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48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李鸿章说:“自秦政变而败亡,后世人君遂以守法为心传。自商鞅、王安石变法而诛绝,后世人臣遂以守法取容悦。今各国一变再变而蒸蒸日上,独中土以守法为兢兢,即败亡灭绝而不悔。”这表明李鸿章主张(     
A.改变传统的守旧思想B.学习西方的变法图强
C.为人臣必须取悦龙颜D.坚持中国的守法传统
2024-04-09更新 | 61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0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魏晋至隋唐时期,修造了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和甘肃敦煌莫高窟等石窟。这反映了(     
A.儒学正统地位削弱B.道教文化的广泛传播
C.佛教影响日益扩大D.北方经济影响力上升
2024-04-08更新 | 94次组卷 | 64卷引用: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线上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高丽成宗时代(981—997年),大臣崔承老主张:华夏之制,不可不遵,然四方习俗,各随土性,似难尽变。其礼乐诗书之教、君臣父子之道,宜法中华,以革卑陋。其余车马、衣服、制度,可因土风,使奢俭得中,不必苟同。这反映了该官员(     
A.主张全盘吸收中国文化B.承认本国处于藩属地位
C.注意保持主体的选择性D.主张习俗遵循自身传统
2024-03-29更新 | 323次组卷 | 90卷引用:上海市松江区2015—2016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马桥文化遗址对了解距今4000年前后的古文化聚落形态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关于下图,说法正确的是(     
   
马桥文化石镰        马桥文化石犁        马桥文化耜     
A.牛耕技术也在此时相应出现
B.手工业是当时最重要的经济部门
C.江南社会发展水平高于中原地区
D.生产工具完备农业形成江南特色
2024-03-28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0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下列最能反映我国原始社会最终被奴隶制的国家所取代的史料是(     
A.《国语》中记载的“防风后至,禹杀而谬之”
B.《越绝书》中记载的“禹穴之时,以铜为兵”
C.《左传》中记载的“茫茫禹迹,划为九州”
D.《礼记》中记载的“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
2024-03-27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0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某人针对当时社会现象,提出“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思想,这人应该是(     
A.孟子B.韩非子C.庄子D.墨子
2024-03-27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0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也被称为“清教徒革命”的主要原因是(     
A.清教徒反映资产阶级意识,起着动员人民群众的作用
B.清教徒要求清除英国国教中的天主教残余
C.清教徒提倡清静节俭,反对奢侈
D.清教徒的教义成为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
2024-03-2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0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马丁·路德提出“信仰耶稣即可得救”的原则,其意义在于(     
A.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B.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
C.打击了天主教会的势力D.维护了德意志各阶层的利益
2024-03-27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0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周易·革》中说“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后人常用“汤武革命”来形容改朝换代,夏商两朝的覆亡给后世君主的警示是(     
A.加强国防,充实军备B.任用贤臣,勤政爱民
C.发展经济,增强国力D.加强集权,完善制度
2024-03-27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0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启蒙思想家普遍认为,用道德治理国家是中国的一大特征。道德与宗教、法律、礼仪、风俗融为一体,成为上至皇帝,下至小民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国家因而长治久安。启蒙思想家赞赏中国的根本目的是(     
A.提倡以德治国B.主张传播儒家思想
C.主张实行君主专制D.主张实行开明君主制
2024-03-27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0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