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5 道试题
1 . 每当问起哪一种饮料最能代表中国?答案毋庸置疑,茶。中国茶园面积约4900万亩,相当于种出了一个海南岛,茶叶年产量超过300万吨,相当于14亿人每人2.1公斤。大半个中国都跃动着它的绿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镜头一:17世纪末,欧洲上流社会刮起“饮茶风”。到了18世纪初,茶叶取代丝绸成为中国出口商品的第一大宗,欧亚贸易进入“茶叶世纪”。这种香草(指茶业)如今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它的芬芳充满了使人欢快而不使人迷醉的茶杯。

镜头二:在英国,不分种族、不分男女老幼,每人每年平均需要1磅以上的茶叶。要是茶叶贸易中断,那么情况会很糟糕。 从1700年到1823年,英国进口中国茶叶,英国东印度公司共输出5300多万两白银到中国。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时期,正是因为酒和茶替代了受到污染的水,才使得欧洲人口死亡率下降。茶为每一个需要发展的国家提供了大量劳动力,也为他们的简单生活提供能量源。

镜头三: 从1845年到1846年,英国输往中国的工业产品,与中国运往英国的茶相比,贸易逆差高达35%到40%,中国不需要英国的产品,但英国需要中国茶……茶叶价格完全由中国来决定,茶叶在充当等价物的时候,也是以茶叶基价为准的。

镜头四: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初,随着清政府颁布《公司法》等,迎来了一个引进制茶机器、兴办茶叶公司的小高潮。但我国业茶者多为分散经营,资本薄弱,无力采用机器生产,地方政府无视减税条文,依然巧立名目,加赠捐税。1919年,英国为了确保印度茶叶的销路,拟对华茶征收特别税每磅两便士,使华茶市场更是雪上加霜。


(1)根据镜头一、二并结合所学,归纳茶叶传入欧洲后带来哪些影响?
(2)根据镜头三并结合所学,说出为什么“茶叶价格完全由中国决定”?
(3)根据镜头四并结合所学,可以看出近代民族工业怎样的历史命运,并指出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特征?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至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西汉已建国近百年,处于蓬勃发展、大有作为的时期,国内真正实现了空前的统一、各个区域之间的交流与日俱增。与城外国家之间也开展了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人们的眼界大为开阔,民族自信心、白豪感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司马迁选用春秋战国以后的各种传说,不仅给古今帝王排了一个纵的世系,而且给各民族排了一个横的血脉网络。中原各诸侯国便都是黄帝的后代。不仅如此,连一向被视为戎狄蛮夷的秦、楚、吴、越等国,司马迁也为他们排列出了与黄帝的血缘关系。司马迁在《史记》中专门为各少数民族立传,……作《南越列传》第五十三赞扬南越王赵佗能和辑岭南百越地区的各个民族,成为汉王朝的南方屏障。他对汉武帝发动的伐大宛、伐东越、伐南越、伐朝鲜、通西南夷等掠夺性的战争都深为不满,他也谴责了勾奴统治者对汉族人民的侵扰。

——摘自吕伯涛《浅议司马迁的民族观》

材料二   从明代开始,中央王朝在西南地方民族地区陆续推行改土归流。由于土司制度的性质,无论是中央王朝执行权力还是土司履行义务,都是通过土司阶层来落实的,而改流的内涵即为改土司统治为流官治理。改流后,曾经的土司区武陵山区(湖北、湖南、重庆的交界地区)对外道路体系迅速扩张,以“川湖大道”“澧沅水道”“黔湖通道”等为主干的道路网络体系在短时期内形成,“自改土而后,拔荆斩棘,行李往来,逐为三省之要区,四冲之捷径”:迅速成为全国桐油、茶油、蜂蜜、漆、木蜡、朱砂、水银、各种药材等的重要产区;各地官学、义学、私整迅猛发展,“人知向学,富家以诗书为恒业,穷苦子弟争自灌磨,亦不以贫废读。”在联系日益紧密的情况下,“士知向学,弦诵不绝,生聚教训,尚取古法。兼之舟楫可通,商旅所集,风景犹类中州,近日人文振起,彬彬礼乐之乡”。

——摘编自莫代山《改土归流对中华民族发展的贡献》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司马迁的民族观的内涵,并简述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改土归流前后国家对西南民族地区统治方式的变化,并归纳改土归流对民族地区的历史意义。
(3)综合材料一、二、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认识。
2024-01-17更新 | 88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四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茶文化发展史上有着“兴于唐、盛于宋”之说。北宋首倡“茶德”,赋茶以德喻人德,赋茶以性喻人性,以茶的生命过程比喻人生,这深刻体现了茶道与人道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将饮茶、品茶融入到儒家思想中去,赋茶以教化功能。同时,人们注重以茶待客、以茶赠友、以茶孝亲,这些都是以敬茶之礼,扬天人之德,彰心灵之美。

——摘编自陈永昊《论宋代茶文化的历史贡献和当代价值》

材料二   1718世纪欧洲大陆掀起的一股“中国热”。这股“中国热”从思想领域延伸为对中国的器物和品饮文化的追求。中国精美贵重的丝绸与器物是普通老百姓消费不起的,但宫廷贵族追捧的饮茶之风在民间普及开来,英国社会一改酗酒的靡靡之风,开创一股文明绅士的饮茶风尚。中国茶所传递的精致典雅的东方美学和美容养颜的功效为西方女性所推崇,宫廷茶会和下午茶让贵族千金和劳动群众都有了饮茶社交的机会。

——摘编自盛敏《近代中国茶文化向西欧的传播与中西文化交流》

材料三   1998年在美国洛杉矶举行了“走向21世纪中华茶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标志着中国茶文化交流走出了国门。2019年在中国等主要产茶国的倡导和推动下,联合国大会宣布将每年521日确定为“国际茶日”。2022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摘编自宋时磊《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中国茶全球传播的价值论析》


(1)根据材料一,归纳宋代茶文化的基本理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茶文化在英国传播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期中国茶文化全球传播的原因。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赋税征收弊端重重。宋初乃至整个宋代,农民起义之所以局部经常发生,并提出“均贫富”口号,既与赋税征收不均有关,又同官吏暴敛分不开。……守内虚外作为宋代的一项基本国策,反映到赋 税上,就是财政收入的朝廷集中化。这导致地方官府特别是州、县两级官府缺乏可供其支配的合法的赋税 收入。为满足自身财政支出需要,各地官府不得不非法征敛。……宋朝在实际考核官员时往往更加注重上 供钱物等经济指标,从而使征收赋税成为其主要职责,导致“今居职者非其人,专以办财赋为职业,故郡县之职业不修,独掊敛苛暴之令行,而民受其弊”。

——摘编自米玲等《宋代赋税征收弊端成因探析》

材料二 田赋历来为中央政府税收的重要来源。但是北洋政府时期地方各省田赋截留日益严重。对此,继 起的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了承认现实的政策。 1927年中央财政会议通过《国地收支标准案》,明令田赋划归 地方。 1928年至1933年,财政部两度出台办法,限制田赋附加。但是,各地军阀对中央法令置若罔闻, 动辄加派溢征田赋;各县豪绅地主也“每以不完田赋为私人应享之权力”,抵制田赋整理。 ……总体而言, 十年内战期间,田赋及其附加减轻有限,南京国民政府田赋整理以失败告终。

——摘编自牛淑萍《1927至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田赋整理述评》

材料三 2005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废止〈中华人民共和 国农业税条例〉的决定》,在中国具有2600多年历史的农业税,于2006年1月1日正式终结……随着国 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特别是党和政府各项惠农政策的不断落实,取消农业税的积极效应将进一步扩大。

——摘编自熊皛白等《我国取消农业税的政策背景与效应》


(1)根据材料一,归纳宋代赋税征收弊端重重的表现,并简析其危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京国民政府田赋整理以失败告终的缘由。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我国取消农业税有哪些积极效应。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农业税的演变给我国税制改革带来的启示。
2023-05-19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3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八)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北魏中央官学是鲜卑贵族接受正规汉文化教育的主要渠道。北魏建立伊始,就将鲜卑贵胄系统接受汉文化教育视为治国、固国之根本。太祖拓跋珪于天兴元年(398年)定都平城,次年春下旨效仿中原王朝建立太学……孝文帝太和中,“诏立国子太学”,招收父祖官高爵显的贵族子弟入国子太学读书。中央官学以经学儒术为主要学习内容,北魏最杰出的儒学大家刘芳“特精经义,博闻强记,兼览《苍》《雅》,尤长音训,辨析无疑”,孝文帝敬重非常,诏为中书博士,为皇太子讲授经文。

——摘编自韩雪松《北魏时期鲜卑贵族的汉语教育与学习研究》

材料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少数民族教育也有一定发展。1929年6月,国民党三届二中全会提出,关于蒙古与西藏经济与文化之振兴,应以实行发展教育入手,要将宣传品翻译成蒙文、藏文,阐明蒙藏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并且使蒙藏各族人民受到三民主义的教育。同时特定国立及省立之学校优遇蒙、藏、新疆、西康等地学生的办法,此后,对蒙藏学生优待办法逐步放宽至边疆学生。1932年12月国民党四届三中全会指出:“宣告汉、满、蒙、回、藏各地同胞一致团结,以御外侮而奠国基。”

——摘编自吴明海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史教程》

材料三1950年,政务院规定:“在一切民族学校内,应发扬共同纲领精神,克服大民族主义倾向与狭隘民族主义倾向,培养民族间互相尊重、平等、团结、友爱、合作的作风”。1956年教育部提出边疆省、自治区所需师资除当地大力发展师范教育培养外,需要内地支援的主要由内地调配部分初中学生和失业知识分子加以短训解决。1957年,国务院批准了关于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方案以及帮助壮、布依、哈尼等10个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创制文字的方案,使民族语文教学得到更广泛的开展。1962年,教育部进一步提出,少数民族学生报考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和其他一般高等学校,仍旧恢复过去“同等成绩、优先录取”的办法,当他们的考试成绩与其他考生相同时,可以优先录取。

——摘编自吴明海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史教程》


(1)根据材料一,归纳北魏利用中央官学体系对鲜卑贵族开展汉文化教育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实施这些措施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京国民政府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出台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实施的意义。
(4)综上,谈谈你从少数民族教育发展历程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6 . 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民主政权和民主制度建设进行不懈的探索,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熟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1117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中央、闽西、湘鄂赣、琼崖等苏区及红军各部代表610人出席会议。大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大纲》的主要内容有:规定苏维埃国家性质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国家。将地主、资产阶级包括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排除在外,剥夺他们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自由;规定苏维埃国家政治制度是工农兵代表大会。保证工农大众参加国家管理,实行民主集中制和议行合一原则。中华苏维埃政权的机构设置、权力配置、活动原则等均仿效苏联;规定苏维埃国家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工农兵及一切劳苦民众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摘编自《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材料二   为组织和宣传基层民主选举,有的抗日根据地成立了选举委员会和选举训练班,并印行了大量的小报和宣传品,仅晋察冀边区就出了各种报刊100余种,如息平的《大家选》,曲阳的《民选》,定县的《民主洪流》。另外,通过上千个村剧团、宣传队和歌咏队走村串街宣传,如戏剧《选村长》形象地告诉农民选上自己合意的人带来的好处。边区、县、区、乡或村都设有民意机关,老百姓尽可以对代表品头论足。根据地还创设了一些特殊的投票方式以适应识字不多或不识字的农民参加选举,如:画圈法、画杠法、画点法、投豆法等。事实证明,唯有扶助农工,才可以训练民众的能力,才能达到完全的民主。

——摘编自张鸣《中共抗日根据地的基础政权选举与文化的复归》

材料三   19496月,共产党及各民主人士相聚北京,就新中国的国号问题开展讨论。针对毛泽东提出的“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国号,清华大学教投张奚若说:“有‘人民’,就可以不要‘民主’,焉有‘人民’而不‘民主’哉?我看还是叫‘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好。”董必武解释说:“‘共和国’说明了我们的国体,人民在今天的中国是指工、农、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的人。”927日下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新中国正式定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摘编自秦立海《民主的追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宪法大纲》颁布的背景并简要评价《宪法大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抗日根据地选举活动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3)根据材料三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号中蕴含的政治信息。从上述中国共产党对政权和制度建设探索历程中,你有何认识?
2023-03-24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3届高三第七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中国城市供水设施的发展

材料一   远古时代,先民一般利用天然河水、湖水或泉水维持生计。夏商周时期,人类活动区域不断扩大,在无天然河湖可资利用的地方,只好开泉、凿井取水。秦汉以后,随着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对生活用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井、泉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统治者不得不开发水源,修渠引水,以解决城镇居民的用水问题。汉武帝元狩三年修昆明池,并引池水入汉都长安,供居民使用。隋唐长安有比较完备的供水系统,龙首渠、清明渠、永安渠分别从东、南两个方向进城,与城中众多的水井相辅相成,共同解决城市生活用水及环境用水问题。唐代以后,宋元明清诸代在大中型城市中也普遍建有供水设施。

——摘编自王双怀《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及其特征》

材料二   近代以来在西方的影响下,各地沿海通商口岸如天津、上海先后建设了城市自来水供水系统。20世纪初,北京供水不足问题进一步引起各方人士重视。1908年北京连续发生火灾,清廷寻求防火方法,袁世凯称自来水为解决之道并获得政府支持。因国力衰微,政府财政状况捉襟见肘,自来水公司只得采取招商集股的方式筹集资金,随后发行300万元股票。又因技术落后无力自产,供水设备只得向外国购买,但外国公司只计自身利益,对中国的自来水系统建设不负责任,建设过程很快出了问题。在铺设安装水管时,部分宗室以管线可能会经过其祖坟为理由阻挠,甚至将官司打到了宗人府。

——摘编自张凯昭《民生之首:清末民初北京的自来水系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归纳中国古代城市供水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影响近代中国城市自来水系统建设的因素。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海外商业殖民扩张活动而来的高工资经济模式,使得越来越多的英国人有能力承受昂贵的教育开销。对处在社会阶层顶端的上流阶层而言,出巨资聘请高级教员专门为自己(或子女)授课的现象已很常见,而且这一阶层的成员估计有很多最终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而对于其他阶层的成员而言,接受中小学教育的机会也变得越来越多;在16~17世纪的英国,各类新建的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以满足民众求知的欲望。

——【英】罗伯特·艾伦《近代英国工业革命揭秘》,毛立坤译

材料二   甲午之役大败于日,朝野上(下)始憬然悔悟,……除旧习断不足以转危为安,于是京师创设大学堂,而各直省亦接踵而起若武备,若自强,若农务,皆独树一帜研究有用之学。

——《论江南高等学堂改名两江书院事》(《申报》18990920日)

材料三   要根据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发挥高等学校学科门类比较齐全,拥有众多教师、研究生和高年级学生的优势,使高等学校在发展科学技术方面作出更大贡献。为了增强科学研究的能力,培养高质量的专门人才,要改进和完善研究生培养制度,并且根据同行评议、择优扶植的原则,有计划地建设一批重点学科。重点学科比较集中的学校,将自然形成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学研究中心。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527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17世纪英国教育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教育发生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我国改革高等教育的背景。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船钞,又称“吨税”。是近代海关税收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即在各通商口岸对往来船舶体积大小所征的税。通过整理历年船钞和税收总额的统计数据,可得出下表

近代海关船钞收入变化(部分)
年份船钞税收总额占比(%)
186429479978722573.74
1885298909144727662.07
1894479635225236052.13
19101329024355718793.74
19121371614399506123.43
19131534878439698533.49
19141491949389175253.83
19151194959367477063.25
19161122891377643112.97
1917994221381894292.6
1918863623363450452.38
19191443891460091603.14
19201791744498198853.6
19211844369590071293.1
19222332865593591943.93
19242687555695951313.86
19262898610804359623.6
19272748776687818764
19282965928823325263.6

——据伍伶飞《船钞的收与支——近代关税史的一个侧面》

材料二   臣衙门前因设立同文馆,学习外国语言文字,于同治元年七月间奏明南北洋各海口外国所纳船钞项下的提三成,由各海关按三个月一结奏报之期,批解臣街门交纳,以资应用。嗣于同治五年间奏设天文、算学馆,六年十一月开馆,所需经货银两遵照奏章,亦于三成船钞项下动支。

——据总理衙门《光绪朝朱批奏折》

材料三   光绪六年分三成船钞支出款项及所占比例表

名目款额比例
同文馆教习薪水、米折等1085.0400.021
同文馆学生开支7266.0S00.140
同丈馆人员桌饭银9246.6460.178
同文馆教学开支1350.4400.026
间文馆杂支982.0000.019
总理衙门各项开支8481.3600.163
神机营开支17500.0000.337
步军统领衙门开支3000.0000.058
善事3000.0000.058

注:神机营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为整顿京师武备而新设立的一支使用析式装备的满人武装。

——据任智勇《三成船钞与问文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海关船钞收入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归纳出与船钞相关的历史结论并说明理由。
2022-09-24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二)历史试题
10 . 英国妇女社会地位的变化

材料一   在传统观念的支配下,无论何种出身的妇女一旦进入婚姻状态,也便意味着法律上的“死亡”。也就是说,进入婚姻关系,这个女人在法律上的存在立即被终止。传统的女子教育,主要是培养女性成为理想的妻子和母亲,在家中或私立学校里接受教育是其教育的形式。在婚姻自由程度上,女性在选择配偶方面几乎没有自主权,婚姻大多由家中男性亲属为其决定。为了把妇女禁锢在家庭中,英国社会动用了一切力量,企图强化“男尊女卑”的观念。

材料二   工业革命焕发出的巨大生产力,不仅使英国走进了富裕的现代社会,而且对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对妇女而言,工业革命使妇女以自由、独立的身份进入社会,发挥自己的作用,将以前从未离开过家庭的妇女从这狭小的天地中解脱了出来。工业革命从根本上提高了英国妇女的地位,为她们争取真正的男女平等奠定了坚如磐石的基础。英国妇女地位的实质性提高,是以她们作为个人直接参加广泛的社会劳动为前提的。大工业也扩大了.女工的活动范围与社会圈子,锻炼了她们各方面的能力,增加了她们的阅历,开阔了她们的政治眼界,从而使她们大有收益。

——以上材料摘编自尹丽曼《论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妇女的社会地位》


(1)根据材料,归纳工业革命前后英国妇女地位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就工业革命前后英国妇女地位变化谈谈你的认识。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