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理论与实践

材料:《共产党宣言》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产,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一书中指出:一国之内,在四围白色政权的包围中间,产生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红色政权区域,在世界上只有中国有这种事。边界的红旗子,业已打了一年,虽然一方面引起了湘鄂赣三省乃至全国豪绅阶级的痛恨,另一方面却渐渐引起了附近省份工农士兵群众的希望。……并且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

邓小平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崭新命题。他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角度,解读以上材料。(要求:提取信息准确,解释分析清晰,归纳总结完整)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华文化作为世界主要文化之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过数千年的连续发展,中华文化不仅在过去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为当今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着自己的贡献。

结合史实,分析中华文化对世界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2023-01-29更新 | 55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主观题
3 . 中国政府和人民要在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果把19世纪中叶以来二百年历史联系起来,我们清楚地看到,对现代化的执著追求是贯穿这一历史阶段的一条基本线索,是先进的中国人锲而不舍的目标。
(1)结合史实说明,19世纪最后20年,中国在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救民道路上有何变化?
(2)20世纪最初20年,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哪些进步趋势?
(3)20世纪最后20年,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领域出现了哪些新变化?
4 . 从17世纪开始,历史的发展进入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据此回答:
(1)简要分析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基本原因。
(2)归纳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
(3)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2020-09-17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普通中学2016届高三1月综合检验历史试题
5 . 近代以来,面对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国人在学习西方的同时,也结合中国的实际,通过改良加速社会发展。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清末新政是中国近代史上三次重要改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三次改革是怎样推动社会进步的?又是怎样结合中国实际学习西方的?
2020-07-2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示范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作出了三次工作重心转移的决定。


(1)中国共产党实行了哪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2)依据所学知识,说明不同时期实行工作重心转移的原因。
2020-02-13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0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练习历史试题
7 .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所有奋斗实践的根本动力,也是中华民族过去和今后相当长历史时期内,始终如一的奋斗目标。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古代曾经领世界风骚数千年之久。


(1)正当西欧处于中世纪国家分裂、政局混乱、工商业衰退、文化低潮的黑暗时期,中国进入了繁荣的隋唐时期。隋唐制度革新方面的建树,对于保证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举出一例这一时期革新政治制度的举措,并阐述其影响。
(2)宋代是我国古代继隋唐之后又一个文化高峰。列举在宋代有划时代发展的对世界文明起重要作用的科技成就。

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由沉沦到崛起的艰难历程。


(3)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意识得到升华,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抗日战争胜利对中华民族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国家的统一,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基础。


(4)香港回归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运用所学知识,阐述香港回归的条件及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1997年7月1日在香港回归政权交接仪式现场
2020-02-09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崇文区200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统一练习历史试题
8 . 规范应用史学方法,是历史学科的特性决定的,也是防止历史学习和研究中出现武断、附会和诈伪的有效武器。

方法四:比较和分析


结合所学知识,对比苏联的“斯大林模式”和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经济体制,完成以下表格。并简述你对于这一比较的认识。

项目苏联“斯大林模式”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经济
经济体制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和排斥市场调节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所有制
结构
单一公有制,完全消灭私人经济成分,对个体经济加以限制和排斥。
发展战略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本方针,大力发展机器制造业和钢铁工业。

2019-09-28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北京市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以中国与西欧为例,说明近代历史上世界各地区文明的相互影响和促进。

2019-06-09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北京市海淀区2019届高三高考5月份查漏补缺历史试卷
10 . 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纪念日,举国上下都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
简述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2019-06-09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北京市海淀区2019届高三高考5月份查漏补缺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