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41 道试题
1 . “革故鼎新”一词出自《易经·杂卦》,意为“革除旧的,建立新的”。“开物成务”一词出自《易经·系辞上》,意为“通晓万物的道理并按此行事”。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这些思想被不同学派吸收借鉴。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依据是(     
A.荀子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墨子呼吁“得意贤士不可不举,不得意贤士不可不举”
C.商鞅宣扬“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D.庄子感叹“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2 . 北京大学考古学院教授赵化成说: “考古发现的确有很大的历史研究价值,尤其是简牍一类的东西,文字资料、失传的书,可以获得更大的信息量。从陵墓制度方面,也可以得到很多信息。但是历史研究,包括考古,是无止境的,问题是永远没有完的。不能因为有问题没有解决就发掘陵寝。”作者意在说明(     
A.考古有很大的历史研究价值B.考古可以获得学术研究的一手史料
C.考古发现永无止境非常艰难D.保护文化遗产比考古发现更为重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公园是近代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发展的产物。1879年,《申报》首次使用“公园”一词如图为1879—1910年《申报》中“公园”一词的使用频次情况。这反映了(     

A.西学东渐进入新的阶段B.城市建设的近代化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兴起D.洋务运动成果丰硕
4 . 下图所示残卷抄写于150年前后,据此可以说明(       

A.莎草纸是古代埃及最重要的出口物资B.莎草纸是传承古希腊文明的重要载体
C.希腊文化的中心已经东移至埃及一带D.促使新一代印刷书诞生的条件已成熟
2024-05-17更新 | 296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在中世纪时期,阿拉伯文化对人类进步的贡献巨大,它不仅在古希腊罗马文化与文艺复兴文化之间起传承之功,而且显现出人类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文化形态。据此推知,阿拉伯帝国(     
A.注重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B.奉行开放和开明的文化政策
C.积极吸收被征服地区的文化D.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埃及第四王朝时,王子作为“国王所有工程的监督者”,组建了庞大的官僚机构,为金字塔修建筹措资金,征集材料,招募工匠和其他工程建设人员,安排工程进度。这反映出,当时埃及(       
A.国家组织能力强大B.建筑技术水平较高
C.国家监察体系完善D.法老拥有无上权威
7 . 联合国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中国的粮食储备量已经达到了全球粮食储量的50%以上,对国际四大粮商集团的经营活动产生了较大影响。这表明(     
A.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提高B.国际垄断组织垄断粮食生产
C.国际粮食组织注重食品安全D.经济全球化影响到粮食贸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尚书·周书》载:“神农耕而作陶”,而《吕氏春秋》则称:“昆吾作陶”。这些记载表明,远古时代我国(     
A.原始人群的兴盛B.原始农业的产生C.社会分工的发展D.氏族公社的解体
9 . 从事外贸的拜占庭商人随身携带的物品主要是金币,另有玻璃、铜、锡、亚麻布和羊毛纸品等物,用于换取胡椒等香料以及经陆路运至印度诸港口的中国丝织品。黄河流域多地的隋唐墓地中,均有拜占庭金币出土。据此可知(     
A.丝绸之路密切了中欧联系B.金币是古代帝国通用货币
C.中国的丝织技术广泛传播D.拜占庭帝国垄断海上航线
10 . 美洲粮食作物对清朝人口增长的巨大意义已经成为一种常识,但有学者通过计量史学研究发现:至迟在19世纪中期,玉米、番薯提供人均粮食占有量43.83斤,供养2473万—2798万人,至少太平天国(人口峰值)之前的人口压力并非源自美洲作物。由此可知(     
A.美洲粮食作物的引进和推广引发清朝的人口压力
B.传统粮食作物在中国人口增长的问题上居功至伟
C.历史认识往往会随着历史研究的深入而发生变化
D.美洲粮食作物不是刺激清朝人口增长的根本因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