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世纪后期,西欧社会逐渐安定下来,人口的增长,以及农业、采矿业、渔业等产量的提高,都相应地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商业发展直接促使城市形成,商业扩张和城市发展一致,如商业发轫的意大利和尼德兰。城市沿着商业传播所经过的一切天然道路出现在海边和河岸,随着商业渗透面扩大,联系商业活动中心的很多道路建立起来。城市里出现的早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打破封建生产关系和经济结构,新的生产关系和经济成分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城市兴起改变政治格局,市民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城市兴起过程中,资本主义经济为文艺复兴运动奠定经济基础;工业者和商人为了保护自身权益,往往要形成一个集体,对手工业生产和商业活动进行规范,这就是“行会”。城市兴起后,生产力大幅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逐渐丰富,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精神生活日渐丰富。

——摘编自刘浩《中世纪城市的兴起及意义分析》

(1)根据材料,指出中世纪后期西欧城市形成的原因。
(2)有学者认为中世纪后期西欧城市的兴起中蕴含着近代社会的因素。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2024-05-29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卷
2 . 【中共民主政治建设】   

材料一   中共中央对苏维埃政权建设中的党团关系、党政军关系作出了明确的指示。“苏维埃区域中应当建设真正的苏维埃政权。以农民代表会议为最高的政权机关,党不能命令苏维埃。不能包办苏维埃,只能在苏维埃中起党团作用。”“决不能有军权超过政权的现象,红军的最高总指挥应当无条件服从苏维埃政府而不能支配苏维埃政府。”中央对鄂西党的指示中要求在乡、区、县都要成立有群众代表会议的组织。政府委员必须经代表会议产生,政权建立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颁布各种法令,实行土地政策以及减轻农民负担,改变民主等等。

材料二   陕甘宁边区民主政治建设在整体模式建构上呈现出较为突出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特质。在政权模式建构上,创建了融合参议会、政府、法院为一体的政权形态,为确保边区人民各项政治权益奠定了重要根基。在政权体制模式建构上,采取了“三三制”原则,调动了各派政治力量共同抗日的积极性。在政权体制进行模式上,形成了以“民主选举”“民主治理”和“民主监督”为一体的民主方式,集中展现了边区政社的人民民主属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指出中共中央对乡村苏维埃政权建设的基本要求。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陕甘宁边区政府民主政治建设的创新举措,并分析其影响。
3 . 【晚明财政与世界交局】   

材料一   晚明财政有两大特点:一是应急财政,二是白银财政。之所以称为“应急财政”,是因为内外形势急剧变化,包括万历三大征特别是朝鲜之役,女真崛起并席卷辽东,持续的重大及特大旱灾、疫灾,始发于陕西并呈燎原之势的民变,以及明廷的“三王并封”、“二王就藩”,都需要国家财政应急支持。应急财政不可避免地对张居正改革确定下来的原额财政产生冲击。之所以称为“白银财政”,是因为随着社会经济特别是商品经济繁荣、社会财富积累、走私贸易发展,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多元化转型,白银在更多领域流通;与此同时,随着大航海时代而来的贸易全球化,越来越多的白银流入中国,既刺激国内市场对白银的需求,又推进了正在发生的白银货币化。这两股“白银潮流”交互作用,对明朝财政产生巨大冲击,使得白银货币化、财政白银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材料二   有些欧美学者指出,16世纪中叶以后白银在全球范围大量流通之最根本的原因,与其说在于梦想发财的欧洲商人向海洋的发展,不如说在于吸收世界白银的中国给白银需求。据他们说,明末中国好像“没有底的白银排水口”吸引了美洲和日本的白银,   明末中国官绅针对白银外流的危机感和试图克服货币不足的努力令人想起在同时代欧洲诸国发展起来的重商主义思想。但与从16世纪到18世纪欧洲的重商主义相比,明清中国时期对外国贸易的关心和政府改善贸易收支的努力都不太大。

——捕绳自(日)库本美甜《晚明的白银水流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财政呈现出两大特点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明清时期“对外国贸易的关心和改善贸易收支的努力都并不太大”的表现,并分析重商主义思想对欧洲产生的影响。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6年,苏联农业总产值达到1913年水平的118%,其中种植业产值为114%,畜牧业产值为127%。但从1928年开始,苏联国内出现了粮食收购危机。到19294月,收购到的粮食比上年同期还要少,连莫斯科的面包供应都出现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斯大林决心加速农村的集体化运动,实行农业全盘集体化,以便把粮食牢牢地控制在国家手里。“一五”计划结束时,有60%以上的农户加入集体农庄,集体农庄的播种面积占全国播种面积的70%以上;在主要产粮区,加入集体农庄的农户比例为80%—90%。19331月,联共(布)中央宣布:“把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大农业的轨道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

——摘编自陆南泉《苏联经济发展史简论与启示:从斯大林时期到赫鲁晓夫时期》

材料二   1952年,民主德国工业部门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50%,工业优势明显,呈现出典型的工业社会产业结构特征。同年,民主德国借鉴苏联模式开启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农业集体化运动。在这一过程中,国家通过大量的财政拨款为合作社提供更多的税费优惠政策、向合作社派送专业技术人员、补贴合作社社员收入,吸引农民主动自愿加入合作社。与此同时,国家还通过动员、教育、说服、许诺等方式引导农民加入合作社。在农产品收购制度方面,政府采用了双重价格体系,国家规定农户每年以交售价格向国家出售一定额度的农产品,超出交售额度的农产品既可以以收购价格出售给国家,也可以相对自由地在市场上出售。而且,在集体化期间一直保留了较高比例私有成分,甚至直到实现全盘集体化的前一年,私营比例依然超过一半以上。至1960年底,民主德国农业基本实现了全盘集体化。

——摘编自曾哲《民主德国农业集体化的特点及启示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民主德国两国农业集体化特点的异同。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在一万年前就产生了农耕文明。夏商周时,人们已懂得使用粪肥、草木灰和绿肥,选择种植产量高的作物。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用犁耕。西汉时在使用二牛抬杠式耕作方法的基础上,又发明了一牛挽犁法和代田法。隋唐普遍推广“圩田”,并逐步形成“北麦南稻”的格局。各种作物在种植中又培育出了许多适合各地栽培的新品种。在历代中国政府和商人与外国的交往中,又从国外引进了一些新的作物品种,如汉代引进的芝麻、葡萄、苜蓿、胡亚等。

——摘编自杜卫华《试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延续性》

材料二   自明朝中期起,高产作物玉米、番薯、马铃薯自海外传入中国,它们不仅单位亩产量大,而且适应性强,不与五谷争地。明清时期,在江南等经济发达地区,传统的农业单一经营方式已被突破,棉、麻、桑、茶、甘蔗、蔬菜、果木等的种植日益广泛,农民在种植经济作物时还往往进行一些初级加工,或兼营相关副业,获取更多的收入,以弥补粮食生产之不足。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第二版)》


(1)据材料一、指出古代中国农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农业发展产生的影响。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4亿人口中有八成是文盲,人均受教育年限1.6年。1949年,我国仅有高等学校205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0.26%,全部在校生不足12万人,其中工科在校生只有3万人……

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造序幕已经拉开。1953年我国颁布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实施期间,仅工业、运输业和地质勘探等方面就需要技术人员30万,而已有技术人员包括见习技术员仅14.8万,缺口达15万;当时的工科院校和工程技术系科每年仅能招收新生1.6万人,整个“一五计划”期间,只能向国家输送不到5万名毕业生,不足当时工业建设实际需要的25%。

规模小,培养学生数量少;学校类型结构不合理,文重工轻,师范缺乏;学校人才培养的层次结构比例不协调;多数院校分布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地区结构布局不合理……高等教育结构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显然不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和国民经济全面恢复后,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要求。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加强教育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改革的意义
2024-01-27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行中书省和以前各王朝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性质有所不同,它既是中央派出机构,代表中央,又是地方最高一级行政机构,代表地方,直接领有路、府、州、县。使中央权力下移了一个层次,地方机构上升了一级,大大靠近中央。它的两重身份使上下紧密结合,浑然一体,形成“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其“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在元朝,行省实质上是中书省的下属,要接受后者的节制和领导,但从统领路府州县的角度以及官名、品秩等侧面来看,行省与中书省又具有某种“平等”关系。

——摘编自许正文《论我国省制的沿革与发展》

材料二   明朝初年,朱元璋将省级政区的权力一分为三,改元代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统辖天下各府州县,主管一省的民政,上与中央六部直接对接;后又将各省都卫改为都指挥使司,主管各省军户卫所番汉诸军,上听命于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又设置了提刑按察使司一职,主管各省的监察和司法,上听命于刑部和都察院。都、布、按三司分立,三司同为封疆大吏,这显然是借鉴了宋代地方政区一分为四的统治思路,其目的无非是抑制地方长官权力的膨胀,有利于权归中央。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三权分立又导致了行政效率偏低,互相牵制、推诿。这弊端到了多事之际的明代中晚期更显突出。因此,自宣德年间,皇帝派遣六部或都察院大臣,以“总督”“巡抚”的名义或临时职衔前往地方,统筹地方三司。巡抚掌一省军政大权,三司在巡抚之下,各司其职。巡按御史对上至巡抚,下至州府县各官的工作进行监察,并上报中央。而中央掌握一省各级官员的任命和罢免权。嘉靖以后,面对激增的内忧外患,地方三司体制显然无法有效应对,全国开始普遍设置节制地方都、布、按三司的总督和巡抚,地方体制开始向总督巡抚制转变。

——摘编自《明代政治组织制度(地方政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行省制的特点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司制度与巡抚制度的异同点。
8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卢永根(1930年—2019年),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中科院院士,著名水稻遗传学家。他一生致力于水稻的遗传育种研究,其相关研究被学界认为是目前对栽培稻杂种不育性和亲和性比较完整、系统的新认识,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对水稻育种实践具有指导意义。他带领研究团队共选育出作物新品种30多个,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000万亩。从1983年开始,卢永根担任13年的华农校长。他打破学校面临的人才断层困局,给有能有为的年轻人拓展了广阔天地。作为一名老党员、老教师,卢永根同样以他的一腔爱国热情去教育和感染他的研究生、青年教师和出国学习访问的学者。温思美、彭新湘等一大批优秀的青年科技人才,也正是在他的感召下,放弃了国外的优越生活,回到祖国,来到华农,成为各自研究领域的中坚力量。2017年3月,卢永根院士及夫人徐雪宾教授将毕生积蓄合计880余万元全部捐赠给华南农业大学,成立“卢永根·徐雪宾教育基金”,用于扶持农业教育事业。

——摘编自《光明日报》

(1)根据材料,概括卢永根院士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卢永根院士身上所体现的时代精神。
9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在苏联探讨总结自己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时,中国共产党结合自己的实践和国情,重新审视和探讨中国的经济建设道路,这种探讨成为1956年中共八大的主题。19565—8月,国务院召开了全国体制会议,讨论研究如何改进经济管理体制。会议提出了《国务院关于改进国家行政体制的决定(草案)》,经国务院全体会议修改后,提交中共中央讨论通过。195710月中共八届三中全会基本上通过了由陈云主持起草的《关于改进工业管理体制的决定(草案)》、《关于改进商业管理体制的决定(草案)》和《关于财政管理体制决定(草案)》。这三个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草案,总的精神是调整中央与地方、国家和企业的关系,即把一部分工业管理、商业管理、财政管理的权力下放给地方和企业。这三个草案经同年118日的国务院第61次全体会议通过和次年11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84次会议批准,以国务院名义正式公布下达,从1958年开始实施。

——摘编自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57年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并概括其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1957年经济体制改革。
2024-01-02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云南省保山市高三下学期一模文综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鸦片战争使林则徐、魏源、冯桂芬、王韬等人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开始开眼看世界,重视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调查和了解,并译介、出版关于西方的书籍。魏源的《海国图志》是当时东方各国了解西方的珍贵资料,它的出版虽然在当时没有受到清政府的重视,但对后来知识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冯桂芬遵循着林则徐、魏源的改革思想,甘冒当时天下之大不韪,提出“法苟不善,虽古先圣,吾斥之;法苟善,虽蛮貊,吾师之”的方针,要求“博采西学”。冯桂芬第一次明白具体地提出全面改革是必要的。这些主张超出了当时思想界和以后洋务思想的水平,直接成为19世纪八九十年代改良派变法思想的先导。

——摘编自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材料二   19世纪末,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学者思想和学术转型较19世纪中期更进一步。从客观环境上来说,19世纪末帝国主义对华侵略进一步加剧,商品输出变成资本输出,侵略势力也从沿海深入到内地,中国的民族危机也进一步加深。与此相适应,这一时期学者的思想文化转型程度也更加深入。在政治思想领域,19世纪90年代初期,几乎所有维新派思想家都在不同程度上逐渐接受了西方的国民参政观念。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思想家大量译介西方的著作,传播西方思想文化,尤其是西方的政治思想和文化。进步的学者们开始从传统儒家思想以外的思想理念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把西方的先进政治文化和治国理念引入中国,希望从制度层面向西方学习,从改变国家落后的思想面貌着手,寻求富强御侮之道。

——摘编自【美】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年》(下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期中国思想界转型的表现,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末期“向西方学习”思想实践更为深入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