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有学者说:“活跃的士阶层无疑构成了春秋战国时代最富有活力的动力因素和政治发展的条件。虽然,‘势位足以屈贤’乃是不争的事实,但毕竟是迫于竞争的政治压力,占有绝对权力地位的统治者却不得不竞相礼贤下士。”这一现象反映出(     
A.诸子百家思想的交融B.社会阶层的流动
C.国家统一的历史趋势D.君主集权的强化
23-24高三上·江苏扬州·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梁启超“笔锋常带感情”的文字,深深影响了整整一代中国人。他是一个“流质善变”的人,往往随着时代条件的变化,“不惜以今日之我难昔日之我”。梁启超思想多变源自(     
A.阶级立场的转变B.社会性质的变化C.时局变幻的影响D.不同道路的选择
2023-12-13更新 | 97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实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洋务运动早期军用制造业“所需钢、铁、木、煤各项工料,均来自外国”,洋务派认为“且恐不可常恃”“与其购自外洋,不若采自中土”“1874年(同治十三年)海防议起……(光绪元年)上谕直隶磁州、福建台湾试办开采煤铁以济军需”。到了洋务运动中期,大多数民用企业实行独立核算,“所有盈亏,全归商人,与官无涉”。洋务民用企业的这一变化(     
A.使中国产业结构发生巨变B.源于中国海防危机加剧
C.加速传统经济的解体进程D.得益于政府的政策调整
2023-10-27更新 | 494次组卷 | 17卷引用:重庆市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晚清上海报刊开展过一场俭与奢的讨论。1877年《申报》发文指出;节俭的传统美德"可行诸三代以上,不能行之三代以下也……裕国足民之道,不在乎斤斤讲求崇尚节俭,盖自有其道也"。这表明
A.传统农耕经济结构趋于瓦解B.西方奢靡之风冲击传统文化
C.社会发展引发消费观念变化D.报刊传媒引领社会风气改变
2021-06-03更新 | 382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实验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近代史上,这里不但成为西班牙帝国的银矿开采基地,而且还是欧洲人进行产业转移的目的地,许多旧世界的热带和亚热带作物尤其是棉花,被移植到这里的种植园中进行生产。上述变化导致“这里”
A.出现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B.原有文明遭到毁灭性打击
C.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繁荣D.逐渐成为世界市场的中心
7 . 下图为世界贸易开放度、金融一体化程度、移民指数表。对其解读合理的是
A.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变化影响全球化进程B.经济全球化根源于贸易金融移民的发展
C.工业革命推动劳动力的大规模全球流动D.贸易开放度决定移民与金融一体化程度
2021-10-12更新 | 216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明初,冶铁基本由官府垄断,官铁为明政府的武器制造、各类官船、修理宫殿等提供大量原料。洪武以后官铁逐渐减少,民营铁业日益增多。明朝廷不得不实行官民铁课改征折色(征收银两),到市场购买所需钢铁,最终官铁到明末完全被民铁取代。这反映了明朝
A.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专制政府对社会控制力的松弛
C.出现众多商人群体D.税制变化推动民营手工业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