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1 .
时期赋税、徭役种类赋役名称收税时间收税形式
租(天赋、田租)人头税(丁税)财产税(户税)徭役及杂税
秦汉
唐前期
唐后期地税户税
宋代地税户税附加税(科差)
明代按地按丁
清代按地
赋税演变趋势税种由繁到简;(从多轨、双轨、到单轨)
人身依附由紧到松;
地税最为稳定;
变化的原因实质
关税
个税

2022-08-2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选必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2 . 革命与政治民主化
近代历史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逐渐由封建专制向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过渡。请以17-18世纪欧美主要国家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阐明这一趋势。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复辟时期,当时针对王位继承问题在议会内部产生了激烈的争论,形成了传统的两派,这就是后来的辉格党和托利党。此时的两大党“没有政党的组织和纲领,其内部也极不统一,只不过在某些方面达成一定共识”。光荣革命之后,议会的地位逐渐上升,两大党已露出现代政党的许多特征。在1832年议会改革中,两党为扩大在选民中的影响,最终突破了议会内部这个狭小的领域,成为深入社会的政治组织。两党为了拉拢选民实行更加贴近选民意愿的主张,两党阶级基础发生变化,成为现代政党。
______摘编自张赫《代议制的英国模式论析》
材料二:美国自南北战争结束至1932年,共和党占据绝对优势,成为“老大党”。从1932年到1968年,多为民主党执政。70年代以后,两大政党势均力敌,执政时间相差不大。美国历史 上也出现过不少的第三党,他们多次向两党制发起挑战均未成功。美国政党在组织形态上无“形”可塑。但“实际上,政党在美国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它们不仅操纵着选举,从中挑选自己的政治代言人,而且通过两大政党之间相互制衡维护着政治稳定”。当外患大于内忧之时,两党在国内外政策中基本保持一致与合作。
______摘编自禄德安《试析美国政党政治的特点及其对美国外交的作用与影响》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政党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政党政治的特征。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资本主义国家政党政治对政治生活的影响。
2017-02-17更新 | 23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单元专项检测(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4 . “中体西用”思想是近代以来,中国学习和借鉴西方文明的一种政治文化理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欲强中国,存中学,则不得不讲西学。然不先以中学固其根柢,端其识趣,则强者为乱首,弱者为人奴,其祸更烈于不通西学者矣……今之学者,必先通经以明我中国先圣先师立教之旨,考史以识我中国历代之治乱、九州之风土,涉猎子、集以通我中国之学术文章,然后择西学之可以补吾阙者用之。”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 ——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二   ……在梁启超看来,“中体西用”论者所要学习的西方技艺,都是不值一提的末枝小节;相反,被他们视为“本”或“体”而不愿加以改变的……才是应该先变、大变的。——吴一泉《“中体西用”说及其历史作用》
材料三   “中体西用”没有引导中华文化成功地进行转型,一方面是“中体西用”模式下的“中体”已不具有先进的凝聚核心作用,在现实中成为阻碍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障碍。……另一方面,“中体”在吸收代表资本主义文化的“西用”之后,并没有实现“中体”本身的更新和发展,使中国封建文化形成一个新质的文化肌体。相反,中国文化在封建主义的故道上苟延残喘。
——王艳华《从“多元一体”文化发展模式角度评析“中体西用”》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张之洞提出“中体西用”思想的直接目的。
(2)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文化两方面理解材料一中的“中学为内学”的主张。
(3)概括说明材料二、三分别从什么角度去否定“中体西用”思想的?
(4)面对当今全球化的趋势,你能从“中体西用”思想的借鉴中得到哪些有益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5 . 20世纪30年代与20年代相比,国际政治局势的最大变化是什么?结合具体史实分析这种变化的社会根源及对国际形势的影响。
2019-09-11更新 | 63次组卷 | 2卷引用:人教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测试题
6 . 世界经济贸易。阅读下列示意图,回答问题

——据《白银资本》等整理


(1)13到18世纪,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居优势地位的应该是哪个地区?请以其中一个国家为例,说明其对外贸易的途径和主要商品。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处境开始改善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与18世纪相比,19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政治、经济原因。
简答题 | 适中(0.65) |

7 . 有人说康乾盛世是中华帝国最后一抹落日余晖。康乾盛世的繁荣是建立在什么经济基础之上的?18世纪中后期西方国家的经济发生了怎样变化?结果如何?

2018-02-20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四第一单元古代中国 的政治家单元测试卷
2013·北京·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8 . 东汉后期和唐朝前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县城数量表(单位:座)

时间
区域
东汉后期唐朝前期
黄河流域765669
长江流域342611

概述上表反映的县城数量及分布的变化,阐释导致变化的历史原因。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首《春天的故事》曾传唱大江南北:“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
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曲勾起人们对这位“老人”的深切怀念。
材料三

材料四 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中共十七大报告


请回答:                       
(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重要的历史转折,“转折”的基本含义指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老人”所画的“圈”指的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世纪之交我国的改革开放出现了哪些新的变化?试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