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3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德国在欧洲乃至世界近现代史上都扮演着一个极其复杂的角色,时而令人振奋、欣喜,时而让人胆颤、绝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欧洲的现代化进程而言,真正的文化起点不是文艺复兴,而是开始于德国的宗教改革。……文艺复兴说到底是阿尔卑斯山以南的富庶世界,尤其是意大利的一场华丽而感性的时髦风潮,宗教改革则是贫穷而道德严谨的北欧世界的一场质朴而深刻的思想革命。

——赵林:《在天国与尘世之间》

材料二



图1                                                       图2

(漫画注解:希特勒以“牙医”的身份出现,对着座位上仅剩下的一个病人(英国)喊道:下一个!墙上的帽子写着波兰、挪威、丹麦、比利时、法国……最后一顶帽子是英国,作为病人的英国手中拿着一把和医生一样的钳子。)

材料三   在现有条件下,国家必须有计划和有调节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在这个意义上,国家的主动性就是而且应该是无可辩驳的。但是进而想把企业家弄成官府意志的奴隶和单纯的执行机器,那就必然毁灭一切人格价值并剥夺经济界最宝贵的动力。     

——【德】路德维希·艾哈德

(注:路德维希,艾哈德:德国政治家、经济学家。1949—1963年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经济和劳动部长,1963—1966年任联邦总理。)


(1)根据材料概括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之间的区别。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宗教改革对欧洲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2)材料二中图1到图2,是德国一步步摆脱“凡尔赛体系”的严格限制,把战争带给欧洲的过程,请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一过程?图3表明英国的对德政策发生了明显变化,试分析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路德维希·艾哈德的经济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政府是如何实践这一主张的。
2021-08-25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2016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古人说:“置图于右,置书于左,索象于图,索理于书。”教科书中的图示、图片,往往是学习历史、加深对文字内容理解的最好工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观察图1,在通往雅典公民大会的道路上,有四种群体被排除在民主殿堂之外,请在漫画 “通途”示例中,写出其余的三种社会群体。

(2)罗马人以灵活务实的态度制定出古代世界最为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影响深远。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是什么?简要说明罗马法是怎样影响人类文明发展进程?
(3)图2漫画(“国王仍然是国家的主人,但是已经不理国家大事了”)所反映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的何种政体形式?该政治形式最早是通过哪一个重要文献加以确立的?

(4)图3中的联邦政府结构是依据哪一部法律文献构建的?中央政府的权力构建又体现了什么原则?

(5)依据图4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文献体现出的主要特点及历史地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法颁布后没有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
3 . 随着全球海路大通各地经济联系不断加强,人类历史逐步从分散走向整体,各国也因此经济上互相依存度剧增,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愚蠢的“权宜之计”——“教皇子午线”的划定:数世纪前,当西班牙和葡萄牙为殖民利益吵闹不休时,教皇大笔一挥把世界地图划为两半,于是西班牙得到了美洲,而葡萄牙霸占了东半球。后因教皇偏袒,西班牙得寸进尺,几经变动,矛盾丛生。一条人为的分界线并不能够阻止其他国家对财富的争夺,随着新航路的进一步开辟,越来越多的国家(如荷、英、法)加入了探索新世界的行列,尤其是欧洲将从殖民掠夺、商业贸易和奴隶贸易中获得的财富最终转化为资本,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大变革的时代。

——摘编自郭方《全球通史(少年彩图版)》《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二


漫画说明:在名为《和谐之桥》(PONTDELA-CONCOED【法语】)的漫画中,法国外长舒曼(SCHUMAN)正在指挥起重机架设“煤钢计划”(COALANDSTEELPLAN)的桥梁,深壑对面的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ADENAUER)也在积极配合施工。但是,在他们中间却隔着深深的沟壑,沟壑壁上写着“猜疑”(SUSPICION)和“不信任”(MISTRUST)。这正表明,西欧联合之路,德国是核心,法德和解是关键。

——节选自《老漫画中的世界史》

材料三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可以追溯到新航路的开辟和资本主义在西欧的兴起,经过从此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向世界扩展。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两次工业革命深刻的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此后帝国主义各国间包括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等各种矛盾最终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二战后的国际秩序体现了人类呼唤世界和平与要求共同发展的时代特征。到21世纪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强劲的时代潮流,但人类也面临着很多的挑战。有人将地球比作一艘大船,190多个国家就是这艘大船的一个个船舱。世界各国只有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坚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承载着全人类共同命运的“地球号”才能乘风破浪,平稳前行。

——整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下)》


(1)阅读材料一,概括早期殖民国家“探索新世界”的手段和方法。结合所学指出这些手段和方法对世界格局产生的影响。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1967年以法德为代表的六国成立的欧洲新联盟名称。进一步概括当时世界格局下除欧洲外多极力量的成长。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二战后成立的传统的全球治理机制。分析说明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为何更适应时代潮流。
2021-09-04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决定社会走向,影响发展进程的,是历史的合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的中国,几乎每年都有重大事情发生。学者金冲及独具慧眼从1947年入手,写成《转折年代》。该著作以近乎白描的手法再现了1947年的中国社会面貌:
有一份杂志刊载了一幅中美贸易的漫画,画的是长嘴鹳在一只长颈瓶里喝水,对蹲在旁边的猫说:我们是平等的,都可以自由地在这瓶里喝水;
1月至8月,天津歇业工厂竟达132家,尚未宣告歇业的厂家,也多坐待油尽灯干。上海最大的纺织厂申新各厂开工纱机,尚不足抗战前1936年57万锭之数;
晋西北山地农民许多穷困及破产,虽然有些地方农民已分得若干山地,但非常零碎,没有系统、普遍和彻底。目前的任务就是要有计划的去组织这样一个群众运动,并正确地把这个运动领导到底。
——摘编自《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
材料二     1947年12月,毛泽东饱含激情地说:“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已经打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去了。……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学者陈旭麓认为,毛泽东的话“富有历史感地把新民主主义的胜利,看成整个民主革命的胜利。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但它的事业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
——摘自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阅读材料一,联系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国民党统治后期国统区经济在“内”、“外”两个层面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二,列举并说明1947年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军事上所采取的重要举措及其意义。
(3)材料二所说的“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的“辛亥革命事业”指的是什么?充分利用材料提供的信息并结合所学,概括说明中国共产党人是以何种方式实现了新旧民主革命的转变,并取得了“新民主主义的胜利”。
(4)联系材料与所学,请您用一句话概括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经验。
2019-01-30更新 | 1905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浙江卷精编版)

5 . 近现代中美关系的历程堪称大国关系发展的典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著名漫画家特伟《偷天换日》

材料二要是我们给予中国共产党政权以政治上的承认,那对远东各非共产党国家的政权的生存将是一个几乎致命的打击。如果给予中国共产党政权这样的承认,和中国共产党政权在联合国中取得席位,那就会使它们在远东威信和影响大大增加……

——1958年美国国务卿助理杜勒斯在加尼福尼亚商会的演说

材料三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记者:您认为双方应该怎么做才能保持中美关系长期稳定发展?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我们双方目前正在为下一步实现两国元首以及各个级别的交往,拓展各领域的合作在进行着有效沟通。……展望未来,我们还应该致力于两个“超越”,首先是超越      的不同。……在一个文明不断进步、观念日益多元的时代,中美完全可以相互尊重、相互借鉴,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第二就是要超越“零和博弈”这种传统的思维。

——根据2017年3月10日外交部长王毅两会答记者问整理

(1)解读史料,了解其出现的时间是很重要的。材料一中的漫画,有人说,它创作于1942年,也有人说,它创作于1947年。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别阐述两个创作时间背景下对该漫画的不同解读。(温馨提示:解读主要包括内涵和影响两方面)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对华政策。结合所学知识,为了突破这一政策,当时中国进行了哪些外交活动?

(3)材料三中“      ”处应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要“保持中美关系长期稳定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根据三则材料,请你用最精炼的话概括近现代中美关系发展历程的总体特点。

2017-08-11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右图为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中有关经济全球化的一幅漫画《平衡的世界经济》。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漫画的寓意。
(2)根据你的认识,谈谈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全球化应采取的态度。
材料二: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1974年联合国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日益突出全球理念,倡导全球合作。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2016-11-21更新 | 9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浙江省温州四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7 . 19世纪末,美国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争夺世界霸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柏林,1917年1月19日,德国外交大臣给德国驻墨西哥大使的密令:2月初我们将实施无限制潜艇战。尽管如此,我们仍希望美国保持中立。如果这个计划不成功,我们将在下列基础上与墨西哥结成同盟:我们将一起发动战争并一起走向和平…相信墨西哥一直想收复在新墨西哥州、德克萨斯州、亚利桑那州的领土。
材料二:美国在欧洲受挫,但它的扩张势头有增无减,它的目光自然转向世界其他地区——远东和太平洋地区。英俄矛盾一度是主要矛盾,战后美日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矛盾了。1919年11月,略奇等美国参议员公开声明,其要点是“中国不已本国领土或沿海之无论何处,割让或租借于无论何国”。 “中国赞同所称门户开放主义,并实行中华民国各地方,无有例外”。中国代表的表态得到美国的赞许。
材料三: 漫画《坍塌的桥》

材料四:美国黑人领袖杜波伊斯于1918年写下一本有关即将到来的世界的非凡预言: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世界上较蒙的人们决不再仅仅占据他们以前所占据的地方。在这些地方,迟早将会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
————《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美国于1917年卷入战争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对山东问题的变化的原因
(3)材料三提供了哪些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的“空缺”产生什么影响?
(4)人们对材料中“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各有不同的理解:有人理解为“战争结束了,和平已经来临”;有人理解为“新的世界大战已经拉开了序幕”。你同意哪种观点?结合史实说明理由。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每十家各令挨报甲内,平日习为偷窃,及喇唬教唆等项不良之人;同具不致隐漏重甘结状,官府为置舍旧图新簿,记其姓名;姑勿追论旧恶,令其自今改行迁善;果能改化者,为除其名;境内或有盗窃,即令此辈自相挨缉;若系甲内漏报,仍并治同甲之罪。又每日各家照依牌式,轮流沿门晓谕觉察;如此即奸伪无所容,而盗贼亦可息矣。

——《王阳明全集·申谕十家牌法》

材料二   (乾隆)二十二年更定保甲之法:一、顺天府五城所属村庄暨直省各州县乡村,每户岁给门牌。十户为牌(奇零散处,通融编列),立牌长;十牌为甲,立甲长;三年更代。十甲为保,立保长,一年更代。士民公举诚实识字及有身家之人报官点充。……凡甲内有盗窃、邪教、赌博……聚会等事,及面生可疑、形迹诡秘之徒,责令专司查报。户口迁移登耗,责令随时报明,于门牌内改换填给。

——《清朝文献通考》卷19《户口一》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十家牌法在基层治理上体现的特点。结合王阳明心学内容,简要说明他采取“姑勿追论旧恶,令其自今改行迁善”这一做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清朝“保甲之法”的主要职责。“保甲之法”使保甲制与乡里制合一,结合所学,请从清朝赋税制度演变的角度说明其成因。
2024-04-08更新 | 114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嘉兴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图为中国古代农业防灾减灾系统图(局部)。

——摘编自邵侃《中国古代农业灾害防减体系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上图中③和⑤的相关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农业防灾减灾体系的特点。
2024-06-09更新 | 7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卷03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隋灭陈后,岭南地区拒命反隋。广州至西部沿海各州郡一带越族各部拥戴高凉郡(高州)冼夫人(前高凉郡太守冯宝之妻)为共主,集兵对抗南下隋军。隋军攻陷陈都建康后,总管韦洸奉命率军安抚岭南,向广州进发。晋王杨广遣陈主陈叔宝(已降)遗冼夫人书,   “谕以国亡,令其归化,并以犀杖及兵符为信”。冼夫人得书验信,知大局已定,转而拥护隋朝,遣其孙冯魂率部众迎接韦洸   “入至广州”……文帝表彰冼夫人效忠朝廷之功,册冼夫人“为谯国夫人,开谯国夫人幕府,置长史以下官属”。此后,冼夫人更加尽忠朝廷。

——摘编自王力平《隋朝的边疆经略》

材料二:卫所,明代常备军军事组织, 明代在各要害地方皆设卫所,屯驻军队。

明代万历年间疆域图(局部)


材料三:1936年,毛泽东在接受美国记者斯诺采访时指出:   “至于内蒙古,这是蒙汉杂居的地区,我们要把日本赶出那里,并帮助内蒙古建立一个自治的政府。”1941年《陕甘宁边区施政纲要》中宣布依据各民族平等的原则,再次申明“建立蒙回民族自治区”的政治主张,表明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建立“自治区”,即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已确定的“新办法”。1947年,在解决民族问题方面,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地区领导的自治运动实践,当时也进入建政实施的阶段。

——摘编自郝时远《新时代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根据材料一,概括隋朝经略岭南地区的方式,结合所学,简析其边疆治理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代卫所分布的特点。结合所学,简述继明而兴的清朝在处理与蒙古族关系上的新举措。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共在内蒙古地区建立自治政府的背景条件。结合所学,概述改革开放前中共推进民族区域自治的举措。指出中共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民族工作领域的具体表现。
2023-11-24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2024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