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5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1787年宪法,对文官的选用并未作出明确的规定。乔治·华盛顿总统侧重于名望和门第,强调良好的出身与教养。约翰·亚当斯和托马斯·杰斐逊两位总统任职期间,则注重“才气”,即是否受过大学教育。于是,美国建国初期的政府官职就掌握在那些受过良好教育、有高贵的门第、在社会上有地位的人及其亲信手中,人称“绅士政府”时期。这些“绅士”们一旦被委以官职,就相当稳定,一般不被更换。但是,随着两党政治在美国的出现,“政党分肥制”已初见端倪。

——摘编自【美】桑迪·梅塞尔《美国政党与选举》

材料二   美国现代文官制建立和完善的历程,经过了三次重大改革。第一次是1883年制定的《彭德尔顿文官法》,在自由竞争思想的指导下,将竞争机制引入文官的选拔录用,旨在解决国家机构的政治腐败和文官的道德沦丧问题。第二次是1923年的改革,颁布《文官分类法》,在科学管理学派理论的指导下,解决文官的分类管理问题。第三次是1978年的改革,颁布《文官制度改革法》,在行为科学派理论的指导下,完善文官的激励机制和监控机制,以解决调动文官的积极性问题。

——摘编自楚树龙、唐娜《美国文官制度评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绅士政府”时期文官选用制度的标准及其弊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美国现代文官制度改革的主要因素。
2024·江西·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东北抗日联军孤悬敌后,处在强大的日伪军的包围之中。抗联创建初期实行供给制,官兵没有薪金。粮食供应视情况而定,在供应稳定的情况下,有的部队没有定量和标准,以吃饱为原则。在粮食断绝,供应困难的时候,野兽、山果、野菜、蘑菇、树皮、草根都成了食物。最困难时期部队十几天不见粮食,几十天不见盐粒,上百天见不到荤腥,过着“天大的房子,地大的炕,火是生命,森林是家乡,野菜野兽是食粮”的生活。游击队时期,部队着便装或缴获的日伪军服装。人民革命军时期,多数部队统一军装,但样式、颜色不一样。条件好时每人每年可发2套单服、1套棉服。多数人都有一床棉被,水壶都是缴获日伪军的。抗联部队长期缺医少药,但各级还是采取多种方法,解决官兵疗伤看病问题。缴获日伪军的武装是抗联解决武器弹药的主要途径。各反日游击队、人民革命军都是靠从日伪军手中夺取的武器弹药而建立起来的。据统计,抗联各军的武器、弹药有70%是通过战斗获取的。

——摘编自《东北抗日联军》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北抗联面临的困难和抗联精神。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北抗联解决后勤供应问题的做法。
2024-04-09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四)历史试题
2024·江西·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雍正朝是清代行政区域变化最大的时期,和康熙朝相比,除州减少45个外,府、直隶州、直隶厅、厅、县分别增加32个、35个、9个、27个、111个。巡检司的变化趋势与之同步。新设一政区时,往往相应配置整套行政班子,巡检司是其中重要的佐杂官。雍正朝裁汰、移驻巡检司的数量也较多,分别达43个、75个,这多基于当地行政管理的需要,也有因政区改革而裁汰或移驻的。在县以下战略要地,巡检司微员不足弹压之处,往往移驻更高品级官员治理,而将巡检司改驻别地。清代改革驿传事务,将其改归州县管理,故自清初开始,不断裁撤驿丞,也有一些驿站必须添置官员经管,故将驿丞改置为巡检,弹压地方。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胡恒《皇权不下县?——清代县辖政区与基层社会治理》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雍正朝巡检司数量变化的特点及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雍正朝巡检司数量变化的原因。
2024-04-09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四)历史试题
2024·江西·模拟预测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肇始于原始社会狩猎和搏击的中国武术,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具有独特的文化追求和取向,道家的无为、儒家的中庸、佛家的定慧等文化特性均在武术中有所体现。它在“侠义”思想感召下,披上了神秘的外衣;在伦理道德约束下,崇尚君子的风度和气质;在“不征服”意念指导下,形成了以套路为核心的演练形式,以“血缘”的固定模式传承。中国武术强调武德,“习武先习德”“推己及人,内圣外王”,核心是“仁”与“和谐”,“仁”体现在“敬、忠、信、义”的道德传统上。中国武术套路有徒手和器械练习,着重突出健身性和演绎性。

材料二   日本是一个岛国,造就了日本民族进取、尚武、好斗的性格。日本以“武”立国,日本文化吸收了中国传统儒家的忠、勇、义元素,却抛弃了儒家的根本“仁”的思想。明治之前为古代武术,之后为当代武道,“道”就是一种教化。武术最核心的层面是技击性,并达到极致,形成攻防技击,实战格斗的格局。日本社会有“各得其所”的等级观念,“忠”的思想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武士需要严格效忠主人。日本的报恩文化“义”也融入其中,处处体现对长辈的感激。在向“道”的转化过程中,除自身文化外还大量吸收了中国的儒学、阴阳学、佛学禅宗等文化因素,追求内在精神和练习者内心的感受,通过武术达到塑造人格的目标,具有“以技入道”的精神文化诉求。

——摘编自张雷、孔令超《文化“东方转向”背景下的日本武术发展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武术和日本武道各自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武术和日本武道的影响。
2024-04-09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五)历史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二战后,伴随着实施“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带来的较快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拉丁美洲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但城市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大量移民只能聚居于贫民窟。1953年,学者将其归纳为“过度城市化”。移民劳动力往往没有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或者正式地受雇于某个雇主,缺乏社会保障(如不参与养老金项目)与体面的工作条件,通常而言工资也极低。20世纪70年代,三分之一的拉美城市人口在非正规部门就业。拉美各国的第一大城市(首要城市)占全国城市人口的比重都非常高,2020年不少国家超过40%,有的甚至高达70%。由于城市化缺乏工业化支撑,城市无法为迁移人口提供必要的就业机会和基本的生活条件,新增人口多为贫困人口,城市正规住房总体短缺,大量移民无法获得基本的卫生、教育与医疗条件。

——摘编自王瑞民《过度与不足:拉美与中国城市化的比较与反思》

(1)根据材料,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拉美城市化存在的问题。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拉美过度城市化的成因并谈谈你对城市化的认识。
2024-04-08更新 | 47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五)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

兴县农村剧团档案

成立背景1942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晋绥边区政府成立,首府驻扎在兴县,农村群众戏剧活动逐渐活跃。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晋绥边区农村剧团如雨后春笋般成立。19433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出台了《关于执行党的文艺政策的决定》。这些重要的政策包含:一是演出要配合当时的政治工作和中心任务,二是选择“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戏”
剧团成员村干部和劳动英雄一般是组织者和指挥者,小学教员是村内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他们构成了剧团的领导核心
演出时间依托当地村落传统的民间节日集会、纪念会和群众大会
演出地点主要以本村和周边村落为主
剧种形式剧本以村落日常生活为主要叙事内容。形式采用以当地群众熟悉的秧歌和民间小调为主,短小精悍,形式灵活
剧本内容边区政府鼓励农村剧团根据村内工作的实际情况“集体创作”和“自编自演”。廿里铺村根据群众的备荒情形自编了《能备荒》,横城村根据白玉江救护两个伤兵的事实编了《白玉江拥军》。此外,反映减租减息运动的剧有《王德锁减租》,反映大生产运动的剧有《闹春耕》等

——摘编自李成生、姚春敏《晋绥边区农村剧团演剧研究——以首府兴县为例》等

(1)依据材料判断兴县农村剧团的活动区域位于如图中哪个序号附近;说明该剧团所属根据地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战略作用。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如表中档案信息主要体现了中共哪些革命方略。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传统的钟鼓楼分为宫城钟鼓楼与都城钟鼓楼。自秦汉至南北朝时期,钟、鼓成为皇家宫城的报时装置,钟、鼓声作为夜禁的时间信号,兼有对火灾、盗匪、战争的预警功能。从隋代开始,宫城中出现单独修建的钟楼或鼓楼,唐代中后期形成将钟、鼓声响准时配合使用的“晨钟暮鼓”报时制度;至宋金时期,宫城中已有钟楼、鼓楼的对设布局。两宋时期报时建筑上承唐代宫城报时的核心特质,下启元代都城报时的重大突破。至元代,都城中产生在鼓楼之外建造钟楼的需要,钟鼓楼开始脱离衙署而出现在城市的中心地段,并开启民用报时。明清时代最终形成各府、州、县普遍成对兴建或修葺钟鼓楼的国家制度,如北京、南京、西安、张掖等城市,钟楼或鼓楼均是府州县城的中心建筑。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后,传教士开始在通商口岸和内地城市大量建置装有大自鸣钟的西式钟楼。上海最能反映西式钟楼在华嬗变历程。大自鸣钟多被装置在与政治、经济、交通、文化等官方机构紧密关联的建筑顶部。民众聆听规律的钟声数量或凝视钟面数字即可感知时间。这些西式钟楼成为统一和指挥沪市时间生活重要的建筑装置。电报技术的迅速引入、应用及其与世界时的配合使用,不仅促成全球经济和社会的重大转变,还将晚清中国纳入全球时空重组的序列。

材料三   为了方便规划全国时间,1918年北洋政府将全国划分为5个时区,该划分之下,有的一个省级行政区有两个时区。抗战时期,随着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原本的中原时间也调整为陇蜀时区。1949107日,中国采用东八区时的“北京时间”诞生。111日,北京时间正式在官方场合使用,从此迅速成为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标准时间。

——摘编自封磊《从钟鼓楼到标准钟:近代中国城市公共报时装置之嬗变》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钟鼓楼演变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叶后,促进西式钟楼传入中国的时代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新中国时间规划的认识。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594年,梭伦担任雅典的首席执政官,执掌政权,施行改革,为以后建立著名的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掌握政权继续改革,到公元前500年时,雅典已出现民主政治,而斯巴达仍是一个组织严密的军事化社会。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资本主义的民主共和制又分为议会共和制、总统共和制、委员会共和制等具体形式。无论哪种政权组织形式,都具有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有一定任期等基本特征。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的特征还有如:实行比较典型的政党制、选举制、任期制、轮换制、分权与制衡制等政治制度,这些政治制度又都是以代议制为核心。

—摘编自刘力《资本主义民主共和政体下政治统治的特点》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公元前6世纪雅典和斯巴达政治体制的不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史实,以近代某一国家为例阐释民主共和制。
2024-04-04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2024·江西·模拟预测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监察与行政的关系是由混淆到分离,并逐步独立。历史演进中,监察机构的体系越来越严密,独立性也越来越大。汉代,监察机构的监察范围主要限于中央官员和地方州郡长吏,且只能上奏或呈报丞相、州部长吏查处,无权自行处置。但是,到了明代,监察机关权力高度膨胀,无所不察、无人不纠。……历代政府重视监察法规建设,汉惠帝制定《御史巡察诸郡九条》,是我国第一部正式颁行的专门监察法规。清代更加重视监察立法,光绪删定的《钦定台规》,是我国古代监察法中最系统的一部监察法规。……监察御史作为风纪之官,品秩虽低,权势却十分显赫,甚至享有“便宜从事”和“风闻奏事”的特权。为防止地方分离,整肃吏治,历代统治者都重视中央对地方的监察。以常驻为主要形式,并辅以不定期或定期的巡按制。

——摘编自林志强、张旭日《中国古代行政监察制度特征研究》

材料二   西方国家行政监督体制最初是伴随着资产阶级为限制皇权而建立的新宪政体制——议会制开始的。利益集团的广泛存在本身就是对政府政策或行为的一种监督和制约。这些利益集团往往又和社会中存在的反对党或在野党紧密联系。各党派之间的相互攻讦也是近年来西方国家重要的监督方式。美国有一句家喻户晓的话:“总统是靠不住的。”这句话在某种意义上表明,立法、司法、行政三大权力相互监督、制衡的权力架构,首先就是针对总统而设的、防止总统成为皇帝的机制,这种分权机制对总统权力的制约能力,在20世纪70年代的水门事件中得到了充分展现。西方各国历来都注重有关行政监督的法制建设,如美国的《涉外贿赂法》,德国的《联邦官员法》《纪律惩戒法》,英国的《防止贪污法》《文官守则》等。在西方,舆论监督作为监督的方式之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被称为“政府第四部门”的新闻媒体。许多西方国家在建立了有形的监督网络后,又在行政人员的内心设置了一道无形的道德防线,加强公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公务人员的廉政意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行政监察制度的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代西方行政监督体制的特点。
2024-04-04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二)历史试题
10 . 中国古代政治史上争吵得最厉害的问题就是德刑轻重问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序号

史料

“夫以爱民用民,则民之不用明矣。夫至用民者,杀之危之,劳之苦之,饥之渴
之。用民者将致之此极也,而民无可与虑害己者。明王在上,道法行于国,民皆
舍所好而行所恶。”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政有三品:王者之政化之,霸者之政威之,强者之政胁之。夫此三者,各有所
施,而化之为贵。”

“刑重者,民不敢犯, 故无刑也。而民莫敢为非,是一国皆善也。”
(1)根据材料,区分出重法派和重德派(直接写序号)。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重法派和重德派的异同点并谈谈你的历史认识。
2024-04-04更新 | 8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