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5 道试题
1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36年,罗斯福通过了《土壤保护与国内生产配额法》,授权州政府和联邦政府采取联合行动开展水土保持,将土壤保护视为“国家需要”和“公共福利”。通过津贴引导农民采用轮作等高耕作、退耕还林还草等保土性耕作方式,增加保持或增强地力的农作物,减少消耗地力的农作物。“保持或增强地力的农作物”包括大豆、燕麦、大麦及牧草等,其相当一部分会在农场消耗而不会流通到市场。而“消耗地力的农作物”则包括棉花、小麦、玉米和烟草等,也就是农业危机期间政府要限制生产的基本农产品。

在保持水土的名义下,美国农业部通过津贴引导农民调整农产品结构,从而巧妙地达到限制基本农产品生产的目的。在1936年至1937年间,联邦政府“每年拨款5亿美元”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有约400万农民参与了水土保持计划,并因此获得现金补助。

——摘编自高国荣《从生产控制到土壤保护》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土壤保护与国内生产配额法》出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政府的这一系列措施产生的影响。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贺麟(1902-1992),中国著名哲学家、“新心学”的创建者。1917年后,出生于书香门第的贺麟先后就读于省立成属联中和清华学堂。1926年,贺麟先后赴美国及德国继续深造研究哲学,以期“知识救国”。在德国学习期间,贺麟试着把儒家传统哲学同西方哲学融合起来,并最终确立自己今后的学术研究方向。1931年,贺麟回国后在清华和北大任教。40年代,在充分理解了东西文化的异同之后,贺麟构建起一个严密的“新心学”理论体系。贺麟指出:近代中国之所以落后,其根本原因是因为传统的儒家文化,早已陷入了僵化、教条和固步自封的愚昧之中……只有让儒家文化充分吸收西方文化的优秀成果,在新时代新环境中推动其向前发展,才能重塑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品格,实现中华民族文化上的复兴。

——根据东周社《和美金堂大师贺麟》等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贺麟创建“新心学”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贺麟的观点。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9年3月28日,中央政府宣布解散西藏地方政府,由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行使西藏地方政府职权,领导西藏各族人民进行民主改革,其主要内容如下:一是农区的民主改革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步开展以反对叛乱、反对乌拉差役、反对人身奴役和减租减息为内容的“三反双减”运动,第二步是分配土地,废除封建农奴主所有制,分配土地时,除农奴、奴隶、中农都分得土地外,对于农奴主及其代理人、还俗僧尼、投诚来归的叛乱分子,也分给同样的一份土地和其它生产资料。二是在牧区只没收叛乱牧主的牲畜分给原放牧者及贫苦牧民,基本不变更整个牧区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三是城镇的改革实行既要反叛乱、又要保护工商业的政策。四是采取适当步骤和稳妥办法开展边境地区的民主改革。事实证明,对民主改革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既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解放了百万农奴和奴隶,又有力地分化、孤立、瓦解了敌人,使我们赢得了政治上的主动。

——摘编自谢忠等《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在西藏民主改革中的实践》

(1)根据材料,概括西藏民主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藏民主改革的历史意义。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越南战争,美国共造成近六万人死亡、失踪,三十万人受伤。美国投入的战争开支达2500多亿美元,经济停滞引发了经济危机。越战中触犯的种族、民权以及人道主义问题,在美国国内激起了巨大的漩涡,造成了整个国家极度地分裂。战争持续的过程中,美国国内反对的声音从未停止,20世纪60年代,美国国内“反战”思想在左翼思潮的推动下愈演愈烈,致使后来一系列学生运动在全美爆发。同时,由于大批左翼媒体的加入,通过电视直播的方式向美国民众展示残酷的战场画面,甚至是美国大兵行凶作恶的镜头,让人们亲眼见证了前线的血腥,美国国内反战的声音在社会舆论中渐渐占据了上风。以大学生、高中生、亚裔族群为主的“反战生力军”,在各大城市掀起一系列的游行示威,同时伴随发生了系列流血冲突事件。国际社会也对越战表达了强烈反对,许多国家的民众和组织也举行了示威游行,联合国也通过决议谴责美国的越战行动,美国在冷战背景下进行的越南战争,更多的是基于意识形态,而非国家利益。越战期间,一些美国媒体反对侵略战争、反对种族歧视、反对帝国主义,这些政治正确的口号在越战时期的美国国内成为青年群体中的主流共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侵越战争期间美国爆发反战运动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美国反战运动的特点及影响。
2024-05-15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昆明一中高三二模联合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为解决供需矛盾尖锐的问题,成立了中央合作事业管理局,即后来的供销总社。供销社是农民自我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最基础的单元是农民社员,供销总社和基层供销社共同组成了覆盖全国农村的庞大供销网络。农民的农副产品,由供销社统购统销,凭票供应,连接了农业与工业、城市与农村的生产与消费,与农民建立了水乳交融的亲密关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深化改革,探索综合性农业服务新路子,开始涉足生产、加工、储藏、运输技术等领域。2002年,供销社提出了市场化改革方案,将供销社和供销社下属企业分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资源整合、资本运作等方式,盘活了存量资产。截至2017年底,全国基层供销社经营网点恢复到30多万个,2018年销售总额5.9万亿元,利润468亿元。

——摘编自黄道新主编《供销合作社史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供销社的经营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别评述供销社前期及改革后的作用。
2024-05-1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昆明一中高三二模联合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柳宗元,唐中叶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他的一生不但重视教育理论,更加重视教育实践,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明道”“行道”的君子,也就是要培养具有“生人之意”的志向,就是不断地去学习圣人之道,以培养能施以仁心、仁政,能够辅时及物、济世安民的封建治术人才。他和韩愈倡导“古文运动”,提倡“文以明道”,主张写文章要有思想内容,反对形式主义文风。“文以明道”思想的提出和实践,对扭转形式主义的文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柳宗元把传统的经学教育内容从儒家经典扩大到了百家之言乃至浮图。他主张既要“邃于经书”,又要“博取诸史群子”,即既要深入钻研儒家经典,又要认真研习诸子百家之书。这是唐朝时期“重振儒术、兼容佛道”的文教政策在其教育思想上的体现。

——摘编自何明明《浅析柳宗元及其教育思想》

(1)根据材料,概括柳宗元的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柳宗元思想的影响。
2024-05-14更新 | 33次组卷 | 2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昆明一中高三二模联合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78年6月,中国赴日经济代表团、赴港澳经贸考察组在向中央汇报时分别建议进口装配生产线,搞来料加工;靠近港澳的广东省宝安(即后来的深圳)、珠海两县改为省辖市,大力发展出口加工业。赴西欧五国考察团在汇报中指出西欧五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是科技进步,当前这些国家经济萧条,都愿意与中国发展贸易。中央经过讨论后决定,要联系我国实际,吸取国外经验教训,加快发展速度。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设想可以多一点,步子可以大一点。当年我国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步伐明显加快,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推动努力下,先后同西方发达国家签订了22个成套引进的项目合同,总投资额达130亿美元,其中包含了上海宝山钢铁厂的重点投资项目。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我国经济探索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我国经济探索的意义。
2024-05-07更新 | 7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宁夏银川市普通高中学科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历史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70年代,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应运而生。新公共管理运动更加关注市场导向、企业化政府、政府绩效、竞争外包等,因此“企业型政府”和“以市场为本的公共行政”成为了未来政府的发展趋势和目标。随着各个国家商品服务和资本流动的愈发频繁以及信息时代的来临,它缩小了各个国家间的距离,信息的更新也越来越快。这些深刻地改变了国际形势和各个国家的内部结构,西方国家市民社会的培育不断壮大,后现代社会的公平、平等、民主等观念更加深入人心,但与此同时,城市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在美国,民间性的理事会、志愿性社团等组成了十分发达的社会自治组织系统,他们与城市政府一同参与到城市治理的活动中,并以此形成了网络化的治理结构。这种治理结构是城市治理的血液,没有这种血液的流动,城市治理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城市治理取代之前的城市管理成为新公共管理运动的一个分支,获得了较快较好地发展。

——摘编自史梦宇《从城市管理到城市治理——以南京为例》

材料二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提出了“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新路”的重要论断。全国近700座城市的现代化治理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会整齐划一、先行探索和推动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特大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城市治理的前提。中国式现代化城市治理走的是“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市民参与”的协同治理之路。通过制度机制创新,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中,不仅做大“蛋糕”,更不断完善公平合理分配“蛋糕”的机制和手段,让所有群体平等共享城市治理和城市发展成果。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每个人的德行、善举、精神和心灵,通过修身修心和自律反省促进人们规范言行、遵纪守法与社会和谐。在此基础上,同步运用法治、自治、共治、智治等治理方式。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实践表明,如果没有城乡融合治理和大都市圈及城市群的跨域协同治理,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就会大打折扣。

——摘编自陶希东《中国式现代化城市治理:内涵、挑战与路径选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代中国式现代化城市治理的基本特征。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就“现代化城市治理的路径”谈谈你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世纪,启蒙学者开始赋予“开明专制”以更具理性意味的解释,使之成为近代早期欧洲统治者身份、理念和职能的历史性转变的一种表达。新即位的特蕾西亚通过执政理念的“与时俱进”和实践领域的种种改革举措,促进“统治的现代化以及人民乃至国家的经济进步”。在国内公共生活中,国家“公共事业”开始成为“一种新的潮流”,“国家生活到处取代各种社团形式”,国家至上成为历史趋势。致力于加强国家力量的“国家幸福”和“追求物质的幸福”,以“宽容、仁慈、善行”促进人民的普遍幸福,成了她的执政原则。在历史上,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者一直把“贵族和天主教会当成国家建构的基本工具”。但是,特蕾西亚却在启蒙思想影响下,开始“发现人民”,认识到“人民才是国家最重要的因素”。这位“伟大君主”统治下的18世纪因此成了奥地利的“黄金世纪”。客观上讲,她的基于幸福取向的执政理念和实践,确实提升了国家和民众的“幸福”感,促进了奥地利国家和社会的近代化转型,引领奥地利迈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摘编自邢来顺、姜爰晟《玛丽亚特蕾西亚的“开明专制”改革与奥地利的近代化转型》

(1)根据材料,概括启蒙精神在奥地利“开明专制”改革中的体现。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特蕾西亚的“开明专制”改革的影响。
2024-04-29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宁夏吴忠市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联考试卷(二)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方现代化道路使得“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原料产地、商品市场,都是通过对内剥削和压迫、对外侵略和殖民得来的。居于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攫取广大人民群众的财富,导致出现贫富分化这个难以克服的顽疾。……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下资产阶级极端的利己主义以及随之带来的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资本主义文化的本质是庸俗的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娱乐主义。在资本主义文明发展进程中,信仰缺失和道德沦丧逐渐成为资本主义文明的标识。

——吴龙虎《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三个维度——基于中西现代化道路的比较分析》

材料二   资本主义国家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殖民掠夺和野蛮扩张以及国内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顽固,决定了20世纪的中国不可能通过改良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近代中国历史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新中国

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中国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包含了“天下大同”、“合作共赢”、“人类命运共同体”“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内涵,其世界意义是希望建立一种“休戚与共”的世界秩序,实现世界共同发展与共同繁荣。

——张志恒《多重视域下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西方的现代化道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中国道路选择的变化,并分析中国最终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式现代化的区别。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