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20世纪中期.中共召开的某一会议明确提出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实行由城市领导乡村的工作方式;此外,在会上,毛泽东还预见性地提出了防止“糖衣炮弹”进攻的重大问题和两个“务必”的重要思想,有效指导了中国革命的转变。由此可知,该会议召开的背景是(       
A.中共揭开了战略反攻序幕B.国民党统治的垮台
C.国民党主力已基本被歼灭D.渡江战役拉开序幕
2024-02-25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知音》是拍摄于20世纪80年代的一部老电影,讲述了云南督军蔡锷被袁世凯以高官厚禄拉拢进京,以期助己复辟。而对袁世凯媚日卖国和复辟行径心存激愤的蔡锷,却在“知音”小凤仙相助下摆脱袁氏监视逃离京城,回到云南举起反袁大旗的传奇故事。《知音》的历史背景是(     
A.二次革命B.护国战争C.府院之争D.护法战争
3 . 19世纪中期,为谋求在太平洋地区的利益,美国提出新殖民主义的“太平洋商业帝国”构想,主张“保全”中国的行政实体,实行间接统治。19世纪末,面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在各自势力范围内实行排他性殖民政策的背景,美国在“太平洋商业帝国”构想基础上,提出了妄图以“自由贸易”“公平贸易”原则打破列强垄断在华利益,实现美国间接殖民中国的(     
A.“门户开放”政策B.“门罗主义”口号
C.“泛美同盟”主张D.“印太战略”构想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为探究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组织开展“银元之战”的历史,高一历史兴趣小组搜集到下列资料,其中可信度最高的是(     
A.以此为背景的文学作品B.亲历者撰写的回忆录
C.档案馆保存的相关档案D.反映此事件的电视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从2009年到2016年,在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背景下,在双方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之上,台湾方面连续八年参加世界卫生大会。台湾参加世界卫生大会
A.体现祖国统一的进程加速B.遵循了“一个中国”的原则
C.表明台独势力的图谋破灭D.说明台湾认可“一国两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据新华社2021年报道,在芯片产业链中,中国芯片企业只有在芯片设计、芯片封测这两大技术领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但在芯片产业链中最为核心的EA软件、半导体设备以及半导体材料中,中国则需要从美国和日本引进,而且在这一方面受制于美、日两国。这一现象反映出
A.全球化背景下产需现过剩的局面
B.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经济的交流
C.国家核心科技自强自立的重要性
D.全球化趋势造成各方利益的失衡
2022-06-05更新 | 483次组卷 | 6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2022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7 . 广东三元里的乡民聚集在三元古庙,商议对策,决定全村除将老弱妇孺迁走外,16~60岁的男子一律留守,以刀、矛、棍、斧为武器,组织起来,以备英军来袭。他们得到了附近103乡民众的支援。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清政府勾结英军欺压民众B.鸦片战争激化民族矛盾
C.清政府利用民众抗击英军D.战败签约激起民众义愤
2022-03-23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38年5月,豫皖苏边广大地区沧陷。中国共产党驻武汉代表团负责人指示河南省委“应将领导重心移向豫东(敌后)”。毛泽东也致电;要“尽快组织部队,先行开展豫东敌后游击战争”。中共此举的背景是
A.敌后抗日力量的壮大B.人民抗战热情的高涨
C.正面战场形势的恶化D.敌我力量对比的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德国作家歌德的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描述了一名带有丰富感性和热烈情感的年轻作家的故事,它以浓郁的诗意和喷涌的激情叙写了维特的痛苦,憧憬和绝望,将他个人恋爱的不幸放置在广泛的社会背景中,热情地宣扬了个性解放和感情自由。此作品体现了
A.古典主义特征B.浪漫主义特征C.现实主义特征D.现代主义特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725年,孟德斯鸠指出,伟大民族和野蛮民族的区别就在于前者致力于科学和文艺,而后者则对此完全予以忽视。如果笛卡尔和柯尔特一百年前就到达墨西哥或秘鲁,教导当地人学习科学,那么他们将不会被征服。这表明孟德斯鸠(     
A.带有浓厚的西方优越论思想B.主张向拉美地区传播近代科学
C.否定人文学科所具备的价值D.科学解释了殖民地落后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