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曩.

材料   斯大林格勒会战后,希特勒为了挽回颓势,调集东线的精锐部队,于19437月在苏德战场上发动了第三次夏季攻势,在库尔斯克100多公里长的狭窄地段,以90万兵力,配备了近2700辆坦克,上万门火炮和2000多架飞机,实行重点进攻,企图再次夺田战场主动权。由于1943年夏季苏军在兵员和装备的数量和质量上已占优势,事前又获悉了德羊的意图和可能进攻的具体时间,所以不像在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那样被迫应战,而是先放行动,调集了133万兵力,3400多辆坦克,近2万门火炮和2100多架飞机,还在后方集中了大量预备队待命。

战役从75日开始到823日结束。712日在普罗霍罗夫卡发生了二战中最大的坦克战,双方投入了约1200辆坦克。德军损失惨重,战役由此转折.苏军经过50天浴血奋战,歼灭德军约12万,坦克师和机械化师约1/3。从此,苏军完全掌握了战略主动权,并展开全线反攻。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库尔斯克会战苏军胜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库尔斯克会战苏军胜利的影响。
2021-08-10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16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袁希涛,清末民初著名教育家。1885年袁希涛就读于上海龙门书院.接受了新式教育,随后前往日本留学,并在日本加入了同盟会。1905年袁希涛担任上海宝山县学务所总理,在三年内,协助宝山各乡镇创办新式小学30余所。民国成立后,受教育部长蔡元培邀请进入教育部任职。一战结束后,袁希涛辞去教育次长之职并组织了欧美考察教育团进行国外教育考察,归国后,袁希涛连花数月时间整理观访笔记,完成《八年欧美考察教育团报告》,对我国义务教育推行中的实际困境提出了具体的施行方案。袁希涛主持制定了《全国义务教育计划》,提出要统一筹划并监督新式学堂的筹办,要注重发展义务教育与师范教育。随后,袁希涛参与筹建了诸如南京高师在内的多所师范学校与诸如复旦公学(今复旦大学)在内的多所其他各类学校。

——摘编自杨天《一个被遗忘的教育家——袁希涛》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袁希涛教育理念形成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概括袁希涛对中国教育发展的贡献。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二战时期日本在制定侵华后的扩张计划时,军队产生了战略选择的分歧:日本陆军主张北进,以苏联为假想敌;而海军主张南进。以美、英为假想敌。1936年,日本最高决策层决定“南北并进”。随后,日本驻东北的关东军在中蒙边界地带不断挑衅,以试探苏联和蒙古的军事实力。1939年,日本陆军挑起了“诺门坎事件”。19395月,日本关东军向驻守在诺门坎一带的苏军第57特别军发起攻击,“诺门坎事件”爆发。开战伊始,日本认为“大肃反”后的苏军已不足为虑,狂妄地宣称日军1个师团可以对付苏军3个师。斯大林任命朱可夫作为诺门坎战役的指挥官,朱可夫指挥苏蒙军队向日军发起猛烈的反攻,日军在苏联的装甲军团面前溃不成军,被迫向苏联求和。1940年,双方缔结了停战协定,日本发起的诺门坎战役宣告失利。

——摘编自葛妍《揭秘苏日诺门坎战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发动诺门坎战役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诺门坎战役失利的影响。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七年战争以后,英国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殖民地的征税法案,以偿还战争的债务。北美殖民地人民抗议不息,并采取不进口行动等方式,联合抵制英国的商业。1770年,英国议会做出了让步,取消了除茶税之外的其他税收。但由于茶税的存在,波士顿茶商同英国东印度公司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波士顿茶商对东印度公司的特权十分不满,愤怒的茶商在1773年将3艘英国商船上的茶叶倒入大海。不久,英国制定了打击波士顿的“波士顿港口法”。纽约、弗吉尼亚以及其他殖民地纷纷指责英国的措施违背宪法,危害了殖民地的自由。各殖民地表示将派遣代表召开大陆会议,他们将坚决执行大陆会议的决策。1774年第一届大陆会议召开,宣布抵制英货,特别是停止输入英国的茶叶和酒类,因为这些进口的饮料不够“爱国”。

——摘编自雷芳《“波士顿茶会”与第一届大陆会议的召开》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后,列强依仗特权逐渐控制了海关,在中国大肆开设洋行以对华进行经济侵略。1915年因“二十一条”的签订,1919年因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和1927年固日本出兵干涉北伐战争并制造了“济南惨案”,中国先后多次发起了抵制日货运动,并得到了全国的学生团体、商人团体以及部分政府官员的积极响应。抵制日货运动得到了政府的认可,并成为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的重要外交策略。在抵制日货运动的同时,不少明智的爱国企业家认识到抵制日货只是一种消极的行动,它不能从根本上摆脱我国经济衰落的困境,于是他们在积极发展国产精品的同时,大力推进提倡使用国货的爱国运动。在民国时期,抵制日货运动逐步发展为倡导国货、改良国货运动,推动了我国国货向前发展。

——摘编自王春馨《从“抵货运动”到“国货运动”看民族主义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美殖民地抵制英货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美殖民地与中华民国时期抵制外货的异同点。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长生殿》描写了唐玄宗宠幸贵妃杨玉环终日游乐,将其哥哥杨国忠封为右相的情节。为讨杨玉环的欢心,唐玄宗不惜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为杨玉环采集新鲜荔枝,运输人员一路践踏庄稼甚至踏死路人。唐玄宗疏于政务,宠信杨国忠和安禄山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在逃亡的过程中,军士在马嵬坡哗变,唐玄宗不得已让杨玉环自缢。杨玉环在死后深切痛悔,受到神仙原谅,织女星说,“既悔前非,诸愆可释”。郭子仪带兵击溃安禄山,唐玄宗回到长安后,日夜思念杨玉环,闻铃肠断,见月伤心,对着杨玉环的雕像痛哭,派方士去海外寻找蓬莱仙山,最终感动了天孙织女,使两人在月宫中最终团圆。

——据洪昇《长生殿》(1688年完稿)整理

材料二   《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是莎士比亚于1607年左右编写的罗马悲剧。戏剧讲述了当时罗马的三大首领之一的安东尼因沉迷于埃及女王克利奥特佩拉的美色而无暇于国家大事,终日与他在埃及厮混,天天醉生梦死。后来,罗马出现叛乱、海盗入侵、帕提亚人入侵以及安东尼妻子因向凯撒挑战失败而死的消息终于让他重新振作起来,毅然回到罗马,为祖国效力。安东尼遂因形势需要和屋大维和好,并娶其妹来巩固彼此的政治关系。这让克里奥佩特拉又伤心又愤怒。各种战事和解消停后,安东尼迫不及待地回到了埃及女王身边。后来安东尼和屋大维发生对峙,安东尼因跟随埃及女王逃跑而战败,最终伤心自刎,克里奥佩特拉也终于看清屋大维的真面目,自杀身亡。莎士比亚在剧本中尽力强化冲突,同时将冲突的意义向表现人的精神、情感的伟大高贵方向提升,体现了一首人的赞歌。

——摘编自赵鹏钧《〈安东尼与克里奥佩特拉〉的爱欲悲歌》等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长生殿》和《安东尼与克利奥特佩拉》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长生殿》和《安东尼与克利奥特佩拉》两部作品所承载的功能,并分析其功能不同的原因。
2021-07-01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2022届新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茶馆》是老舍在1956年创作的一部三幕话剧,展示了近代中国的风云变幻。老舍在《茶馆》设置了唱“数来宝”的傻杨这一人物作为历史变迁的标志。

傻杨的部分唱词:

第一幕幕前:(部分唱词)

(我)大傻杨,打竹板儿,一来来到大茶馆儿……官儿阔,百姓穷,朝中出了个谭嗣同,讲维新,主意高,还有康有为和梁启超。

这件事,闹得凶,气得太后咬牙切齿直哼哼。

她要杀,她要砍,讲维新都是要造反。

第二幕幕前:(部分唱词)

打竹板,我又来,数来宝的还是没发财。

现而今,到民国,剪了小辫还是没有辙。

……闹军阀,乱打仗,白脸的进去黑脸的上……为打仗,要枪炮,一堆一堆给洋人老爷送钞票。

为卖枪,为卖炮,帮助军阀你占黄河他占扬子江。

第三幕幕前:(部分唱词)

自从那,日本兵,八年占据老北京。

人人苦,没法提,不死也掉一层皮。

好八路,得人心,一阵一阵杀退日本兵。

盼星星,盼月亮,盼到胜利大家有希望。

(哼)国民党,进北京,横行霸道一点不让日本兵……


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知识,说明老舍先生话剧《茶馆》的史料价值。
2021-07-01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2022届新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862月,印军在实际控制线附近大规模军事演习,有5万印军被调往中国藏南地区。为了防止印军进一步蚕食,中国把军队派到实控线中方一侧与印军对峙。1986年底,印度将非法侵占的中国藏南升格为“邦”。19874月,印军在桑多洛河谷地区建立了直接威胁中国军队哨所的尖兵哨。印军熟悉地形,装备有大量运输机和作战直升机,可提供给养、支持地面攻击。印度国内的鹰派言论已被煽动起来,舆论频频向中国发难。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杨尚昆表示,如果印度坚持在边界沿线进行侵略性刺探,中国将不得不做出反应。时任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认为,从地缘政治和后勤方面考虑,无论胜负,同中国开战都是得不偿失的。拉吉夫·甘地在一次群众集会上说,有关中印边界局势的错误报道是由某些西方大国蓄意传播的,目的是要在印中两国之间制造误解和紧张。198812月,拉吉夫·甘地访问中国。1993年,两国签订了协定,协定中引入了“平等互利”的安全原则,以确保实际控制线两侧的和平。至此,这场边境危机终告化解。

——摘编自张加军《1987年中印边境冲突:第二次中印战争几乎爆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87年中印边境冲突发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87年中印边境冲突的结果及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申不害言术,而公孙鞅为法。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以道为常,以法为本。”

——引自《韩非子》

材料二   从历史演进的角度说……必须“礼崩乐坏”,然后才有“天下定于一”……自秦汉以来,中国历代政治家、史学家都无一例外地关注“封建”与“郡县”之间的区别……足见由“封建”转向“郡县”,确实是中国社会演进中的”历史大关节”。以”封建”与“郡县”为历史性标志的两种政治体制,其间的重大区别,今人据以判断的视域自然要比古人宽阔得多。

——选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例举若干战国法家代表人物,简要指出法家学派在汉代以来的命运。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礼崩乐坏”对周朝的直接影响,分析说明“郡县”和“封建”之间的“重大区别”以及郡县制建立的作用。
2021-06-15更新 | 3866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北省卢龙县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艺考生下学期中国古代史部分综合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181111日,协约国和同盟国签订了一份停战协议,结束了在欧洲的战争。随后,在法国巴黎郊区的凡尔赛宫召开了世界和平大会。191961日,战胜国协约国的代表们再次召开会议,4周以后,即628日,在凡尔赛宫的镜厅,签订了和平条约。如图是和约签订当日,法国市民在巴黎的街道上进行庆祝的场景。



(1)列出参加庆祝活动的法国市民可能谈论的话题。
(2)材料中的“和平条约”是什么?对欧洲历史的发展有何影响?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贸易中心区的形成与转移,是国际贸易的空间运动形式,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结果。15世纪到19世纪,在欧洲和美洲先后发生的地理大发现、第一次产业革命和第二次产业革命,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世界贸易中心地区也开始由地中海沿岸各国向北大西洋两岸转移。继英国之后,18世纪至19世纪末,在法国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和18世纪70年代美国独立运动,都促使这些国家由过去的农业国转变为发达的工业国。到20世纪初,北大西洋两岸成为世界经济贸易最发达地区,最终奠定了它作为世界贸易中心区不可动摇的地位。

——摘编自何云魁、于志达主编《国际贸易地理概论》

材料二   “我们生活在一个相互依赖的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日益由纵向的垂直依附向横向的相互依存发展,形成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密切联系的大系统。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世界各大国或大国集团之间的经济实力此消彼长,由此构成的支配世界经济的权力分配状况也相应变动,经历了从一国独霸到多种力量并存竞争的演变过程。

——摘编自李景治、林延主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5世纪到20世纪初世界贸易中心区的转移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演变历程,说明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特点。
2021-06-07更新 | 33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年河北真题变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