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00 道试题
1 . 材料:关于西方为何主宰世界的问题,“长期注定”理论的观点是,自从史前时期,某一关键因素使得东西方判然有别。其中以马克思的版本最为重要,影响力也最大。19世纪40年代为《纽约每日论坛报》中国问题专栏撰稿的马克思指出,政治才是确立西方主宰地位的真正因素。他认为,数千年来,东方国家是如此的集权和强大,以至于阻遏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古代的欧洲从封建主义进化到资本主义,无产阶级革命又带来了共产主义,而东方却滞留在君主专制阶段,无法走上与西方一样的进步道路。
———《西方将主宰多久》,【美】伊恩•莫里斯著
评价材料中关于西方为何主宰世界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 . 阅读下表,从“近代东西方思想解放”的某个侧面,选出3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关键词。

但丁《社会契约论》康有为《新青年》伏尔泰《十日谈》
《变法通议》彼特拉克《狂人日记》孟德斯鸠《新学伪经考》胡适

示例:主题:意大利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的复苏关键词:但丁、彼特拉克、《十日谈》

添加:达·芬奇

2019-08-21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8月北京市海淀重点中学 高二(历史)开学考
3 . 人类社会在发展中进步。
材料一 自由、平等的权利是人类首要的、不可转让的天赋人权。人类订立社会契约,放弃自然的自由是为了获得社会的自由,放弃自然的平等是为了取得政治的平等。
材料二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移的一条经验。国家权力应该分别赋予不同的机关。只有各种权力间彼此能够相制衡的体制,才有可能会创造一个无私的政体。

以“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为题,任选上表中的一则材料,结合18世纪的史实进行论证。
2014-05-14更新 | 100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北京市昌平区高三下学期统练文综历史试卷02

4 . 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以下为有关某段历史的关键词语。

①工业革命②英国③明清时期的中国④禁烟运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知识,运用以上四个词语,以“偶然与必然”为主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明确写出论文主题,论述需有史实依据)

2018-03-17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四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卷(文)
5 . 材料一 古罗马的自然法不是司法实践的产物,而是哲学的结晶。斯多葛派(注:流行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2世纪的欧洲哲学思想流派)发展了具体体现为正义和公正的理性自然的思想。他们断言,所有的人在本性上都是平等的,都有权享受一些基本权利,对这些权利政府无权侵犯。这一法律优先于国家本身,任何擅自亵渎它的统治者必然成为暴君。
——摘编自P.L.拉尔夫等《世界文明史》
(1)古罗马的自然法提出了什么重要主张?以启蒙运动为例,说明这些主张在近代民主思想中的体现。
材料二 西方近代民主法制的发展与各国的国情相关。英、美两国是近代历史上较早建立起民主制度的国家,《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民主政治的滥觞,而美国1787年宪法则为美国民主政治的确立奠定了牢固基础。
(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并说明美国形成这一政治制度的原因。
近代英国、美国国家体制比较

英国
美国
政体


权力结构

三权分立
国家结构
中央集权


材料三 1978~1992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重要法律230多个。其中主要包括《宪法》(1982年修订)《刑法》《民法通则》《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1984年)《国务院组织法》《行政诉讼法》等,还包括商标法、专利法、森林法、民法通则等一大批用以维护社会生活基本秩序的法律法规,社会基本秩序得以恢复。特别是“八二宪法”的制定和颁布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基本的制度和法律框架。……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出现第二个立法高峰。这一时期大批用来调整经济活动的法律法规纷纷出台。仅1993、1994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经济方面的法律就有公司法、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对外贸易法、注册会计师法、预算法、农业法、仲裁法、审计法、广告法等。这一工作到20世纪末基本完成,也就是说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用以规范、调整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框架。
(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改革开放后两次立法高峰的特点及其原因。

(4)阅读右表,从“历史上的法制文明成就”的某个侧面,选出3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关键词,并对这4个关键词进行简要解释。
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逻辑清晰。
示例
关键词:雅典公民大会
法国国民议会 国会
主题:立法机构
补充关键词:中华民国参议院(或人民代表大会)
简要解释:应对所选关键词和补充的关键词简要解释
6 . 鸦片战争后,在近代中国社会演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若干基本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之前中西交往历史的主要内容不是殖民史,不是鸦片入华史,也不是文化交流史,而是贸易的历史,是物质上互通有无的历史。鸦片战争的发生固然是由于综合因素导致,但其中最重要的还是经济上的原因。在于茶叶、在于白银、在于鸦片等等……
——摘编自郭卫东《转折——以早期中英关系和〈南京条约〉为考察中心》
(1)评述材料中关于鸦片战争爆发主要原因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材料二上海港对英国的贸易额(单位:1000美元)
年份
1843~1844
1845
1846
1847
1848
1849
1850
总输入
2522
5195
3889
4312
2533
4413
3909
棉织品
1671
4255
3080
3311
1836
3052
2618
毛织物
557
804
623
782
327
809
501
砂 糖
2


43
170
82
147
杂 物
292
136
186
176
200
470
643
总输出
2360
6046
6492
6726
5081
6514
8021

322
2221
2027
1834
1654
2019
2427
生 丝
2003
3806
4430
4819
3331
4417
5529
杂 货
35
19
35
73
96
78
65

——资料来源:英国议会文书《上海领事罗伯逊关于该口1856年贸易的报告》
(2)据材料二,解读表格反映出上海港对英贸易出现的变化。
(3)结合所学,分析导致材料二上海港对英贸易变化的原因。
2016-11-27更新 | 12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上学期期末统考历史试卷

7 . 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针对这份宣言,1791年女作家奥普兰·德·古日发表了《妇女和女公民权利宣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只有在公共利益上面才显出社会上的差别。

第二条: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第三条: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

《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

材料二

第一条:女人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的享有方面和男人是平等的。社会地位的差异,只能根据对公众所做的贡献来评定。

第二条:一切政治结合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女人和男人的自然权利,这些权利是:自由权、财产权、安全权,尤其是反抗压迫权。

第三条:国家的主权的本原,实质上存在于由女人和男人联合而成的国民。任何团体和任何个人均不得行使未经国民明确授予的权力。

《妇女和女公民权利宣言》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评价1789年《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

提示:本题采用分层评分法,按以下五个递进的层次评分:

第一层:只有结论而没有用材料加以论述,或回答与材料无关。

第二层:从一个角度用一个材料来进行论述。

第三层:能从一个角度用多个材料来进行论述。

第四层:利用材料,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论述。

第五层:利用材料,从不同的角度,综合进行充分论证。

2018-04-04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中国通过长期的反侵略斗争,取代了日本在东亚的主导国家地位,从战前的半殖民地状态一跃而为五大国之一及联合国的创始国,拥有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和一票否决权。与此相对,日本不再是国际政治中的大国了,并且要在美国的占领和指导下重建经济。虽然老牌的欧洲殖民列强—英国、法国和荷兰—在战争中获胜,但昔日的威望却大大降低,因为这些国家在战时被日本赶出了在亚洲的殖民地,始于16世纪的欧洲在亚洲之殖民主义时代终于走到了尽头。另一方面,美国凭借其在打败日本中发挥的主导作用,崛起为最强大的太平洋国家。这一转折预示着亚洲国际关系发展中一个全新篇章的开始。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亚洲国际格局演变”的角度,解读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9 . 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下四个词语以“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
新经济政策 计划经济 商品经济 中国改革开放
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
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
④字数在120字左右。
2016-11-27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北京海淀区高三下期查漏补缺文综历史试卷

10 . 材料:1937年苏联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其工业产值仅次于美国,位于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这一成就震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对于大洋彼岸深陷经济危机困境的美国无疑是一种天然的水与火的比照。为使美国摆脱危机罗斯福及其幕僚们“冒资本主义世界之大不韪”顶着政治家们难以想象的舆论压力,大刀阔斧地借鉴苏联经济建设经验,向盛行近百年的自由主义宣战,开辟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时代,以此树立了他一代伟人的光辉形象。

⑴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材料提示,以“敢于叛逆的政治家”为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要求: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以150字为宜。

2017-06-17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昌平临川育人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