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印刷术之起源,曾有两种尖锐对立的意见。在19世纪和20世纪开头二十年的资产阶级的历史资料中占有支配地位的观点,认为印刷技术完全是欧洲人独立的发明。相反观点的代表者则说:印刷术之发明并不在欧洲,而是在东方,远在传入欧洲以前中国已有印刷术了。伏尔泰也说:“他们(中国)发明了印刷术。在中国,在木板上刻方块字的工艺更为完善。”随着时代的进步,更有学者认为可为中国是印刷术祖国的完全无可争议之证据的,就是第10世纪到第12世纪所出版的中国的古版书之存在。许多东方历史专家,特别是中国学学者,一致断然主张,印刷术在中国盛行,远较欧洲为早。

——摘编自于翠玲《民国时期中国印刷术研究的视野与思路》


就材料中关于印刷术起源的不同观点,进行合理的历史解释。(要求:表述成文、主旨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 . “希腊化时代”
(1)含义:从亚历山大远征到罗马最终征服托勒密埃及之间大约300年。
(2)特点
①希腊人和马其顿人逐渐融合,成为希腊化各国的统治阶级。
②西亚、北非的文化仍在希腊化世界保持长期影响。
(3)影响
①希腊文化的中心逐渐东移,亚历山大城,_____和帕加马等成为新的希腊文化中心。
②托勒密埃及鼓励文化发展,城内的____收藏了大量文化典籍,吸引学者前往研究。
③被征服地区的本土文化与希腊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促进了文学,科学等许多领域的发展。
(4)综合认识

材料 从亚历山大东征到公元前30年罗马最终征服托勒密埃及,被西方学者称为“希腊化时代”。在这段时间里,希腊文化随着希腊人的足迹扩散开来,同时与东方诸文明进行了深刻的融合,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这种新文化也就是“希腊化文化”。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思考: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对“希腊化文化”进行合理解读。
2022-09-25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47战争与文化交锋-选必3-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公元前1世纪建立,到公元4世纪末分裂,____①。____⑤。什么是罗马民族呢,那就是罗马人和意大利人,他们在语言、经济和文化上关系密切,也是共同打下帝国天下的核心力量。据一种比较适中的估计,整个帝国人口约5400万,意大利约有人口600万。____②。____④,____

——摘编自刘家和、王敦书《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____①,____②。通过察举制度的实施,____②。汉朝盛时“编户齐民”有5900多万人,____④。汉朝境内的百姓,不复以“燕人”“齐人”“秦人”相区别,而是“某郡某县”人,____③。经历两汉四个多世纪的统治,____   ④,在先秦以来华夏融合的基础上,____

——据《汉书》《后汉书》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帝国与汉朝在国家治理上的异同。
2022-09-2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17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纲要下-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4 . 商和西周
(1)商朝
①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建立,最终定都于殷。
②历史遗存:殷墟遗址出土甲骨文和许多青铜器。
③政治:商王是最高统治者,下设尹及各类事务官;在地方实行____
④疆域:东到大海,西及陇山,南跨江汉,北至燕山。
(2)西周
①西周的建立:公元前 1046年建立,定都镐京。
②政治制度:实行____,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
③分封制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西周王朝建立后,历经周公、成王、康王三世的经略,国体一改商王朝时异姓国林立而臣服于商的运作模式,逐渐建立起一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华夏国家……是中国古代国家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主要是在上层统治者的宏观政治决策下,分封同姓、异姓诸侯来巩固国土,建立起一个大小相系、上下藩屏的全国统治网络,进而演变成一种……带有“华夏”性质的地域性社会政治实体。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思考: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分封制有什么影响。
a.从积极作用看:____
b.从消极作用看:诸侯国有一定的独立性,随着血缘关系的疏远,西周后期出现诸侯割据局面。
c.西周的灭亡: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为政暴虐,引发“国人暴动”;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3)商和西周的经济
总体特点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
表现农业①地位:主要生产部门
②生产工具:主要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工具
____是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
手工业____是主要部门,青铜器种类繁多,劳动人民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

2022-09-2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1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到春秋时期的社会转型-纲要上-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5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背景:16-17世纪,英国____和新贵族在经济上日益强大,他们以议会为基地,向专制王权发起挑战。
(1)经过
①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经过两次内战,议会获胜,处死国王
②经历共和国、军事独裁和王朝复辟时期的反复斗争
③1688年,发生“____”,革命成果获得巩固
(2)成果
时间法案内容
1689年____扩大议会权力,限制王权
1701年《王位继承法》规定此后国王不得为天主教徒,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

(3)意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有历史学家说:这场革命是“幸福和光荣的革命,这是英国人的好运,从专制过渡到宪政是通过没有流血的方式进行的”。

——摘编自赵立行《世界文明史讲稿》


思考: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这场“幸福和光荣的革命”的历史作用。
①“光荣革命”结束了复辟王朝的统治   ②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步形成
2022-09-21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22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纲要下-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6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表现:新兴民族国家形成了当地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新文化。
(1)印度:现代文化呈现 。统治精英接受来自西方的 思想中的一些基本价值取向;同时注重发展传统文化。
(2)新加坡、韩国:既发扬 的精华,又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创造出一种现代的东方文化。
(3)埃及:进一步消除殖民主义的影响,复兴民族文化;具有非洲特点的阿拉伯文化,并带有 等地的文化元素。
(4)综合认识

材料 新加坡开始自治时,英国殖民者留下了初步具备一定制度文化水平的政治遗产,如林德宪法、议会民主制度、精英政治、法治等。由于文化和制度的惯性,这些具有现代性和民主性的因素被新加坡政府保留在自治后的政治体制内,并在实用理性主义的主导下与东亚儒家文化进行了有机融合。新加坡有复杂的种族关系,有众多的宗教门派,有多种文化传统,有多种语言和教育,在这种错综复杂的社会体系中,要进行有效的社会整合和社会管理,一个超越国内任何一个阶级、种族和文化的“强政府”成为必然要求。

——摘编自孙建红《新加坡软权威主义政府的“善政”之道》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新加坡政府“善政”之道形成的主要原因。
2022-09-25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47战争与文化交锋-选必3-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7 . 秦朝的政治制度(     
(1)背景:秦的统一结束了长期战争的混乱局面。
(2)内容: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____:是秦朝政治制度的核心,其特点是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
____
名称职能
三公丞相百官之长,秉承____旨意,统领众官
太尉最高武官,掌____
御史大夫副丞相,协理国政,掌管图籍、文书,又是____
九卿分掌国家各种政务和皇室事务

③郡县制
A.郡: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置郡守、郡丞和郡尉,另设____掌监察
B.县或道:置县令(长)、丞、尉
C.官吏任命:郡县主要官吏都由____直接任命。
④文书行政: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行政,建立以____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以保障政令的传送。
⑤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周秦之际的变化(阅读材料)

材料华夏国家是依靠封建制而形成的国家形态……但是,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必须再一次重新寻找制度建构的道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这就是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的嬗变。

——摘编自刘建军《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


思考: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秦所创制度的显著差异。这反映了怎样的政治发展趋势?
A.差异:____B.趋势:____
2022-09-2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31政治制度-选必1-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8 . 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
(1)陆路交通
①产生:人类转向定居生活以后,以_____为中心的交通进一步发展,但运输物品依赖的仍是天然的道路与河流。生产的发展推动了人工道路的铺设。
②古代的陆路交通
国别陆路交通
罗马帝国把罗马和各_____连接起来,形成“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盛况



秦朝修筑的_____、直道和五尺道等,构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
汉朝_____贯通后,成为连接亚、欧、北非的大通道
唐代驿道以长安为中心向各方辐射
元朝扩展了汉唐的交通网,在全国遍设驿站,构成了以_____为中心通向全国乃至境外的驿路交通网

(2)水路交通
①中国古代的运河
春秋时期已有运河
秦朝秦始皇开凿连接湘水和离水的_____,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隋朝大运河以_____为中心,沟通了中国南方和北方
元朝京杭大运河,全长近1 800千米,为世界之最

②法国:17世纪开通的_____运河开辟了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新通道,目前仍在通航。
③荷兰:17世纪_____建立的运河系统,是荷兰经济和文化繁荣的重要体现。
(3)综合认识:

材料 陆上丝绸之路沿途气候异常干燥,地形复杂, 加之骆驼、马匹运载能力有限,更为严峻的是唐与吐蕃及西亚阿拉伯国家的冲突剧增。安史之乱后,“国家用度尽仰江淮。宋朝与辽、西夏、金等政权长期对峙, 政府转而在广州、泉州等12处设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并利用先进技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海上,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16世纪初,葡萄牙人开辟了从大西洋越过非洲自西而东进入亚洲的新航线,海上丝绸之路愈加发达,最终绿洲古路遭到遗弃,失去了传统价值。

——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国古代史》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丝绸之路时空大挪移的主要因素。
_____;②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阿拉伯国家长期对峙;③经济重心南移;④技术的进步(造船和指南针);⑤统治者的对外开放政策;⑥新航路开辟(或地理大发现)的影响。
2022-09-2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41交通与社会变迁-选必2-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9 . 多元文明的概况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①自然地理环境:两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但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②苏美尔时代:公元前3500年左右,产生了最初的文明。约公元前2900年,两河下游的苏美尔地区出现一系列城市国家
③古巴比伦王国时期
A.统一:约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____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
B.政治制度:建立____。颁布《汉谟拉比法典》,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C.综合认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统一前的两河流域,只有各城邦的成文法和习惯法,没有统一的法律。汉谟拉比继承和发展了苏美尔和阿卡德时代一些城市的成文法或习惯法,以《乌尔纳姆法典》为范例,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统一了两河流域的法令。法典的基本思想,是以新兴奴隶主阶级之法治理古巴比伦国家。奴隶不受法律保护,却严格保护奴隶占有制和私有制,保护租佃和高利贷者的利益。是“为使强不凌弱,为使孤寡各得其所……为使国中法庭便于审讯,为使国中审判便于决定,为使受害之人得伸正义”,用法律维护和加强中央集权君主专制。这对各地豪强和氏族贵族的传统保守势力,随意解释法律和滥用司法大权,是一种约束、限制,也是下层人民保护自身有限利益的一种武器。

——摘编自史若冰《汉谟拉比的历史功绩》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汉谟拉比法典》的历史地位与意义。
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意义:法典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的情况,是研究古代两河流域历史的重要资料。
④文化:____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最早的史诗《____》;洪水和方舟传说;发明60进制。
(2)古代埃及文明
①地理环境:尼罗河定期泛滥;还提供了连通上下埃及的交通条件
②政治: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官僚系统;法老权威至上
③文化:象形文字;世界上第一部____;金字塔;莎草纸
(3)古代印度文明
①地理环境: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雨水丰沛
②政治:公元前6世纪,恒河流域形成一系列国家;推行种姓制度:____四个等级
③文化:婆罗门教;公元前6世纪,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主张众生平等,抨击种姓制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提出了按位计值的方法
(4)古代希腊文明
①中心区域: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中的部分岛屿。   
②城邦制度
A.时间:公元前8—前6世纪   
B.特征:____,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C.代表:斯巴达和雅典。
③政体形成
A.斯巴达是少数人掌握政权的____的代表
B.雅典是多数公民掌权的____的典型。
④文化成就
A.古希腊的神话、悲剧和喜剧等,是世界文学的瑰宝
B.希罗多德首创“历史”一词,被认为是“____
C.____成为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
D.____、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
2022-09-22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17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纲要下-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10 . 唐朝的民族关系
(1)概况
方位概况
西北
(突厥)
①东突厥
贞观初年,唐军击败并俘获东突厥可汗,东突厥汗国灭亡
②唐高宗联合回纥灭西突厥
唐朝中央政权加强对西域的管理,先后设置____,统辖天山南北
北方
(回纥/鹘)
①归附:东突厥灭亡后,回纥南移,归附唐朝
②册封:唐玄宗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后来,回纥改名为回鹘
③瓦解:9世纪回鹘政权瓦解
西南
(吐蕃)
①和亲:7世纪前期,____入藏,唐蕃和亲
②会盟:9世纪中期,唐蕃会盟
东北
(靺鞨)
册封:唐玄宗册封靺鞨族粟末部首领大祚荣为____

(2)特点与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唐朝在总结秦汉边地设置郡县得失的基础上,首创羁縻府州制度。唐太宗平定突厥后,在其原地设置羁縻府州,任命其首领为都督或刺史,让其继续统辖,但必须由中央任命。羁縻府州赋税不上交中央财政,户口一般也不上报户部。该制度在突厥实施成功后,又推广到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唐政府在上述羁縻府州基础上设立都护府,代表中央行使管理权,如安西、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各羁縻府州。都护由汉人担任,中央任命,不能世袭。

——摘编自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对边疆民族地区管理的特点及影响。
①特点:a.____;b.先试点后推广;
c.少数民族地区享有较大自主权;d.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②影响:a.促进了民族交融;b.推动了边疆开发;c.巩固了国家统一;d.____
2022-09-21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4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及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纲要上-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