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75 道试题
1 . 国家政策是古代中国经济运行的重要影响因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景时期最大的货币供应商是东部的吴王刘濞和西部的邓通。汉武帝宣布凡是私自盗铸金钱者,一律死罪。前118年,由中央政府统一发行“五铢钱”。汉朝的币制自此稳定,五铢钱成为质量稳定的钱币,一直流通七百余年。前98年,官府开始向私营酒坊提供酿酒用粮食、酒曲等原料,规定酿造酒类的品种和标准;官府向酒坊支付加工费用后直接掌控,统一销售。自此,民间不得私自酿造酒。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和炼钢技术,在官营冶铁后却得到了迅速推广,工艺也更为成熟。《汉书》记载,匈奴与汉军作战,需要用五个人才能抵挡一名汉军士兵,主要的原因正是匈奴在铁制兵器.上的技术落后。汉武帝时期开疆拓土,无往不利,这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摘编自魏艾 《国有专营制度:汉武帝文治武功的经济保障》

材料二   唐初租庸 调制在北魏均田令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优点在于,将财政征收落实在有承担能力的“丁”基础上,但缺点在于“丁”承担财政征收的能力依赖于均田制所授予的田地。在均田制,崩坏、庄园制盛行以及租佃、雇佣关系普遍化的情形下,能够承担财政义务的基础只能着落在土地和家庭资产上。地税和户税因此得以进一步发展,并在两税法改革中得到全面推广。

——摘编自刘守刚《财政中国三千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汉武帝时期“国有专营制度”的内容,并分析其实施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租”“庸”、“调”的含义,并说明两税法得以全面推广的原因。
昨日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6月浙江省普通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2 . 人口迁移促进了区域开发,推动了经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南下的移民长河中,有三次蔚为大观的浪潮。第一次发生在西晋末年,移民比较密集的长江中下游和太湖地区逐渐开发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南方人也成为了蛮化的汉人与汉化的蛮人的结合。安史之乱促成了第二次移民浪潮。使南方农业文化的发达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展开,原来流传于北方的音乐舞蹈、绘画技术、宗教思想、天文知识等也随之南传。靖康元年。金人南侵,随之形成了第三次移民南迁高潮。总之。宋朝南方地区在经济发展程度和人口分布方面已占显著优势,元朝以后,经济文化重心已固着南方不可移易了,如何将南方财赋粮食顺利北运成为元朝统治者急需解决的新课题。

——整理自邹逸麟主编《中国历史人文地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民南迁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统治者为了将南方财赋粮食顺利北运而采取的措施。

材料二

自魏晋至宋元。中国移民的主流方向是北人南下。在明代。这一情况发生了变化,既有许多边疆地区的人口迁移至内地,也有数以百万计的军人及其家属从内地向各边疆地区迁移,还有不少移民从平原地区向山区进军,加速了丘陵山地的开垦。与以前的自发性移民相比。明朝对移民数量、分布区域以及迁徙路线等均有严格的规定。明代移民人数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15.7%。无论是绝对数量还是相对规模在前代都是不曾出现的。

——整理自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第五卷·明时期》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朝移民所呈现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山区能够接纳大量移民的农业基础。

材料三

这是帝国时代最恢宏的一个盛世。历康、雍、乾三朝.持续100多年。在这一个多世纪里,中国的各个方面都远迈汉唐.并在原有的体系框架下达到了极致,尤其是经济上“内外度支,有盈无绌,府库所贮,月羡岁增”,经济总量占世界首位,“御纂诸书”也得以完成。然而,这又是传统中国的最后一个盛世。从乾隆中叶开始,盛世已渐渐暮气四起了,几乎在同一时间里。“诸欧治定功成,其新政新法新学新器,绝出前古,横被全球”,盛世中的君主却“恐外人之交际频繁.有碍于安谧”。

——整理自周武《论康乾盛世》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简要评析康乾盛世。
7日内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3 .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63年至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是欧洲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霸权时期。三大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

这些革命有两个特点。一个特点是,它们在1763年以前就在扎实地进行着。另一个特点是,它们互相依赖,相互之间不断起作用:科学理论,对政治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反之亦然:政治影响了科学,政治还影响了经济。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下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重大发明(部分)

领域

时间

国家

发明

空间技术

1957

苏联

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创了空间技术发展的新纪元

1958

美国

发射了人造地球卫星

1961

苏联

宇航员加加林乘坐飞船率先进入太空。

1969

美国

实现了人类登月的梦想

原子能技术

1945

美国

成功地试制原子弹

1949

苏联

试爆原子弹成功

1952

美国

试制成功氢弹

1954

苏联

建成第一个原子能电站

计算机技术

1946

美国

世界上第一台通用计算机“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1958

美国

IBM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

——根据百度百科整理

材料三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的技术成果已经到了爆发的临界点,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的集中涌现、相互赋能和加速应用,正在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速迭代形成新质生产力。……同时,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仍存在一些“中梗阻”问题,包括有利于支撑实体经济、构筑先发优势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供给仍显不足,制约创新要素自由流动的障碍依然存在,推动新技术市场化应用的激励政策和监管政策存在不完善和滞后,促进新型转化载体建设的统筹设计不足等。

——丁明磊《促进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用史实佐证科学革命“在1763年以前就在扎实地进行着”并简述其“对政治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结合18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说明“政治还影响了经济”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列举为第三次科技革命提供支持的重大科学理论,指出推动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发展的国际形势。请各举一例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材料二所述的三大领域内取得的重大成就
(3)“以史为鉴”是历史学科重要功能。根据材料一、二、三,从政府和个人两个角度,阐述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即将爆发的时代背景下,打破“中梗阻”、促进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途径。(阐述要求:逻辑清晰,语句通顺,表述成文。)
4 . 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胡十六国”时期北方各少数民族的政权此起彼伏,政治动荡。不过在政局的不稳定性中却也孕育着新的可能,各政权一波一波的“汉化”,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融,最终在北朝孕育出强大的王权,孕育出军功贵族官僚的统治,并由此带动了专制官僚秩序的全面复兴。

——袁行霈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元代之种族等级,即蒙古人居首,色目人次之,汉人又次之,而南人为最劣。各级官署之长官, 皆专于蒙古人,其次为色目人,而汉人、南人不与也。……这种利用民族差别进行统治的后果之一就是造成了民族大迁徙、大杂居的局面。边远之地如云南广海,有所谓的“蒙古军”、“契丹军”、“畏兀儿军”、“回回军”等,东北辽阳境内则有回回、畏兀儿、钦察、阿速、斡罗思、唐兀、乃蛮、吉儿乞思等西疆各族人口。即使在漠北高原也有大量各族军队、商人、工匠涌入,一些驻军“初至犹以射猎为俗,后婚嫁耕植,比于土著”。

——摘编自胡小鹏《试论元代边疆民族政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列举五胡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汉化”的表现,指出从五胡十六国到隋唐时期“专制官僚秩序”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评述元朝的民族关系。
2024-06-13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浙江省杭州市“桐·浦·富·兴”教研联盟高一下学期6月学考模拟历史试卷
5 . 放眼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葡萄牙人从16世纪第一个十年就开始在寻找,先是广东,然后是福建、浙江,在这些地方建起了一个又一个的贸易据点,但最后均被明朝官方摧毁。经过了长达四十余年的周折后,最终在明嘉靖年间于广东珠江西岸香山县的“濠镜澳”地方获得了“侨寓”的权利,华人称之为“亚妈港”,日本人称为“阿妈港”。澳门的诞生,正是在东亚海商势力发展的鼎盛之时即所谓“嘉靖大倭寇时期”。澳门开埠以后,葡萄牙人“举国而来,负老携幼,更相接踵,夷众殆万人矣”,葡萄牙人和中国商人共同将澳门打造为国际贸易港口。

——摘编自汤开建《东亚国家的大航海活动及其与澳门的关系》

材料二   英国的蒸汽机也很快传到了欧洲大陆和北美。1804年,奥利弗·埃文斯研制成功美国式的蒸汽机,此后蒸汽机的传播速度加快。法国仅在1840至1870年的30年间,蒸汽机的马力数就增加了近10倍。从1826年到1857年,普鲁士蒸汽机的拥有量增加近16倍……在英帝国的经济版图中,殖民者将殖民地视为拥有无限资源可供开发的地方,毫不顾及其殖民统治对当地经济及社会活力的摧残。正如马克思所言:“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

——根据《世界历史》解说词和刘金源等《英国的现代化建立在殖民罪恶之上》整理

材料三   资产阶级政治解放具有历史局限性,因为在“虚幻共同体”之中阶级对立、人的异化依然存在,所以不是真正的、彻底的人的解放。马克思立足对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未来命运的关切立场,提出“人类解放”的目标诉求。但是,共产主义的实现具有阶段性、艰巨性、长期性,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理论需要与时俱进。一方面,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更加复杂多元的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明之间各种矛盾相互交织,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差异化因素相互作用。另一方面,当今的时代主题依然是和平与发展,这也是全人类共同价值中的两大价值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就是在顺应时代潮流、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与发展前途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发展。

——吕红霞、李璐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16世纪葡萄牙的殖民活动,指出其经济动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蒸汽机在工业革命中的历史意义,简述英国工业革命对世界面貌的改变。
(3)根据材料三,概括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合理性。结合所学,写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下的新型国际关系愿景。
2024-06-13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浙江省杭州市“桐·浦·富·兴”教研联盟高一下学期6月学考模拟历史试卷
6 . 世界史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场世界革命的大幕正在揭起。延续了上千年的均势正在瓦解。如此后两个世纪所揭示的那样,数千艘船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从里斯本、塞维利亚、伦敦、布鲁斯托(英国城市)、南特(法国城市)、安特卫普和众多其他欧洲港口扬帆起航,前往其他大陆寻找贸易机会和利润。它们将驶向卡利卡特(印度城市)、广州、长崎。到了某一时期,从欧洲人的海外殖民地出发的船只也加入其中——从波士顿到费城、从巴达维亚(雅加达)到澳门。

——摘自[英]J.M.罗伯茨,0.A.维斯塔德《企鹅全球史文明的分化》

材料二   “光荣革命”后,英国全面接收荷兰的遗产:银行、证券、信贷、流通、资本市场、股份公司、保险业务等这些现代资本主义的金融组织手段都在英国建立并完善起来。殖民活动也在此时进入高峰,英国在全世界发展殖民地,构成它“第一帝国”的基础。英国国内手工业蓬勃发展,市场不断扩大,以毛纺织业为支柱的对外贸易与日俱增,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技术革新一触即发。更重要的是,“光荣革命”给英国人创造了一个自由、宽松的社会环境,让一切人都可以去努力追求财富。总之,英国已存在合适的政治和社会环境,由英国发动工业革命,已经是水到渠成了。

——摘自钱乘旦《思考中的历史:当代史学视野下的现代社会转型》

材料三   变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常态,存在着一个从不断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大变化、大变局的发生,则有赖于引起全局变化的大事发生。自新航路开辟以来,西欧殖民国家的殖民扩张与掠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两次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等等,均可认为是引起全局变化的大事。在此过程中,原本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逐渐被打破,以西欧为中心的国际格局逐步形成,强权政治原则不断被强化。当资本主义列强将扩张矛头指向中国时,中国却仍按照自己的轨迹在农业社会中发展。正是在这样的国内外形势下,19世纪中期的鸦片战争成为影响中外历史关系从量变到质变的重大历史事件。

——摘编自徐蓝《500年世界历史变迁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15-17世纪带来商品世界性流动的主要贸易网络。从世界历史横向发展的维度,简析这场“世界革命”的内涵。
(2)根据材料二,概括钱乘旦认为“由英国发动工业革命,已经是水到渠成了”的条件,结合所学,指出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部门。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对“鸦片战争成为影响中外历史关系从量变到质变的重大历史事件”这一观点进行论述。(要求:史实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语言通顺)
2024-06-12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6月浙江省温州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2024高一下·浙江·学业考试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乡村振兴是世界各国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共同课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二战结束后,发达国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开展乡村建设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并积累了丰富经验。英国政府出台《城乡规划法》、《村镇规划法》等法律,对乡村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等做出严格规定。日本政府投入资金,引导支持各地开展“一村一品”运动,发展当地特色农业。德国上世纪50年代乡村更新主要集中于完善基础设施,70年代后转移到保护传统建筑文化和发展生态农业。1970年开始的韩国“新村运动”,政府投入20亿美元成立建设基金用于改善农民居住环境,80年代以后政府逐步从中退出,新村运动完全由民间主导。西班牙首创休闲娱乐功能与乡村旅游业融合的发展模式,乡村特色建筑改建成酒店,对农场庄园进行规划,发掘休闲娱乐项目。

——摘编自朱红根、宋成校《乡村振兴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但不可忽视的是农村农业却因为受到土地规模和消费需求的限制发展较为缓慢。当前全国绝大多数农村的主导产业是农业,并且是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农业,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由留守老人从事的家庭农业。据统计,2016年有幼儿园、托儿所的村仅占全部村庄的32.3%,截至2017年农村每千人拥有4.28名卫生技术人员,不到城市的1/2。

——摘编自贺雪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问题》

材料三: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根据部署,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摘编自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发达国家乡村建设的特点和经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阶段我国乡村发展面临的问题。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
2024-06-11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卷01
8 . 15-20世纪人类历史不断从分散走向整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西欧国家中,在海上探险方面走在最前头的是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国。两国都在大西洋沿岸,这个地理位置使它们先天地倾向于向海外发展。……葡萄牙王室倡议和鼓励到大西洋探险已经有些时候了,葡萄牙的亨利王子,他的绰号是:航海家,他做了许多工作,为葡萄牙的航海事业铺平了道路。他的业绩在于:使水手及造船技术的传统经验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从而改进葡萄牙船舶的航海性能。……他们过去长期处在外来穆斯林的统治和压迫之下,历时几个世纪的收复失地运动,把他们反对伊斯兰教的感情与虔信基督教的感情交织在一起,使他们弘扬基督教的信念更加强烈而坚定。……根据1494年的一项条约,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国对地球进行了瓜分。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美]帕尔默科尔顿《近现代世界史》等

材料二:新航路的发现,对于欧洲经济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新航路发现以后,世界上原来互相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世界市场扩大了。世界市场的扩大也意味着新的产品出现在各国市场上。特别值得注意的现象是美洲特产传播到欧亚大陆。美洲许多农产品是欧亚非诸国人民从未见过的。……由于美洲及新航路的发现,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衰落了,代之而起的是里斯本、塞维尔等城市。稍后,北海两岸的港口更是后来居上,愈来愈占有海上贸易的中心地位……新航路开辟的另一个经济后果便是引起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 英国就业人口结构的变化


1841

1877

农业

20%

14%

工业

43%

55%

服务业

37%

31%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伊比利亚半岛国家“在海上探险方面走在最前头”的原因,并指出葡萄牙和西班牙瓜分地球的依据。任选两国中的一位航海家写出其航行路线。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当时西欧商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并概述其对欧洲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概括指出这一时期社会阶级结构的重大变化,并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及影响。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至西汉前期,中国北方匈奴强盛,置僮仆(奴隶)都尉管理西域,因“赋税诸国,取富给焉”,西域诸族“不相亲附”,匈奴还对中原王朝构成威胁。汉武帝制定联络月氏“断匈奴右臂”的战略,派遣张骞“凿空”西域。……汉宣帝设立西域都护,实现了对天山南北各地的管辖,由此奠定了新疆地区在维系中国陆上交通、护卫中原诸王朝之西北地区边防安全的政治基础。

——田卫疆《唯物史观指导下的新疆历史叙事构建》

材料二   当时新疆面临的主要威胁是西方殖民势力的觊觎,其中有俄国“拓境日广”,扩张态势逼人。左宗棠认识到“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新疆这样的地缘战略价值触动了清廷中枢,让清廷认识到重视塞防,收复北疆,方能“居中控制,南钤回部,北抚蒙古,借以备御英俄”。……同时建议“为新疆画长治久安之策,纾朝廷西顾之忧”,须“设行省,改郡县”,从而为新疆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也使得原政治、经济、军事中心由伊犁转移至乌鲁木齐,影响至今。

——改编自袁天阳《左宗棠的边疆治理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的背景。结合所学,从国家安全的角度分析西域都护府设置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晚清时期新疆面临威胁的实质。结合所学,简述左宗棠为解决新疆危机所作的贡献。
2024-06-0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 浙江省县域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10 . 政治文明是由人类生产和社会关系的变革推动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是人类社会自然发展的产物,是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的,是“许多公民各以其不同职能参加而合成的一个有机的独立体系”。在现实的政治基础上,他极力提倡将城邦功能划分为议事、行政和审判三项。“作为团体中的一员,公民之于城邦恰恰好像水手之于船舶……合力于一个共同的目的,即航行的安全”。

——陈瑶《亚里士多德政治哲学思想研究》

材料二   西罗马于公元476年灭亡之后,拜占庭帝国不仅在形式上继承了罗马帝国的遗产,而且基本上承接了其在地中海的贸易网络和财富影响力等。……威尼斯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利用其地处东西方交界、南北交通要地、沿海沿河等方面的优势,在土地资源非常匮乏的情况下,着力发展贯穿东西方、南北欧的海上贸易,由此,威尼斯成为意大利城市共和国的佼佼者,屹立于整个中世纪的所有欧洲政治共同体,可谓实力大增。……意大利很快就利用其城市商贸的优势,成为整个欧洲城市复兴的驱动者。

——陈兆旺《中世纪欧洲城市运动与秩序》

材料三   18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法律文件(节选)

时间国家文件重要内容
1787美国《联邦宪法》第一条众议院人数和直接税税额均应按本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比例分配于各州,各州人口数目指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3/5。自由人总数包括必须在一定年限内服役的人,但不包括未被征税的印地安人。
1789法国《人权和公民权宣言》第六条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
1791法国1791年宪法》第一条为了组成国民立法议会,积极公民们应每年一次在城市和在区集合为初级会议。
第二条凡属积极公民,必须……在一国内任何一地至少已经缴纳了相当三个工作日价值的直接税,并须提出纳税的收据。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出现的根本原因。结合所学,写出承担城邦“议事”功能的机构,并揭示城邦政治的实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列举“拜占庭帝国”在法律上继承“罗马帝国遗产”的表现。概括中世纪后期意大利成为“整个欧洲城市复兴的驱动者”的原因。
(3)能够运用表格等相关材料,并使用相关历史术语对具体史事提出自己的解释是历史学科学业质量水平的要求。请参考这一要求,就18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法律文件的节选内容,从原因和影响两个角度加以简要评析。
2024-05-3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 浙江省县域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