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2022高三上·上海·学业考试
材料分析题 | 容易(0.94) |
名校
1 . 古代文明。
(1)下列文明成就从左至右依次为:①、②、③、④、⑤,请将其与诞生地匹配(填字母)。
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

(2)请写出两个文明所在地的其他文明成就,并简要分析此文明的影响。
示例:《汉谟拉比法典》
所在地的其他文明:楔形文字。
影响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①文明(写字母序号即可,不可与示例重复)____。
所在地的其他文明:____。(任写一个即可)
影响是:____。
②文明(写字母序号即可,不可与示例重复)____。
所在地的其他文明:____。(任写一个即可)
影响是:____。
2022-09-03更新 | 52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9月上海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03
2022高三上·上海·学业考试
2 . 英国工业革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在工业革命之前,长期实施保护主义。据统计,17961845年间,英国大多数年份关税率是30%~35%,其中18201835年间曾出现增高,最高的年份达65%。正是经济保护而不是自由贸易,培育了英国工业,使美(英)国日趋强大。随着工业革命的高歌猛进,19世纪四五十年代,英国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废除代表土地贵族利益的保护关税政策,实行代表本阶级利益的自由贸易政策。1846年以废除《谷物法》为标志,英国方才积极倡导并正式走上自由贸易之路。

——摘编自江涌《自由主义与保护主义》

材料二   关于协定关税,虽然南京条约已开其端,但用的还只是“秉公议定则例”这样一个比较含糊的说法。1843年,中英在香港签订了第一个协定税则《五口通商章程及海关税则》。这个税则上载列的进口货税目共48种,出口货税目共61种。从总体上看,进出口税率多在5%左右。英国对华输出的主要工业品棉织品的进口税率定为“每百两抽银伍两,这是当时世界上最低的进口税率,比中国自主的粤海关实征税降低了约5879%。为英国棉织品占领中国市场提供了极便利的条件。

——摘编自萧治致《鸦片战争史》等


(1)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英国能够迅速进行工业革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国走上自由贸易之路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英两国降低关税的不同影响。
2022-09-03更新 | 23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9月上海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03
3 . 外国人在通商口岸。

西潮涌来前后,外国人在华地位大相径庭,这充分反映于他们在通商口岸的境遇之中。

材料一   在广州,外国人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十三行,买卖结束必须要到澳门去过冬。在广州期间,外国人不能随便出游,“夷妇”也不许进城。外国人不得买中国书、学中文。传教士马礼逊的中文教师为他授课时,一定携带一只鞋子和一瓶毒药。鞋子表示他是做买卖的,不是去教书的,毒药是预备万一官府查出,可以自尽。

材料二   各主要通商口岸在外观和制度上都非常相似。每个通商口岸都以租界为中心。这些租界设立在人烟稠密的中国城市旁边,那里高耸着领事馆的白旗杆,友俱乐部、跑马厅和教堂。租界由各国领事管理,并受到停泊在江上或海边的粗短炮艇的保护。中国买办在外国大班的领导下办事。


(1)材料一所描述的现象存在于什么时期?外国人受到怎样的待遇?
(2)材料二所描述的现象存在与什么时期?外国人在通商口岸享有哪些特权?
(3)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试分析外国人在通商口岸境遇变化的原因。
(4)根据所学知识,写出外国人在中国境遇变化,对中国带来的影响。
2022-09-03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9月上海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03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历史事实是既定的,但是看待历史的角度则可以是变化和多样的。

视角一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

视角二   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1840年以来的中国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1)按照视角一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11年间的哪些事件做出较高的评价?(举两例)
(2)按照视角二,从背景、内容、影响三个方面对洋务运动进行评价。
2023-06-21更新 | 116次组卷 | 6卷引用:上海市2012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5 . 文物中的古代中国。

文物是研究中国古代史的重要资料。某校历史社团举办主题为“文物中的古代中国”的文物图片展览活动。


(1)根据展览图片信息,将下列展品匹配相应的类别。(填写字母)
A.乾隆帝颁发给西藏地方政府的金瓶B.战国时期双镰铁范C.秦半两钱D.南宋手持罗盘的陶俑
E.唐代胡商牵骆驼佣F.明仿宋针灸铜人G.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和稻茎叶H.北魏墓中出土的拜占庭帝国金币

国家治理农业生产对外交往科技水平


(2)如果要符合“统一”“多民族”关键词,可选择的展品是____。(填写对应的字母)
(3)如果以“明清时期的新发展”为专题,依据示例,从下列待选的展品中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展品做简要理由说明。
《红楼梦》《海国图志》《几何原本》译著《本草纲目》《革命军》
示例展品名称:《红楼梦》
展品说明:作者曹雪芹,小说反映了清朝中期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多个侧面,是我国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享誉世界的名著。
展品名称:____。
展品说明:____
2022-09-03更新 | 12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9月上海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03
6 . 学习与认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911930年中国社会出现的主要“口号”

时期(年)口号
18911900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19011910扶清灭洋;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9111920尊孔复古;民主与科学;打倒孔家店;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新旧调和”论
19211930以俄为师;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打倒列强除军阀;打土豪,分田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1891—1900年间,材料中的口号反映了哪些历史事件?1901—1910年间,哪些阶级提出了材料中的口号?
(2)根据材料中口号的变化,归纳近代中国学习西方有哪些特点?
2022高三上·上海·学业考试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7 . 梁启超的文明史观。

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往往会受到时势的影响。

梁启超(1873年—1929年)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

材料一   四五岁就王父及母膝下授四子书、《诗经》……十二岁应试学院,补博士弟子员……。年十八偕入京师(考进士)……。下第归,道上海,从坊间购得《瀛寰志略》读之,始知有五大洲各国……。

——梁启超《三十自述》

材料二   窃顷者强敌交侵,割地削权,危亡岌岌,人不自保,皇上临轩发叹,天下扼腕殷忧,皆以人才乏绝,无以御侮之故。然尝推求本原,皆由科第不变致之也。

——梁启超《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折》(1898年)

材料三   去国以来……思想为之一变。……科举非恶制也,……徒以其所试之科,不足致用耳!昔美国用选举官吏之制,不胜其弊,及1893年始改用此种试验,美人颂为“政治上一新纪元”。而德国、日本行之大效……。世界万国中行此法,最早者莫如我,……自此法行,而我国贵族寒门之阶级永消灭;自此法行,我国民不待劝而竞于学。……因噎以废食,其不智抑甚矣。吾故悍然曰:复科举,便!

——梁启超《官制与官规》(1910年)

材料四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说:泰西格致性理之学,源于希腊;法律政治之学,源于罗马。欧洲诸国各以其国之今文,译希腊罗马之古籍……举国习之,得以神明其法,而损益其制,故文明之效,极于今日。

材料五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梁启超游历欧洲,偶遇美国著名记者赛蒙氏。赛氏认为西方文明已经破产,需要中国文明的救拨。梁氏指出很多西方人抱有此种心理,在《欧洲心影录》中写道:

(近代欧洲)因为解放的结果,种种学说都是言之有故,持之成理……从两极分头发展,愈发得速,愈冲突得剧。消灭是消灭不了,调和是调和不来,种种怀疑,种种失望都是为此。他们有句话,叫做“世纪末”……这句话的意味从广义解释,就是世界末日,文明灭绝的时候快到了。


问题
(1)依据材料一,概括影响梁启超青少年时代成长的主要因素。
(2)从材料二到材料三,梁启超对科举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
(3)材料四中,“格致性理之学”和“法律政治之学”分别指什么?
(4)从材料四到材料五,梁启超对西方文明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你认为梁启超态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022-09-03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9月上海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02
2022高三上·上海·学业考试
8 . 思想引领时代。

一个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才会诞生伟大的思想。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


(1)根据提示,将下列选项填入时间轴。(填写字母)。
A.马克思   B.魏源   C.董仲舒   D.孔子
E、陈独秀   F、严复   G、伏尔泰   H、马丁·路德

(2)中国儒家思想的发展有其历史独特性,简要说明儒家思想的发展。
(3)以伏尔泰为代表的启蒙运动思想家,促进了西方的思想解放,请把思想家的姓名和思想一一对应。
思想家思想理论
孟德斯鸠①主权在民A
伏尔泰②三权分立B
卢梭③天赋人权C

2022-09-03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9月上海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02
2023·上海·模拟预测
9 . 地图中的世界观念。

从地图中可以管窥不同时代、不同文明对世界的认识。

(1)图1和图2两幅地图对地理空间的认识有何异同?
(2)直接影响如图3绘制的历史事件是(     
A.亚历山大远征B.郑和七下西洋
C.迪亚士绕过好望角D.哥伦布到达美洲

(3)促成如图4出现的主要原因有(三选)(     
A.新航路开辟B.蒙古西征
C.启蒙运动D.明代解除海禁
E.早期西学东渐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看待明清时期中国人世界观念的变化。
2023-05-08更新 | 8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6月合格性考试历史仿真模拟卷01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0 . 癸卯年间说“癸卯”。

120年前的癸卯年,清政府批准张之洞等人拟定“癸卯学制”,造就了中国第一部颁行全国的、具有近代意义的学制系统。

材料一   设初等小学堂、高等小学堂、普通中学堂、高等学堂(相当于高中)、大学堂、通儒院(相当于研究生教育);宗旨:以忠孝为敷教之本,以礼法为训经之方,以练习艺能为致用治生之具;参考西国政治法律时,不可片面使用民权自由等字;私学堂禁习政治法律、禁私习兵操;学生不准妄干国政;科学相间讲授

——译摘自《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纲领性文件)部分条目

材料二   5年制中学堂部分学科内容要求(注:引号内为原文,括号内为以小时计算的每周课时)

*修身:目的在于“坚其敦尚伦常之心,鼓其奋发有为之气”。(1)

*读经讲经:读讲《春秋左传》、《周礼》。(9

*外国语:“上则入高等专门各学堂,必使之能读西书;下则从事各种实业,虽远适异域,不假翻译。方今世界舟车相通,履欧美若户庭,假令不能读其书,不能与之对语,即不能知其情状”。(6-8

*历史:先讲中国史,次讲亚洲史“示以今日西方东侵东方诸国之危局”,最后讲欧美史。“发明史实之关系,辨文化之由来,使得省悟强弱兴亡之故,以振发国民之志气”。(2-3

*博物:动植物、生理、卫生、矿物。(学4年)

*理化:物理含力、音、热、光、电、磁、气诸学,化学含无机、有机。“以备他日讲求农工商实业及理财之源”、“本诸实验,得真确之知识”。(学2年)

*图画:“以备他日绘画地图、机器图,及讲求各项实业之初基”。(学4年)

*体操:西式体育器械、兵式体操为主的各式体操、枪刺术等。(2

——整理自《奏定中学堂章程》

(1)“癸卯学制”颁行距今已有(     )(单选)
A.3个甲子B.2个甲子C.1个甲子D.半个甲子

(2)有学者认为癸卯学制是在“新式教育的外壳之下包裹着旧式教育的灵魂”。结合材料一、你是否认同该观点?简述你的理由。
(3)某些学科进入中学课堂,体现了特定时代下教育理念的某些特征。结合材料二、任选一个学科说明之。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癸卯学制”的确立?
2023-12-15更新 | 7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6月合格性考试历史仿真模拟卷01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