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伯里克利讲道:“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在我们的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和宽恕的;但在公家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法律使我们心服。”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材料二   就法律而言,一切人都是平等的……对一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我们不说他是一个仅注意自己事务的人,而干脆把他当作废人。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三   法国现代自由主义思想家贡斯当这样评价雅典的民主:“古代人的目标是在有相同祖国的公民中间分享社会权力,这就是他们所称谓的自由。而现代人的目标则是享受有保障的私人快乐;他们把对这些私人快乐的制度保障称作自由。”

材料四   (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管理,统治者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和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

——苏格拉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归纳伯里克利阐述的雅典民主制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材料三对雅典民主的评价是否恰当?为什么?
(3)苏格拉底对雅典民主制的批判着眼于什么?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雅典民主制作出简要的评价。

2019-08-09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蓝田县焦岱中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6课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同步练习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81年通过的《邦联条例》建立了一个州的联盟,定名为“美利坚合众国”。条例规定:各州保留它们的主权、自由和独立,邦联无权向各州征税和管理各州的贸易;邦联只设国会作为中央机构。邦联未设行政首脑和司法长官,也没有对违抗邦联的行为实行制裁的任何规定。

材料二   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规,有一定的自主权,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避免高度集权的弊端。

材料三   

美国联邦政府
国会总统最高法院
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两名,任期六年,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
众议员由各州按人口比例选出,任期两年
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每届任期四年,连任不超过两届。总统无权解散国会,国会可依法弹劾总统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提名,参议院批准,除非犯罪,任职终身

——1787年宪法

材料四   英国首相为政府首脑,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议会可罢免首相。二者互相牵制,只要能保住议会多数党的地位,首相可连任。


(1)据材料一概括当时美国政治体制的主要特点。它给美国带来了什么问题?
(2)据材料二、三,指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构成体现了哪些原则?国会参众两院议员的任职各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3)据材料三、四,概括指出美国的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在哪些方面存在差异?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019-08-08更新 | 51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蓝田县焦岱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一第9课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同步练习
3 . 2007年9月28日是孔子诞辰2558周年,孔子的故里山东曲阜已经提前作好全球华人联合祭孔的准备工作。届时曲阜又将成为全球华人瞩目的焦点,这些都说明儒家的一些价值观正在融入世界文化的主流之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予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摘自《论语·为政》

材料二 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而教育家不足以尽孔子。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措四海而皆准,俟百世而不惑也……吾将以政治家尊孔子——…政治家不足以尽孔子。食政治家之赐者,不过——国……不过百年,而孔子之因时的政治,可以善当时之中国,可以善2000年迄今之中国……

——摘自梁启超《世界伟人》

材料三 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夕卜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南则风靡于安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欧美。英、法、德、美、意、奥之学者,热心研究孔子者,岁炽日烈,…就全世界观之,《论语》之价值,已与《新约全书》竞胜。

——摘自日本学者岛献吉朗《诸子百家》

材料四 中国为什么会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连续不断的文明?……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史通》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指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2)材料二从哪些方面评价了孔子?据材料指出作者评价的主要依据。
(3)结合材料一、二、三,简述“孔子之道”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地位。
(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儒家文化在现代仍然受到重视的原因。
(5)某学生兴趣小组欲对儒家思想进行探究,请你提供三种获取相关探究资料的方法。
2019-08-08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蓝田县前卫中学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同步练习:第1课 孔子与老子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

——《左传》

材料二 (西周)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材料三 (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

——《左传》


请回答
(1)材料二所述的是一种什么政治制度?根据材料一说明这一制度推行的目的。
(2)根据材料概括诸侯有何义务(不得摘抄材料原句);诸侯与天子之间是何关系?
(3)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出现了什么新问题?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有何历史影响?
2019-08-08更新 | 18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蓝田县焦岱中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同步练习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亭、里。郡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军事、监察之权。县分大小,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以下设县长。
——樊树志《国史概要》
(1)材料一反映了汉初哪些政治制度?指出其渊源。
材料二
“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 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2)依据材料二,说明汉初“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及具体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措施导致的后果。
材料三
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淮南王刘安谋反,“国除为九江郡”;衡山王刘赐谋反,“国除为郡”。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一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并分析其意义。
2019-01-30更新 | 2204次组卷 | 55卷引用:陕西省蓝田县焦岱中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同步练习
6 . 有学者认为:宋代不仅对后世有深远影响,而且具有其特殊的认识价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宋朝在宫城内设置中书门下……中书门下的长官在北宋前期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分散宰相的事权,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宋神宗赵顼元丰富制改革,撤销中书门下,将其职权分归门下、中书、尚书三省,以尚书左、右仆射各兼门下、中书侍郎为正宰相,再设门下、中书侍郎各一人,尚书左、右丞各一人为副宰相。……宋朝设置枢密院,作为主管全国军政的最高机构。枢密院与中书门下对掌文、武大权,称为东、西“二府”。其长官称枢密使或知枢密院事,副长官称枢密副使或同知枢密院事等。主管财政的最高机构,北宋前期称“三司”,即盐铁、度支、户部三部。其长官称三司使,地位和宰相不相上下。


请回答:有人说:唐朝三省制标志着宰相制度的成熟,宋朝二府三司制则昭示着宰相制度趋向衰落。请依据材料指出,与唐朝相比,宋代宰相地位和职权的哪些变化体现了这种衰落的趋势?
2018-12-14更新 | 72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蓝田县焦岱中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同步练习(1)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5~16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使人们逐渐摆脱了教会的束缚和控制,推动了欧洲向近代化社会的转变;18世纪的启蒙思想使人们进一步摆脱了封建专制和宗教愚昧的束缚,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英法美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18世纪中期起,工业革命迅速扩展,大机器生产方式确立,欧美国家相继实现工业化。

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展了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先后爆发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结束了专制制度,但真正的民主共和没有实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爆发了要求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材料二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呈现出“沉沦”到“上升”的发展过程,中国社会走出了一条“U字”形路线,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基本特征是“上升”。在“沉沦”与“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1901年到1920年),就是“沉沦”的谷底、“上升”的起始时期……但是,正像黑暗过了是光明一样,中国历史发展在谷底时期出现了向上的转机。……从这时候起(注:指1920年前后),中国社会内部发展明显呈现上升趋势,中国人民民族觉醒和阶级觉醒的步伐明显加快了。在这以前,中国社会也有不自觉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也有改革派的主张和呐喊,但相对于社会的主要发展趋势而言,不占优势;在这以后,帝国主义的侵略还有加重的趋势(如日本侵华),但人民的觉醒,革命力量的奋斗,已经可以扭转“沉沦”,中国社会的积极向上一面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了。

——以上材料均整理自《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分期及英“沉沦”与“上升”诸问题》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西近代化过程中的两种不同模式。概括中西方近代化在本质和手段上的相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过渡期”在政治、经济领域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上升”做了怎样的准备?思想领域的代表性事件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

2018-04-02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小题限时训练(2)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清之际的士大夫,由于饱受国破家亡的沧桑巨变,对学术的认识发生了质的飞跃。他们深刻体会到理学空谈误国,八股科举害人的实质,对中国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深刻反思,提出了许多具有启蒙意义的思想和观念

——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

材料二须知那个时候的中国,要在充斥封建主义旧文化的天地里容纳若干资本主义的新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更好的宗旨来。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

——陈旭麓《近代史思辨录》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出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提出的“具有启蒙意义的思想和观念”,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体西用”思想为什么能成为当时清政府的最佳选择?“中体西用”的内涵是什么?

(3)材料三分别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两次重大运动?结合史实说明传统儒学在这两次运动中的境遇。

2018-04-02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周末小题训 (1)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选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材料三美国的政治结构之所以独一无二,“不是因为它太年轻,而是因为它太古老”。

——萨缪尔·P·亨廷顿

请回答:

(1)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前,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2)结合独立战争后的史实说明美国的政治结构为什么“太古老”?

(3)到19世纪70年代,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对资本主义发展有何积极意义?

2018-02-21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2《第四单元 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单元训练

10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年代事件
1215年约翰王签署《大宪章》,确立了“王在法下”的原则
1258年亨利三世被迫接受“贵族请愿书”,承认了议会独立于国王并定期开会的法定存在
1295年爱德华一世为筹集军费召集了“模范议会”并使之成为惯例
1327年议会通过了《斥国王书》,全体议员一致同意废黜爱德华二世,立其长子为国王,从而开创了议会弹劾国王的先例

材料二1690年3—4月,英国议会《财政法案》将“国王靠自己生活”转变为“国王靠议会生活”;1701年颁布的《王位继承法》旨在通过规定王位继承问题,实现议会对王权的控制。1714年,乔治一世即位,因不通英语,逐渐不出席内阁会议。1721年,下院多数党辉格党领袖、内阁首席大臣兼财政大臣沃波尔取代国王成为内阁首脑。1742年,沃波尔因失去议会的支持而辞职,他的这一行为开创了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时必须辞职的先例。1784年,小皮特首相遭到议会下院反对时,提请国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获胜后仍继续任职。他的做法也成为惯例。

——以上均摘自《英国政治制度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13世纪初到14世纪中期英国社会政治的特点。

(2)据材料二,简要说明“光荣革命”后英国国王、议会、内阁关系演变的基本趋势。

2018-02-21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2《第四单元 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单元训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