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9 道试题
1 . 唐初中央政府规定:“诸非洲县之所,不得置市”。但中唐以后,在藩镇管辖的地区,以草市为中心的地方性市场星罗棋布,藩镇势力与商人结合,富商大贾“挟资行天下,所至州镇为右客,富人因以自高。”材料可用于探讨当时(       
A.地方行政体制变化的表现B.藩镇割据形成的原因
C.朝廷经济政策调整的背景D.市坊制度瓦解的影响
2 . 宋代升迁官阶须经历一套复杂的考核手续。不但要严格考察其出身、资历、政绩、家庭背景(有无犯罪人员),还需要有数名中高级官员保荐并连带承担责任,被称为“举主”。举主的人数、身份皆有具体要求,不得稍有差错。这一现象反映出(     
A.宋代冗官问题的严重B.官员选拔方式的多样
C.两宋文官政治的发达D.政府行政运行的低效
7日内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成都石室中学高三下期适应性考试(二)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历史
3 . 20世纪50年代,抽象表现主义由于其“自由的、有创造力的、崭新的”艺术倾向,使美国国务院和新闻署越来越多地将其作品送至西欧展出。导致该现象产生的背景是(     
A.两大阵营的对立B.文化多样性的确立C.新兴国家的独立D.多极化趋势的鼎立
2024-05-02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安宁河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汉初在“毋烦民,欲为省”的观念指导下多以“有修行,能帅众为善者为地方三老”,他们有着深厚的宗族背景,广泛参与乡村事务管理。武帝至宣宗时期,三老虽仍受尊宠,但乡间管理权力被剥夺,拥有较少乡间势力背景的啬夫才是国家控制乡间的最根本官吏。三老制的变迁反映了(     
A.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B.汉代基层治理体制健全
C.汉代治国思想的变化D.汉代乡间宗族势力瓦解
2024-04-27更新 | 19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高三下学期三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5 . 下列对春秋战国变法改革背景分析材料与历史解释对应错误的是
材料历史解释
A西周:“一人拓(踏)耒而耕,不过十亩”
战国:“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

——《孟子·万章下》

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出现,生产力提高。
B天子失官,学在民间。

—《春秋》

私学兴起,士阶层崛起
C邦无定交,士无定主。

—《日知录·周末风俗》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D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论语·季世篇》

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A.A   B.B   C.C   D.D   
2023-11-22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安宁河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个时期(19世纪后半期)逐步出现了技术进步的制度化。更多的先进的工业企业不再满足于接受技术创新并利用它们,而是通过精心的有计划的试验来追寻这种技术创新……科学盈利的真正神秘性在工业中的成长孕育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程度,以至于企业都开始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摘编自【英】哈巴库克、波斯坦《剑桥欧洲经济史》

材料二   一方面,资本主义社会通过技术将劳动者束缚在生产链条之中,以严格的时间标准规范生产行为;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社会通过各种新兴消费品占据劳动者的闲暇时间,让劳动者丧失对当下的深度思考。同时,资本主义消费社会通过科技升级创造琳琅满目的商品满足消费者的“虚假需要”,“虚假需要”的满足进一步推动了生产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循环不断造成大量浪费。大规模生产意味着大量的消费和剩余,这必然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

——根据宋田光《历史溯源、当代诊断与复归路径——<资本论>视域下科技的当代困境与治理》整理

材料三   1953年,中国电子工业被列入国防工业行列。“三线建设”期间,中国电子工业基地主要分布在陕、川、贵、渝、湘、鄂等地……在20世纪60年代,电子工业已形成一定规模,开始能为军队和国民经济提供产品……形成了以贵州为中心的中国振华电子集团有限公司,以四川成都、绵阳,重庆,陕西的宝鸡、铜川为中心的电子工业基地……四川电子城绵阳市也获得了中国“西部硅谷”的美誉,绵阳市有因“三线建设”而兴建或迁建的以西南科技大学为首的高等学校28所,还有多家大型军工骨干企业。拥有各类专业技术员17万人,中科院及工程院院士20人,他们在中国乃至世界的众多重要科技领域都代表了一流的水平。

——摘编自夏慧芳《“三线建设”与中国工业化进程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该时期技术创新出现的背景及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技发展所带来的社会问题。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线建设期间,国家电子工业建设对西南地区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科技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大数据学考大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期期末模拟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西周洛邑(图)的建设,经历了武王选址、召公相宅、周公营建、成王“宅兹中国”的过程。周初统治者持续营建洛邑的历史背景是(     
A.疆域的扩展B.生产力的飞跃C.镐京的陷落D.分封制的衰落
8 . 20世纪60年代,美国对华政策的基点由“战争边缘政策”“大规模报复政策”调整为遏制而不接触政策。这一调整的大背景是基于中国(     
A.冲破“一边倒”政策的束缚B.成为第三世界中坚力量
C.逐渐放弃反美的基本立场D.重新考量国际战略格局
2024-04-26更新 | 323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射洪市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模拟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图是1981年出版的《做新时期的好儿童,作未来科学的主人》宣传画,将儿童置于现代科技的大背景之下,画面构图简洁,色调温暖,既面向大众又契合了时代主题。该图折射出当时(     

A.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重要性B.现代主义美术的实用性
C.向科学进军口号的时代性D.科教兴国战略的社会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以拿破仑战争为背景的英国历史小说《号手长》写到:“这是拿破仑的侧面像,帽子是一只受伤的法国老鹰,脸庞由死尸巧妙堆积而成;一根类似英吉利海峡的布条围在他的脖子上,似乎要勒死他;肩章则是一只手,正在将象征着英法和平条约的蜘蛛网扯下去。”小说的描述(       
A.体现出对拿破仑战争的理性认识B.真实反映了欧洲社会的紧张氛围
C.表明了英法同盟关系已遭到破坏D.有利于增强英国国民的民族认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