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一统”指国家在政治上的整齐划一,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上的高度集中。某历史兴趣小组以“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国家治理”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了以下材料。

材料




(1)研究本主题时,兴趣小组为什么要搜集材料一中的史料?
(2)若进一步探究本主题,你认为还需要从哪些角度补充,请列举两个补充材料来说明主题。
2022-10-19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2 . 生产力发展推动了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面是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两则材料:

山西长治分水岭战国墓中的铁铲、铁斧、铁银、铁苗(1955年出土)

春秋时期铁器有很大发展。战国时期已普遍使用铁器,当时的农民和手工业者都有多种铁工具,无论种地、做工,还是妇女纺织缝衣,都离不开铁工具。铁农具有犁、铧、铲、镰、锄等。

——史学家张岂之

                                                            


根据材料,指出该研究性学习小组的课题。进行该课题研究时应优先选择哪则材料?说明理由。
3 . 某历史兴趣小组以“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儿童境遇”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研究过程中使用了以下材料,得出了相关结论。

材料

甲:下图为拉斐尔(1483—1520年)创作的《圣母与圣子》


乙:下图摘选自英国作家狄更斯1838年创作的写实小说《雾都孤儿》。小说以雾都伦敦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孤儿奥利弗的身世及遭遇,主人公在孤儿院长大。


丙:下表为19世纪前期英国《工厂法》部分内容简表

立法时间主要内容规定
1825该法适用于棉纺织工厂;规定禁止雇佣9岁以下儿童;916岁工人每天最高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周六最高不超过6小时。
1833该法适用于所有纺织工厂;禁止雇佣9岁以下儿童;913岁儿童每天最高工作时间不得超过9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8小时;1318岁儿童每天最高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69小时。

结论:工业革命时期的儿童境遇是悲惨与进步并存。
(1)研究该课题时,兴趣小组为什么要搜集、研究材料甲。
(2)使用材料乙、丙进行课题研究时,兴趣小组应该优先选择哪则材料?说明理由。
(3)根据材料丙并结合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社会的发展,对结论加以阐述。
2022-11-21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单元测试-【上好课】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一统”指国家在政治上的整齐划一,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上的高度集中。某历史兴趣小组以“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国家治理”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了以下材料。

材料一

甲: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沿革表

朝代高层政区统县政区县级政区
三国两晋南北朝
五代十国道(方镇)
宋朝
元朝行省路、府、州
明朝承宣布政使司(行省)
清朝道、府

——根据周报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整编

——据《中国历史教学挂图》

材料二

西汉王朝在边疆少数民族集中的地区设置“道”进行管理,而对于归附的边疆少数民族较大的群体设置“属国”进行统辖,在西域、西北、西南、南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根据各地区不同的情况,分别设置了军政机构对少数民族进行管理。唐代延续了汉代这一民族政策,羁縻府州制度便是这一政策在边疆政策治理上的一个创举。

——摘编自马亚楠《浅析中国古代因俗而治的边疆治理政策》

(1)研究本主题时,兴趣小组为什么要搜集材料一中的史料?
(2)分析说明材料二所反映的特点与研究主题之间的联系。
(3)若进一步探究本主题,你认为还需要从哪一角度补充材料?举例说明。
(4)《三国演义》卷首语认为“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5 . 某历史兴趣小组以“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儿童境遇”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研究过程中使用了以下材料,得出了相关结论。

材料   甲:图1为拉斐尔(14831520年)创作的《圣母与圣子》。



图1

乙:图2摘选自英国作家狄更斯1838年创作的写实小说《雾都孤儿》。小说以雾都伦敦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孤儿奥利弗的身世及遭遇,主人公在孤儿院长大。


“那你(奥利弗)明天早晨六点钟就开始
拆旧麻绳。”白背心绅士绷着脸补充了一
句。……(吃饭时)孩子们眼巴巴地瞅着
铜偶,恨不得把垫锅的砖也给吞下去,与
此同时,他们下死劲地吸着手指头,决不
放过可能掉落下来的汁水粥粒。三个月以
来,奥利弗和同伴们一起忍受着慢性饥饿
的煎熬。到后来实在饿得顶不住了,都快
发疯了。

丙:下表为19世纪前期英国《工厂法》部分内容简表。
立法时间主要内容规定
1825年该法适用于棉纺织工厂:规定禁止雇佣9岁以下儿童;9-16岁工人每天最高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
周六最高不超过6小时。
1833年该法适用于所有纺织工厂:禁止雇佣9岁以下儿童;9-13岁儿童每天最高工作时间不得超过9小时,
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8小时;13-18岁儿童每天最高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
得超过69小时。

结论:工业革命时期的儿童境遇是悲惨与进步并存。


(1)研究该课题时,兴趣小组为什么要搜集、研究材料甲。
(2)使用材料乙、丙进行课题研究时,兴趣小组应该优先选择哪则材料?说明理由。
(3)根据材料丙并结合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社会的发展,对结论加以阐述。
2022-02-04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陈独秀是中国共产主义的伟大先驱者,也是优秀教育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05年陈独秀到安徽公学任教,开始了他的教育生涯,到五四前后他的教育事业达到顶峰。五四前期(19161919年)他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提倡个性主义,认为当前的要务是塑造新一代的国民:“敛图根本之救亡,所需乎国民性质行为之改善,见所需乎为国献身之烈士,其量尤广,其势尤迫。”五四后期(19201923年)陈独秀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分析教育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他强调教育应建设在社会的需要上面,学校应破除“闭关主义”,向全社会开放。

——摘编自郭秀文《从专注个人到重在社会——陈独秀五四时期教育思想的演变轨迹》

材料二   下表为某校历史学习兴趣小组4位同学收集到的“五四”之后陈独秀的教育新思想。


甲同学
“一群之进化,其本本固在教育”,“不注意工业,盲目提倡教育,真是痴人说梦”

乙同学
“‘人是政治的动物’,除非不是人,那(哪)能够不问政治?‘不问政治’
这句话,是亡国的哀音,是中国人安心不做人的表示”

丙同学
“广大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只有与广大劳动群众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共同推翻反动势力,建设新的国家”
丁同学“现在各国的蒙小学堂里,顶要紧的功课,就是‘国语教育’一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前后陈独秀教育思想发生了怎样的转变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陈独秀教育新思想的特点。
7 . 某历史兴趣小组以“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发展与女性解放”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使用了以下材料,得出了相关结论。

甲:图为兴趣小组根据汪盼玲《中国婚姻史》中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
乙:摘编自董天野等根据巴金小说《家》绘制的同名连环漫画中的一组画面。画面中的故事发生在1919年前后。主人公是封建大家庭高府的三公子觉慧和丫鬟鸣凤。


丙:摘编自1919年末长沙《大公报》的一则报道。
李欣淑幼年时,父为其订了亲,未婚夫不幸去世,父母准备叫她守“望门寡”。李欣淑在女校念过书,不满这种包办婚姻,因而反抗出走,到北京工读,她说:“我于今决计尊重我个人的人格,积极的和环境奋斗,向光明的人生大路前进。”
结论:
①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新旧交炽,保守和进步共存。
②社会进步是女性解放的重要前提。
(1)研究该课题时,兴趣小组为什么要搜集、研究材料甲?
(2)根据材料乙、丙,概括指出兴趣小组得出结论①的依据(举一例说明即可)。
(3)使用材料乙、丙进行课题研究时,兴趣小组应该优先选择哪则材料?说明理由。
(4)据材料丙并结合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发展,对结论②加以阐述。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英国何以崛起?

英国的崛起是16世纪以来世界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为研究英国何以崛起这一问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搜集到以下两则史料。

材料一   对食品的渴求是英国发展的驱动力。17世纪以来,产自纽芬兰岛(位于北美大陆东海岸)海城的鳕鱼深受民众喜爱,为此英国成为组芬兰捕鱼业的主角,该岛最终也成为其殖民地。英国商人又靠把大量的腌鳕鱼卖到欧洲各国而发大财,再用这些利润去资助海上探险家和商船海员的航行。1570-1689年间,英国舰船吨位增加了7倍,英国成为欧洲主要海上强国。

对于甜味的渴求在英国也势不可当。到1775年,英国所有进口商品中糖取代亚麻跃居第一,这使其在拉美地区的甘蔗种植园对工人有持续需求,进而又刺激了黑奴贸易的发展,仅1688年英国的燕糖岛就需要2万名奴隶。蔗糖贸易不仅给英国带来巨大财富,还有成长起来的商业和工业。

——据【英】莉齐.克林汉姆{饥饿帝国》

材料二   14世纪黑死病横扫欧洲各地,英国也未能幸免于难,一直到16世纪中叶人口规模才有所恢复。由于人口供给不足,在英国城市工商业发展迅速的情况下,雇主们不得不支付高工资来满足对劳动力的需求,当时英国工人工资的平均水平要远高于同时期欧洲其他国家。这就使得英国工人有实力花更多的钱去品尝美味佳肴,穿着高档服饰,也为未来的技术革命提供了条件。

——据【英】罗伯特.艾伦《近代英国工业革命解密:放眼全球的深度透视》等

(1)材料-、二对于该小组研究的问题有价值吗?分别说明你的理由。
(2)材料一、二都展现了怎样的历史研究视角?利用该视角研究问题需要注意什么?
(3)对于该小组的研究,你认为还可以搜集哪些方面的史料?举两例予以说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