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8 道试题
1 .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1643~1715年在位)个头只有1.6米上下,而官方制造的国王形象与实际情况有差异。有学者指出:“国王的威严是由假发、高跟鞋和黄袍包装成的⋯⋯理发师与制鞋匠亦如此这般地造就了我们所顶礼膜拜的神灵。”上述状况产生的背景是(     
A.君主权力高度强化B.奢靡风尚开始兴起
C.宗教伦理束缚加强D.理性文化有所缺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梁启超在1902年统计,留日学生队伍成员极为庞杂,从十二三岁的少年到年逾花甲的宿儒,从青年学生到举人、进士,乃至有品第、有官阶的候补官员以及王公贵胄,几乎应有尽有。他们学习的科目非常广泛,包括理科、工科、外语、师范等,其中绝大部分学文科。对于上述统计结果的背景分析中明显有误的一项是(     
A.受到甲午战争失败的刺激B.因清廷废除科举制度所致
C.国人急寻救亡图存新路径D.得益于清末新政社会环境
2024-06-02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第八中学高三下学期强化考试(四)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在十七、十八世纪,西方先进的自然科学技术传入中国的同时,中国的物质文化,艺术文化和精神文化也传到了欧洲形成了另一东学西渐的潮流。它构成了中国之道影响法国启蒙运动,或法国启蒙运动接受中国思想的壮阔的历史背景。这主要是因为:(     
A.跨国文化交流奠定了理性主义思想基础B.人民主权学说与儒家民本思想趋于一致
C.启蒙思想家借助外来学说抨击宗教神学D.理学传入欧洲奠定了理性主义思想基础
2024-03-25更新 | 229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永川双石中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967年在美国安娜堡召开了第27届东方学术会议,美国官方和民间对于此次会议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美国的“区域研究”新范式逐渐占领主要学术场域,掌握东方研究话语权,更加关注目标区域的“当下”问题。这反映了当时(       
A.战后世界文化发展的多样化B.美苏两国的竞争领域不断拓展
C.美国重视东方地区文化研究D.冷战背景下美国争夺知识权力
2024-03-15更新 | 290次组卷 | 9卷引用:重庆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测试(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话剧《茶馆》中第一幕庞太监说道:“天下太平了,圣旨下来了,谭嗣同问斩!告诉您,谁敢改祖宗的章程,谁就掉脑袋!”此一幕发生的背景是(     
A.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清廷朝野震动B.甲午战争失败,签订《马关条约》
C.维新变法失败,“戊戌六君子”遇害D.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爆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37年12月,“满铁”调查部编印的《华北农业开发方案》预计,通过充实的灌溉设备,可使山东地区麦产增收30%;同年年底,日本内阁通过“华北经济开发方针”,提出要发展“农业的改善、治水及利水、造林、合作社等事业”。上述措施出台的历史背景是(     
A.日军“三个月亡华”企图被挫败B.全民族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C.八路军在华北开辟大量根据地D.汪精卫集团建立傀儡政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尚书·牧誓》载武王伐纣在牧野宣誓:王曰:“嗟!我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干夫长、百夫长,及庸、蜀、羌、聚、卢、彭、濮人。称尔戈、比而干、立而矛、予其誓。”材料体现了(     
A.分封制的背景B.官僚体系完善C.周部落实力强大D.商纣王统治残暴
2023-10-0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铜梁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2010年,美国联邦政府出台《联邦境内融入方案》,将移民教育的目标定位于“让所有具有移民背景的人平等地参与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生活”。据此可知,这一方案的出台(       
A.加剧了意识形态对立B.改变了全球移民的方向
C.解决了种族歧视问题D.有助于多元文化的融合
9 . 有学者指出,13世纪的世界已经通过大城市连结形成了一个体系,这个世界体系包括西欧、地中海、欧亚大草原、中东波斯湾、中国南洋等八个亚体系,他们相互交叠构成了一个整体。该学者意在(     
A.分析文艺复兴的背景B.揭示欧洲的霸主地位
C.构建友好的国际关系D.强调世界联系的加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毛泽东在某次大会上发表了《两个中国之命运》的开幕词:“在中国人民面前摆着两条路,光明的路和黑暗的路。……或者是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中国……或者是另一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分裂的、贫弱的中国。一个新中国还是一个老中国,两个前途,仍然存在于中国人民的面前,存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面前,存在于我们这次代表大会的面前。”毛泽东发表这篇开幕词的背景是(     
A.国共第一次合作形成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C.抗日战争胜利的前夜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