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1 . “她”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发明的女性新代词,中国首份妇女画报《解放画报》于1921年7月第13期以后,启用“她”字指代女性和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1《解放画报》第12期(1921年),描绘了一女子被大秤碇压住,动弹不得,秤砣上写着四个字“男统主义”。

图2《解放画报》第15期(1921年),描绘了一女子被锁链捆绑在刻有“经济”二字的石柱上,她一旁放置了写有"实学”和“职业"的斧头。其题词为:“打器在她旁边,一味的不用,难道不要解脱这束缚么?”

图3《解放画报》第17期(1921年),其题词为:“她受过四千多年束缚,已经半身麻木。现在有人扶着她走,总该起来活动了。”不仅以女性指代祖国,且以女性来搀扶她醒来活动。

——摘编自黄兴涛《“她”字的文化史》


结合时代背景,对三幅漫画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加以解读。
2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注释:1970年时任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向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碑下跪。
(1)根据图1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勃兰特之跪”发生的背景。
(2)图2漫画反映了哪些信息?和图1相比,给你什么启示?
2016-12-12更新 | 6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山西太原市高三模拟02文综历史试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战中,英国政府成立了战争宣传局等专门机构,利用报刊、传单、漫画、书籍等形式展开有战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宣传战。报刊、书籍、漫画主要供国人阅读,官方出版物旨在影响中立国政府和民众,传单则用飞机撒向敌战区的平民和德军。英国的宣传家们相信,在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像是事实的谎言,有时会收到奇效。如1915年英国就把德军一次割下数百名比利时少女耳朵的传闻当成事实煞有介事地广为宣传。为确保英国的正义形象,英国官方还对宣传内容实行严格的检查制度,以封杀不同声音,确保舆论一致。同时,协约国定期在伦敦举行宣传工作联席会议,并设立了专门的协调宣传机构。在英国舆论的凌厉攻势面前,德国的抗辩一开始就十分被动,如德国总理关于国际公约只是“一张废纸”的不加掩饰的坦率令全世界为之震惊。因此,西方学者普遍承认英国一战时的宣传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摘编自吴文武《国际法、女权保护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英德宣传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中英国宣传战取得成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战中英国宣传战的历史作用。
2023-10-11更新 | 90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2023届高三4月模拟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战期间,英德作为主要参战国,除军事、经济斗争之外,还进行舆论对抗。英国政府组织报人、学者、政界等众多人员,通过发表文章、制作漫画和发表演讲等手段开展宣传,运用大量证人证言刻画德军的残暴。英国还强调德皇专制,把英德战争描绘成“自由与专制”之战。英国无视事实,宣称国际科学诸领域“没有一个顶尖人物是德国人”,并指责德国知识分子都依附于军国主义势力。这些消息在英、美及其盟国、殖民地等地广泛传播,形成了亲英反德的舆论氛围。但是很多断章取义、捏造证据等情况也被揭露出来,使英国及其主导的凡尔赛体系都受到了质疑。

——摘编自刘英奇《一战期间英国反德宣传策略分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战期间英国反德宣传工作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战期间英国反德宣传工作的影响。
2022-03-23更新 | 130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校2022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秦之所灭都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史》

材料二   那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出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

——顾炎武《郡县论》

材料三   下图分别在1858年4月、1860年12月、1900年7月登载于英国著名漫画杂志Punch.



“没有开化的中国佬”“我们应该在中国做什么”“中国就要崩溃了”

材料四   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而至……

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民国亦承认赔还之责,不变更其条件……

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

——孙中山《对外宣言书》

材料五   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先后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三条方针。这是个根据中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已经当时的国家环境作山的的重人决策。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王夫之、顾炎武对郡县制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郡县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时期英国媒体对中国的看法及其成因,并指出爆发辛亥革命的外部原因。
(3)指出材料五”一边倒”方针的具体体现和中国共产党作出这一次策的国内外环境。结合所学知识,论述毛泽东提出三条外交方针的重大意义。
2021-10-03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决定社会走向,影响发展进程的,是历史的合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的中国,几乎每年都有重大事情发生。学者金冲及独具慧眼从1947年入手,写成《转折年代》。该著作以近乎白描的手法再现了1947年的中国社会面貌:有一份杂志刊载了一幅中美贸易的漫画,画的是长嘴鹳在一只长颈瓶里喝水,对蹲在旁边的猫说:我们是平等的,都可以自由地在这瓶里喝水;1月至8月,天津歇业工厂竟达132家,尚未宣告歇业的厂家,也多坐待油尽灯干。上海最大的纺织厂申新各厂开工纱机,尚不足抗战前1936年57万锭之数;晋西北山地农民许多穷困及破产,虽然有些地方农民已分得若干山地,但非常零碎,没有系统、普遍和彻底。目前的任务就是要有计划的去组织这样一个群众运动,并正确地把这个运动领导到底。

                                             ——摘编自《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


材料二       1947年12月,毛泽东饱含激情地说:“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已经打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去了。……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学者陈旭麓认为,毛泽东的话“富有历史感地把新民主主义的胜利,看成整个民主革命的胜利。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但它的事业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

     ——摘自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国民党统治后期国统区经济在“内”、“外”两个层面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二,列举并说明1947年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军事上所采取的重要举措及其意义。
(3)材料二所说的“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的“辛亥革命事业”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说明中国共产党人是以何种方式实现了新旧民主革命的转变,并取得了“新民主主义的胜利”。
7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日世界已面临严重局势……几乎所有国家必在两种生活方式中选一种……集权政治之种子……在贫穷与争斗之劣土中蔓延及生长。重大责任及任务落到我们头上。

——杜鲁门1947年在美国国会发表的演说

材料二   下面的漫画(画中的Iraq指伊拉克、Afghanistan指阿富汗、Balkan指巴尔干)反映了冷战结束后人们发出的感慨。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两种生活方式”指的是什么?杜鲁门的演说对国际关系有何影响?
(2)材料二中漫画反映了冷战结束后的什么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二中的感慨反映了人们对冷战哪一方面的评价?
8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漫画可以形象地再现历史。观察关于二战的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时期英国的一幅漫画:《三头怪兽》

(1)漫画体现了哪一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 漫画上有两个人物:希特勒和斯大林。斯大林对希特勒扑面而来的拥抱欣然接受,但希特勒在拥抱的同时却是笑里藏刀,他在斯大林的背上狠狠的插上了一刀!图中的文字是:“原谅我,同志,但这机会实在太诱人了。”

(2)结合漫画和所学知识评价《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材料三 漫画为自由女神将象征着世界自由的火炬传递给罗斯福和丘吉尔,寓意由美.英两国共同去传承和维护世界的自由。

(3)试述这一现象的影响。
2016-12-07更新 | 8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山西省忻州市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卷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列宁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提出:“在一些大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还没有到来以前,经济关系或经济体制类型即为上面实行集中,下面实行农民的自由贸易。”在1922年他还指出:“每当我写道新经济政策问题时,我总要引我1918年那篇论国家资本主义的文章。这曾不止一次地引起某些青年同志的怀疑。但他们的怀疑主要是在抽象的政治方面。他们觉得,生产资料属于工人阶级,国家政权也属于这工人阶级,这样的制度就不能叫做国家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不可能高于我国当前的经济制度。”
材料二 关于斯大林经济模式的两幅漫画

图一 图二
材料三 北大俄罗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黄宗良说:“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共产党一步步克服了苏联模式的弊端,形成了我们自己的东西,现在也可以说形成了跟苏联模式不同的另一种社会主义模式,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请回答: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苏俄制定新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和直接原因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最大区别。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斯大林经济模式的突出特点及其局限性。
(3)材料三中,中国“跟苏联模式不同的另一种社会主义模式”体现出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在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改革开放面临新考验的关键时刻,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特色”有何突出体现?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09年,大型史料丛书《民国史料丛刊》在克服重重困难后正式出版发行。下表内容是《民国史料丛刊》中收编的部分史料及学者对其价值的推断。

史料内容史料价值
(1)《内政调查统计表》虽然收录得并不完全,但依然有一定的系统性。其中包括1932—1935 年全国以及各省医疗卫生机构、水利行政机关、农村经济的概况和灾害统计、土地变动、各省县管辖面积等数据从某一领域展现了社会发展面貌,对于理解某一领域历史发展的实际状况有直接的帮助
(2)《地方参政制度》讨论了当时中国的民主政治、地方政府之民主问题、战时地方民意机关应如何设立、地方民意机关问题评议、地方行政与地方参政、地方民意机关的建立、省县参议会的工作等问题
(3)民国知识分子们的热议话题之一——《缩小省区草案》讨论怎样将当时的大省分割成数小省,以缩小行政区划,并确定缩小省区的原则、草案,附有“内地十八省统计简表”“边地十省统计简表”“缩小省区统计简表”“缩小省区属县详表”“缩小省区图”等体现了当时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可作为当时知识分子思维活动非常活跃的证据

——摘编自孙燕京《史料与史学研究——〈民国史料丛刊〉的价值及其应用》

请仿照事例(1)(3),撰写(2)的史料价值,并据以上三则事例及所学知识,指出丛书《民国史料丛刊》在史料收编上存在的困难。
2024-05-02更新 | 78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永和县第一高级中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