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兴起。为数众多的城邦一般都建在高地或山丘上,建有城墙等防御设施。城邦大多建立了大规模的神庙,是城邦的宗教中心。城市的中心广场即市政广场是城邦社会与政治活动中心,在许多城邦,人民凭着对土地的拥有权而获得公民权,可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讨论和执行。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周围有大片的农村地区,这是城邦的主要经济基础。

——摘编自黄洋等主编《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等

材料二   当阿拉伯文化昌盛之时,西欧正处于文化低落的“黑暗时代”,古典文明这时已大半不为人所知,只有教会还保留着一些有关亚里士多德的知识。阿拉伯人读了大量的古典哲学、文学作品,并在学习过程中把它们翻译成为阿拉伯文,特别是翻译了许多中世纪西欧几乎无人通晓的希腊文著作,另外阿拉伯人也创造出了自己的文化,这些在后来都陆续传回西欧,使西欧的基督教文明从落后中逐渐苏醒过来。

——摘编自马克蠢主编《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城邦的特征。分别说明斯巴达和雅典的政治体制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述阿拉伯帝国在欧洲文明传承中所发挥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例说明阿拉伯帝国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2024-05-01更新 | 2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每个地区和国家的发展都是基于自己的历史和现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教皇制度和封建制度,是中古历史的中心点。教皇制度是欧洲的一个合力,它把全欧洲统率在一个主权之下,使各地的人民奉同样的教主。封建制度所代表的,却是一个分力,它把欧洲分之又分。在这两个相对势力之下,便可以明白,列国之兴,乃是黑暗中的一点光明。列国制度,对于封建制度是一个合力,但在教皇的眼光中,列国的成立却是妨害欧洲的统一。列国的君主,一方面要打倒国内分权的诸侯,一方面又要从教皇手中把政教各权分夺过来,他们终于得胜了这两个中古历史的主要制度。

——整编自陈衡哲《西洋史》

材料二   中古西欧大事年表(部分)

1020年,首次颁布城市自治特许状(对西班牙城市莱昂)

1088年,“欧洲大学之母”博洛尼亚大学成立,许多学生热衷于研究罗马法律的本源

1167年,牛津大学成立,40余年后该校部分师生又创办了剑桥大学

1215年,英国贵族迫使国王在限制王权的《大宪章》上签字

1296年,但丁成为佛罗伦萨百人会议(市议会性质)的成员

1303年,法王腓力四世因向神职人员征税问题绑架了教皇卜尼法斯八世

1367年,德国各大贸易城市正式成立汉萨同盟,最终包括了近200座城市和城镇

1487年,都铎王朝的亨利七世通过斯托克之战镇压了贵族的叛乱

1497年,达·芬奇的名作《最后的晚餐》绘制完成

材料三


材料四   工业革命是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

——摘编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

在18世纪80年代间,生产力确实有了惊人的发展,或者,如现在的经济学家所认为的,生产力有了“一个进入自驱动发展的起飞”。更确切地说,当时产生了一个机械化工厂体系,它以迅速降低的成本极大量地生产商品,以致它不再是依靠原有的需要,而是创造出其自己的需要。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如果人们把整个人类社会的演进用12个小时来表示,那么现代工业时代只代表最后5分钟……”英国是最先发生这个5分钟事件的地方,工业革命可能是最初的关键几秒钟。正是这个革命使现代文明降临人间。人类开始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西欧“中古历史”的基本特征。
(2)阅读材料二,概括中古中后期西欧社会发生的变化。
(3)写出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事件的主要影响。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的主要特征。
(5)指出材料三和材料四中两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共同的根本原因。
2024-03-27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江阴市两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7年“双十节”纪念会,林森在演讲中号召为抗战将士募集慰劳金及伤病难民棉衣,动员全民为抗战效力。1942年“双十节”,为扩大国防科学运动,宣传部贴出“加紧科学建设,充实国防力量”、“提倡科学要发挥组织的效能”等标语,对民众进行动员。1944年抗战即将结束,为动员广大青年参军,政治部于“双十节”编印特刊,用宣传列车绕本市宣传。

——摘编自周游《国难与国庆: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对“双十节”的纪念与阐释》

材料二   1942年“双十节”,边区政府在延安中央大礼堂召开纪念报告会,由吴玉章报告“辛亥革命经过”,李六如报告“武昌起义的几件事”。1944年太行地区为纪念“双十节”召开的座谈会,邀驻地附近杀敌英雄、劳动英雄及士绅参加……叶剑英在延安抗大三分校第七期的开学典礼中对学员讲话,用孙中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遗嘱,勉励学员在中共领导下为此继续奋斗……边区政府在“双十节”纪念中非常强调民族统一战线对于抗战的重要性。“统一战线”被毛泽东喻为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的成功,因而也被边区政府解释为“统一战线”的成功。

——摘编自周游《边区政府对“双十节”的纪念和阐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政府进行“双十节”纪念活动的积极作用。
(2)据材料二、概括抗战时期国共双方进行“双十节”纪念的共同特点,与国民党相比,共产党的“双十节”纪念活动又增加了哪些新的内容?
2024-01-28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津巴布韦的一处主体建筑位于山下的平地,被称为椭圆形大围墙。围墙里面建有圆锥形石头高塔、石碑、地窖、水井和一些石崖的废基,像是古代宫廷的遗迹。围墙附近还有许多小的房屋,这些低矮的颓垣残壁可能是一般官员或者黎民百姓的住宅区。后来,人们在它的周围发掘出大量的文物。其中有奇怪的生产工具、锋利的作战武器和精美的装饰品等,还有一些是来自遥远的中国的陶瓷碎片、阿拉伯世界的玻璃珠子、波斯的彩色瓷器、印度的佛教念珠等。

——摘编自姜锐明《马绍纳人的津巴布韦》

材料二     古典文明时期的所谓城市实际上首先是宗教活动的中心,是祭司们进行农业、历法、文字等科学研究的地方,是发展建筑、雕刻、绘画等艺术的活动场所,它们对玛雅社会的发展,对玛雅文明水平的提高是起了积极推动作用的。但是后来它们逐渐演变成了主要是祭司统治阶级至高无上权威的象征和被压迫被剥削的奴隶与平民阶级苦难的根源。这正如恩格斯所说:“在发展的进程中,以前的一切现实的东西都会成为不现实的,都会丧失自己的必然性、自己存在的权利、自己的合理性。”

——摘编自胡春洞《谈玛雅文明的起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非洲大津巴布韦文明的社会经济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玛雅文明在艺术上取得的成就。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非洲和美洲文明的认识。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28年10月)

材料二 下表所示为1952年和1956年我国国民收入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对比表。

年份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公私合营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19.1%1.5%0.7%71.8%6.9%
1956年32.2%53.4%7.3%7.1%接近于零

——张岂之《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历史新编》

材料三 全会公报提出:现在我们要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和实践经验,采取一系列新的重大的经济措施,对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着手认真的改革,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的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

——郑谦、庞松《中华人民共和国通史》(第四卷)

材料四 中国有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是中国、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一大幸事。只要我们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国革命史,就不难发现,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就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也不可能具有今天这样的国际地位。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的“奇事”典型,并说明中国共产党正在探索怎样的革命道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一变化的历史意义并分析导致变化的政策因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会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判断这是哪一次重要会议并分析它的深远影响。
(4)据材料四,指出从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中得出的重要认识,并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重要史实加以说明。
2022-12-19更新 | 245次组卷 | 15卷引用:江苏省江阴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晋短暂统一中国,重建户籍,以黄纸登记户主姓名、年龄、家庭情况,装订成册,称为“黄籍”。东晋政府对南方土著居民仍然以黄籍进行登记,对从北方南渡而来侨居的州、郡、县人口以“白籍”进行登记,不向白籍人口征发赋役。东晋后期和南朝,政府为增加赋役,不时将侨居户口编入所居郡县户籍,称作“土断”,使白籍人口土著化,承担赋役。

——统编历史选必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二   康熙五十一年二月二十九日谕“将直隶各省现今征收钱粮册内有名人丁,永为定数,嗣后滋生人丁,免其加增钱粮,但将实数另造清册具报。”五十二年万寿恩诏:“但据五十年丁册定为常额,续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四年,奉旨“以各邑丁粮均派入各邑地粮之内,无论绅衿、富户,不分等则,一例输将”。

——[]吴振械:《养吉斋余录》卷1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东晋前期黄籍和白籍的区别以及东晋后期白籍的变化,结合所学归纳古代政府管理户籍的根本目的。
(2)根据材料二概述清朝赋役制度的内容,并结合所学分析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趋势及影响。
7 . 由英国率先发生的工业革命不仅改变了社会产业结构,而且引起了社会阶级结构、上层建筑、生活方式等的深刻嬗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什么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18-19世纪的英国,而不是发生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兴起的故地,也不发生在欧洲一些文化昌盛、经济发达的地区,而恰恰发生在原先相对落后的,处于世界文明边缘的,孤悬在大陆之外的海岛英国,究属是哪些因素促成了英国首先发生震撼世界的工业革命,这是国内外学术界和广大历史学习者都怀有极大兴趣的问题,而这些问题蕴涵着丰富的意义和价值。……英国工业革命是上述诸多因素积聚而成的自然演进的产物,它不是哪位英明君主谋划的结果,也不是哪位天才思想家巧思妙想的结晶。它不像后起的工业化国家在不同程度上事先有一定的谋略和规划,而是在原发状态中发生的、发展的。直到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时也没有人认识到工业革命已经发生。

——摘编自李月琴《探因索源——“英国工业革命”教学中应重视的问题》

材料二   大工厂,特别是从蒸汽机开始代替水力发动机的时候起,越来越多地开设在那里。据同时代的人说,在1786年,人们仅看到一个烟囱,即阿克赖特纱厂的烟囱。十五年后,曼彻斯特约有五十个纱厂,大多数都拥有蒸汽机。那些赶忙建筑起来的、因太小而不够人口居住的工人棚屋绵延在纱厂的周围,几乎把旧城围绕起来。……设有商店的中心区域已经美化了。那里开辟了宽阔的街道,两边有很高的砖砌的房屋。最后,在城市的最外面东南方不久也建起一些四周围有花园的漂亮别墅,那里住着新的贵族,棉业富豪。

——摘编【法】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英国近代大工业初期的概况》


(1)根据材料一,指出相比于其他国家,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有什么特点?结合所学,从技术和农业的角度概括英国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
(2)“工业化推动了人类社会城市化进程”,根据材料二以英国为例阐述这一进程。
8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他(指罗斯福)迅速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法规和政策。诸如,通过紧急银行法来整顿银行秩序;……签署农业调整法,以帮助恢复农产品价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为经济恢复注入资金。新政期间,美国还建立起养老和失业等方面的社会保障体系,整个美国就像经历了一场由总统推动的社会革命。在美国人的记忆中,这是政府第一次如此广泛、如此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生活。

——《大国崛起》解说词之十一

材料二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引自《苏联兴亡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特点。
(2)材料二中列宁提出“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为此,他采取了什么经济政策?概括指出1921年前后苏俄农业政策的变化?
(3)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美为克服严重的国内危机,采取的措施对当今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借鉴意义?
9 .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510月,法国国民议会通过《社会福利法》,意在使法国的社会保险逐步从领薪者扩展到其他所有社会群体,全体法国居民成为社会保障对象体制的保护对象。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法国的社会保障到20世纪70年代初已经基本完善。1945年只有一半法国人享受社会保障,到1978年,在法国居留的合法居民基本全部享有社会保障,政府财政支出大幅提升。福利涉及每一公民的生、老、病、死、伤、失业、教育等各个方面,之后的问题也显现出来。

——摘编自顾俊礼主编《福利国家论析:以欧洲为背景的比较研究》

材料二   一百多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然而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悲惨的事实。一百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备受压榨;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贫困的孤岛上。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萎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浪者。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骇人听闻的情况公之于众……

——(美)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

材料三   美国哈佛大学2016年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千禧一代”(是指出生于20世纪时未成年,在跨入21世纪以后达到成年年龄的一代人)中只有19%的人称自己是资本主义者,只有30%的受访者大体支持现有体制;30岁以上的受访者中,也只有一半美国人信任美国现在的资本主义制度。当代资本主义试图在全球灌输“普世价值”,在中心国家却失去了大片阵地。

——摘编自尹兴、丁晓钦《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空间隔离及其危机变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法国社会福利制度具有哪些特点?
(2)英国有学者指出,二战后的资本主义繁荣背后其实是一个“冷漠的原子化”时代。请结合材料二、材料三的内容解释这种观点。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应怎样正确认识二战后资本主义社会发生的新变化?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威廉签署由议会提出的《权利宣言》。内容包括;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能停止任何法律的效力;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征收赋税;向国王请愿是臣民的权利,侵犯即为非法;国会内演说、辩论及议事自由,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议员选举自由。此宣言经议会正式批准定为法律,即《权利法案》。

——摘编自袁传旭《英国光荣革命琐谈》

材料二   《权利法案》作为美国的宪法修正案,更侧重于从侧面保护公民的权利,其从如下几方面限制立法权;首先,第一条修正案明确规定不得立法的事项来保护公民的宗教自由、言论自由和集会请愿权;其次,第三至八条修正案通过赋予公民宪法上的程序性权利来维护其实体权利。“不得立法”条款在立法权行使的边界上建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国家的立法权始终不能逾越公民基本权利的藩篱,有利于立法者时剧反思自己的权力界限,并通过程序正义和公平去维护实质正义和公平。

——摘编自张凌飞《浅析<权利法案>对美国立法权的限制》

材料三   西方近代民主制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于废除政治强制,遵守政治生活和公共生活中共同的规则,以宪法规定的方式获取政治资源。一开始表现为思想家的构想,然后,政治家借助群众的力量将其细化为若干改造现行政治生活的要求……将其形式化、法律化,固定为一种永久性的、历史性的进步。

——应克复《西方民主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英国《权利宣言》出台的背景及体现的原则。
(2)据材料二,概括美国《权利法案》保护公民权利的特点及主要方式。结合所学,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蕴含的启蒙思想。
(3)结合所学,以美国近代民主制度的确立为例,阐释材料三的观点。
2022-06-04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宜兴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教学调研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