . 唐宋时期,品茶作诗逐渐成为风尚,如白居易“或吟诗一章,或饮茶一瓯。身心一无系,浩浩如虚”、皎然(唐朝僧人)“茶稍与禅经近”、苏轼“茶与水味深入理窟。茶生苍石之阳,碧涧穿注,兹乃水石之灵,岂茶哉?”据此可知,唐宋时期(     
A.经济的发展影响社会风尚B.哲理化思潮的发展
C.儒、佛、道三教互相融合D.市民阶层饮茶盛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16年,南浔铁路通车后,经过九江港的货物量显著增加,进口洋货也以九江为入口行至南昌分销各处,传统商路市镇的“茶市一蹶不振,纸业日渐衰微”,“(上饶)河口一埠……家无尺布之机,女无寸丝之缕……游民遍壤”。由此可见(     
A.交通发展冲击江西传统经济格局B.铁路发展开启了江西城市化进程
C.民国初年江西交通实现了近代化D.新式交通导致江西自然经济解体
8 . 17世纪初期开始,欧洲殖民者带来的一些用品,如纺织布、铁壶、铁斧、鱼钩、锄头和枪支等,很快融入了印第安人的生活。印第安人对五颜六色的玻璃珠和铜制品尤其喜欢,这些东西用在他们的宗教仪式和庆典中。这反映出当时(     
A.美洲社会向近代转型尤为缓慢B.物品交流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
C.美洲宗教信仰和习俗发生变化D.欧洲与美洲文化在碰撞中趋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丈夫一般在生前赠给妻子一部分财产,如果丈夫生前没有给妻子赠产,那么当丈夫去世后,妻子可以继承丈夫的遗产,其份额相当于一个继承人的份额。对于未出嫁的女儿,如果父亲生前没有给她准备嫁妆,那么当父亲死后,女儿可以从父亲的财产中拿出一定的份额,作为嫁妆。这表明该法典(     
A.蕴含明显契约精神B.强调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C.倡导良好婚姻风尚D.注重保护弱势群体利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中世纪后期,印度穆斯林士兵多迎娶居住在城市的纺织工家庭女子,其后代多信仰伊斯兰教、实行集团内婚、以纺织为生,成为新的亚种姓——朱拉哈。像这样因职业地域而分化出来的亚种姓在印度多达几千个。这说明(     
A.笈多帝国时期社会秩序稳定B.种姓制度适应了社会发展
C.种姓制度推动印度社会转型D.印度形成了新的国家认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