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8 道试题
1 . 辽宋皇帝以兄弟相称,北宋每年给辽送“岁币”;西夏向北宋称臣,北宋每年赐予西夏“岁赐”;南宋对金称臣,每年向金纳“岁贡”。对这种“以钱财换和平的做法”分析合理的一项是(     
A.解决了两宋王朝的统治危机B.两宋的妥协是一种屈辱外交
C.有助于缓解宋代的边防压力D.造成两宋国家财政濒于崩溃
2 . 有史书称宋代“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宋人议论未定,兵已渡河”。这表明宋代(     
A.分权制度弊端日重B.士大夫缺乏治国经验
C.国家财政趋于困难D.中央与地方矛盾尖锐
3 . 魏晋时期士大夫推崇玄学,以“竹林七贤”最为著名。玄学家们主张:一是崇尚老庄,惟尚清谈;二是灭弃礼法,任情放诞;三是寄情世外,仕不事事。魏晋玄学的兴起反映出当时(     
A.南北经济差距巨大B.不同文化相互排斥
C.政治斗争的残酷性D.学术氛围宽松自由
4 . 陆贽在《翰苑集》卷22《中书奏议·均节赋税恤百姓第一条》中评论两税法:“每州各取大历(766-779年,唐代宗年号)中一年科率钱谷数最多者,便为两税定额,此乃采非法之权令以为经制,总无名之暴赋以立恒规。”该评论主要想表达的意思是两税法(     
A.扩大征税对象增加了财政收入B.执行失当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C.夏秋两次征税简化了税收名目D.标志税收从税丁向税产转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为唐朝后期士族、庶族登科对比表,此表反映出(     
科目年代出身806—826827—846847—873874—906合计
进士士族7212112870391
庶族21184952

A.世家大族仍有政治优势B.科举考试选拔程序公平
C.社会阶层分化日益严重D.科举制度扩大选官范围
6 . 马球发源于古代波斯,唐代打马球成为最盛行的体育运动之一。公元709年,大唐皇家马球队与吐蕃使团进行马球友谊对抗赛。比赛中李隆基“东西驱突,风回电激,所向无前”。据此可知,唐代(     
A.域外文化成为主流B.体育运动的贵族化
C.社会风貌开放包容D.民族矛盾日趋尖锐
7 . 贞观初,“拜突地稽(靺鞨首领)为右卫将军,赐姓李氏”;贞观二十二年,“以大贺窟哥(契丹首领)为左领将军兼松漠都督,赐姓李氏”。以上赐姓行为旨在(     
A.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B.维护大唐统治
C.分化少数民族的首领D.促进民族交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是后人对下图中运河的评价。该运河开通之初(     

①贯通南北,巩固了统一②主要任务是运输江南粮食
③促进运河沿岸城市发展④以长安为中心,迂回曲折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有学者认为,魏晋南北朝是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时期,在这个一体化进程中,少数民族用武力带来新鲜的血液,而汉族以其传统文化、政治制度和农业文明发挥了重要的国家整合功能。这主要说明(     
A.国家分裂局面与民族矛盾紧密相关B.民族交融是国家重归统一的重要原因
C.尚武精神开始融入了中华民族血脉D.少数民族文化推动了中原文化的创新
10 .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经济与汉代相比仍然在不断发展,并非处于停滞和衰退状态。精耕细作的农业在耕作工具与耕作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畜牧业成分较之前相比也大幅增加。这种变化(     
A.加快了北民南迁的进程B.有利于北方政权的实力增长
C.违背了社会的发展趋势D.保障了南方政权的相对安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