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8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有学者将近代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概括为三种类型,如下表所示。其中甲、乙、丙分别是指(     
地区类型该学者的主要判断理由
“起落型”“成果丰硕,但无力摆脱‘前门驱虎,后门入狼’的厄运,大起大落”
“徘徊型”“不能超越原有的社会形态而提出更高的政治要求,长期徘徊不前”
“螺旋形”“19世纪中叶、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初各有杰出‘代表作’,一浪高过一浪”
A.亚洲、拉美、非洲B.非洲、亚洲、拉美
C.拉美、非洲、亚洲D.拉美、亚洲、非洲
2 . 下图是先秦不同时期文献记载的大禹治水区域范围变化情况。据图可知,先秦时期(       

《诗经·大雅》(西周) 《墨子·兼爱》(战国初期) 《孟子·滕文公》(战国中期)
A.大禹治水的传说不断丰富B.华夏文明的影响不断扩大
C.国家统一的趋势已经出现D.儒墨两家的思想趋于融合
7日内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距今7000年—4000年前,主要文明古国相继由新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他们创造了自己的神话传说,古埃及的法老自称是“太阳神的儿子”,古巴比伦的统治者汉谟拉比自称“月神的后裔”,中国的君主自称“天子”。他们都创造了自己的历法,一年都分12个月。这反映了(     
A.自然环境相似造成文明的趋同B.世界文明的多元性和相似性
C.经济发展推动阶级社会的出现D.古代各个文明间的交流频繁
4 . 据统计,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中,哈格里夫斯是纺织工,怀特是木匠,克隆普敦是纺织工人,瓦特是修理工;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诺贝尔是化学家,西门子是物理学家,爱迪生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和化学奖的提名。这一变化说明(     
A.发明者的出身决定研究成果B.科技创新不再需要生产经验
C.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程度加深D.科学理论比生产经验更重要
2024-06-11更新 | 264次组卷 | 126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万源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18年4月,列宁指出,由于不具备必要的物质条件,“不能以继续向资本进攻这个简单的公式来规定当前的任务”,“为了今后进攻的胜利,目前应当‘暂停’进攻”。随后,列宁批评了左派共产主义者关于“向国家资本主义方向发展,就是罪恶”的观点。这反映出列宁(     
A.改变了社会主义革命目标B.认清了苏俄生产力发展水平
C.着眼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D.急于停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6—18世纪,欧洲出现中国热。1599年的《航海全书》全面阐述中国科举制度。1657年的《英雄的美德》介绍了孔子及其思想,宣传孔子哲人形象。到18世纪的《世界公民》称赞中国有完善的道德和法律制度。中国热的出现(     
A.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复兴B.适应了欧洲社会变革需要
C.推动了西学东渐的发展D.导致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学者说:“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认为,无产阶级革命不可能单独在一个国家内发生和取得胜利,至少在几个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十月革命表面上看是与‘同时胜利论’相违背的,但是列宁的伟大之处也正是在这里。”该学者意在强调(       
A.列宁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B.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创新典范
C.列宁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新途径D.十月革命源于俄国社会内部矛盾的不断激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在阿拉伯帝国伍麦叶王朝时期,统治者“一方面在各个领域紧紧地依靠阿拉伯人并表现出强烈的阿拉伯性,另一方面又背离了许多伊斯兰传统……伊斯兰反对的部落偏见被重新复活”,伍麦叶人主动适应并逐渐采取了西亚北非的阶级制度和超经济强制。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阿拉伯帝国(     
A.商业发展推动了社会变革B.统治政策兼顾宗教性与世俗性
C.政治和文化发展方向背离D.阶级剥削成为对外扩张的支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20世纪苏俄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如把各种工业托拉斯、商业辛迪加和国营商店改为经济核算制,在各地区成立交易所和定期市场,缩小“剪刀差”、加强国营商业公司与农村供销合作社的联系等。这些措施(     
A.为国家工业化打下坚实基础B.解决粮食问题保证了前线需求
C.实现了农业向集体化的转变D.恢复自由贸易缓解了社会矛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844年6月,德意志西里西亚的织工们唱着自编的《血腥屠杀》之歌,发动了起义,控诉资本家的剥削,明确反对私有制。马克思认为这场起义“在开始时就具有了法国和英国的工人起义在结束时才具有的东西”。可见,马克思(     
A.肯定了三国工人的联合斗争B.赞扬了工人已具备阶级意识
C.揭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意义D.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