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分析铁路建设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024-02-29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国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古代村落的选址特点。
2024-02-29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国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简述欧盟成立的过程及其意义。
2020-10-27更新 | 28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阚疃金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战略性决策,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构想,更是中国梦与世界梦的有机结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汉代的丝织品,曾通过陆上“丝绸之路”远销到古罗马。罗马帝国的哪一法律体系也涉及规范和调整贸易?
(2)明朝末年,西班牙占据菲律宾后,马尼拉(属菲律宾)一度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中转站,中国的丝织品、瓷器等商品经此中转后远销世界。概括形成这种贸易格局的世界历史背景。
(3)近代英国曾掌握海上霸权。19世纪中期,英国商品贸易遍及全球的根源是什么?为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二战后初期,哪一国际贸易组织因时而生?该组织呈现出哪些特征?
(4)“一带一路”建设致力于和周边国家共创机遇、共同合作、共享成果,实现互利共赢。概括“一带一路”构想与近代西方国家的全球贸易在战略目的上的不同。
6 .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战略性决策,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构想,更是中国梦与世界梦的有机结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汉代的丝织品,曾通过陆上“丝绸之路”远销到古罗马。罗马帝国时期,主要通过什么手段规范和调整贸易?其核心原则是什么?
(2)明朝末年,西班牙占领菲律宾后,马尼拉(属菲律宾)一度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中转站,中国的丝织品、瓷器等商品经此中转后远销世界。概括形成这种贸易格局的世界历史背景。
(3)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基本形成,主要受哪一历史事件的推动?
(4)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20世纪末,哪一国际经济组织正式运行?该组织的主要宗旨?其成立有何意义
2019-06-03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十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情境

材料   


(1)图左中的磨刀者是谁?该图片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
(2)图左反映了抗战胜利后怎样的政治形势?
(3)图右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其结果如何?
2019-03-29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九中2018-2019学年高二(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8 . 材料一 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唯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美]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正像卢梭说的,他是“凭假设和条件的推理”来构成他的学说的。其实,所有启蒙思想家无不如此。但在争取人的权利和尊严的问题上,对广大人民来说,首先是在争取生存的问题上,这种学说和原则却具有一种完全新颖的、扣人心弦的含义,起到了使人们为之奋斗的作用。18世纪还不可能出现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动态的观点。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思考,还只能停留在社会关系的静态的幻象上面。
——王养冲《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的起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理性”思想的变化。
(2)据材料二,指出“静态的幻象”的启蒙学说有哪些局限性?说明19世纪初西方文学对启蒙思想家“理性王国”的反应。
(3)指出材料二关于启蒙运动作用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思想两方面加以说明。从研究性学习中史料与结论的关系看,研究历史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

9 . 在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儒家学说几经变迁,试简要概述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的演变过程。

2018-10-30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凯悦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10 .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宝贵经验之一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实际相结合创立的三大理论是什么?

(2)概况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

2018-05-07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安徽省屯溪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