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不同时期海外投资与对外贸易的变化反映出美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1897-1914年美国海外投资数额变化

地区199719071914
投资额占投资
总额之比(%)
投资额占投资
总额之比(%)
投资额占投资
总额之比(%)
欧洲151.025.8489.519.4691.819.7
加拿大与纽芬兰89.715.3697.527.6867.224.8
古巴与西印度群岛49.08.3225.28.9336.310.3
墨西哥200.234.3672.026.6853.524.3
中美洲21.23.641.01.693.22.7
南美洲37.26.4129.75.1365.710.4
非洲1.00.25.00.113.20.4
亚洲23.03.9235.29.3245.97.0
大洋洲1.50.310.00.417.00.5
国际性投资(包括银行业)10.01.720.00.830.00.9

——改编自(美)福克讷《美国经济史》等

根据材料,以“从美国对外投资与海外贸易的视角看美国外交政策的调整”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上不乏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影响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很多,从不同史料对同一战役的记述中,可以探寻出一定的历史规律。下面是几段关于“赤壁之战”的记述。

材料一   曹公已临其境……(备)使诸葛亮诣权,权遣周瑜、程普等行。……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公烧其余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备、瑜等复追至南郡,曹公遂北还。

——陈寿《三国志》

材料二   时操军众已有疾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获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上建旌旗,预备走舸,系于其尾。先以书遗操,诈云欲降。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追操至南郡。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

——司马光《资治通鉴》

材料三   是时东风大作,波浪汹涌。……忽一军指说:“江南隐隐一簇帆幔,使风而来。”…操笑曰:“公覆(黄盖字)来降,此天助我也!”来船渐近……南船距操寨止隔二里水面,黄盖用刀一招,前船一齐发火。火趁风威,风助火势,船如箭发,烟焰涨天。二十只火船撞入水寨,曹寨中船只一时尽着。又被铁环锁住,无处逃避。隔江炮响,四下火船齐到,但见三江面上,火逐风飞,一派通红,漫天彻地……左边是韩当、蒋钦两军从赤壁西边杀来;右边是周泰、陈武两军从赤壁东边杀来;正中是周瑜、程普、徐盛、丁奉大队船只都到。火须兵应,兵仗火威。此正是三江水战,赤壁鏖兵。曹军着枪中箭、火焚水溺者,不计其数。

——罗贯中《三国演义》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影响赤壁之战胜负的因素,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因素”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曾有人言道:询问是谁赢得了某场战争,就仿佛在询问是谁战胜了旧金山地震。在20世纪,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这一命题,即在战争中不存在真正的胜利者,而只有程度不同的失败者。然而,战争是否也与地震一样,是人类智慧所无法控制和消除的自然现象呢?虽然很少会有人同意这一观点,但是,无论人类怀着如何高尚的理想,如何孜孜以求地试图消除战争,却依然只能赢得国家间转瞬即逝的短暂和平。

——《人、国家与战争》

结合所学知识,在解读材料基础上独立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运用20世纪相关史实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3-04-07更新 | 1828次组卷 | 15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荆州中学2024高三10月半月考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青年团不同时期的入团誓词(部分)

时间入团誓词
195312我志愿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我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我一定努力学习,积极工作,锻炼身体,遵守团的纪律,执行团的决议,紧密联系群众,为保卫祖国和实现社会主义社会而奋斗。
19577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忠实执行团的决议,严格遵守团的纪律。我一定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积极劳动,密切联系群众,吃苦在前,得利在后,为保卫祖国,为我国建成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198212新团员必须在团旗下进行入团宣誓,誓词如下:“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团的章程,执行团的决议,履行团员义务,严守团的纪律,勤奋学习,积极工作,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团章中将入团宣誓单列一条,是共青团历史上的首创。

——摘编自黄志坚等《中国共青团入团誓词的历史沿革、演进规律与时代价值》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新中国成立以来青年团入团誓词变化的理解。(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5 . 【铁路发展与社会进步】阅读下列表格

材料晚清具有代表性的铁路遗产一览表

铁路起始点建设日期(年)建成日期(年)所用轨距(毫米)里程(千米)建造国
中东铁路满洲里--绥芬河1898190215241560俄国
南满铁路哈尔滨--旅顺口189819021524940俄国
安奉铁路丹东--沈阳19041905762302日本
京奉铁路北京--沈阳188119121435840中国
正太铁路石家庄--太原190419071000243中国
胶济铁路青岛--济南189919041435395德国
道蒲铁路道口--焦作190219071435150英国
汴洛铁路开封--洛阳190319091435183中国
京绥铁路北京--包头190519231435818中国
津浦铁路天津--南京1908191214851013美德两国
芦汉铁路北京--汉口1898190614351214中国
粤汉铁路汉日--广州1900193614351059中国
沪宁铁路上海--南京190519081435307英国
滇越铁路海防(越南)--河口--昆明190119101000
859法国

——崔卫华、杨成林《中国近代铁路遗产的时空分布与遗产价值研究》


综合表格中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充分,论据准确,逻辑清晰)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近代工业1840—1945年平均中心变动轨迹(平均中心:通过计算研究区域内所有工业分布的平均坐标而得出。)

——据刘静等《中国近代城市工业时空演变分析》


提取材料信息,对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变加以阐释。(要求:明确写出近代工业时空演变的趋势,阐释要紧扣中国近代的历史背景或重大事件,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2022-05-27更新 | 227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第三中学2023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部党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史,更是一部中国特色统一战线发展史。下表为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情况简介。

名称简介
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19226月,中共中央提出“要邀请国民党等革命民主派及革命的社会各团体”,“共同建立一个民主主义的联合阵线”,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共产党与国民党正式建立了民主联合阵线,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由于中国共产党当时仍处在幼年时期,缺乏驾驭复杂形势的能力,拱手让出了对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的领导权。
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毛泽东在实践中认识到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首要问题是土地问题。于是,共产党通过土地革命联合各个阶级进行统一战线。其路线为: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形成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512月,中共中央提出“党的任务就是把红军的活动和全国的工人、农民、学生、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一切活动汇合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革命战线”。19379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统治集团坚持内战、独裁、卖国的政策,为推翻蒋介石反动政权,建立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起了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开明绅士、其他爱国分子、少数民族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据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史》等整理


根据材料,围绕“统一战线的演变”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还应该把党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材料研究一下。不然就不明了历史的发展。”

——毛泽东《如何研究中共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9 . 【晚清的世界与中国】

某校同学在探讨“两次鸦片战争前后的世界与中国”这一问题时,搜集到19世纪四十至七十年代中国一部分人对当时形势的言论,并整理成下表:

人物及作品

部分观点

夏燮著《中西纪事》

阳托和戎,阴同让衅,实昧抽薪之计,早贻伏莽之戎,此华洋之变局,亦千古之创局也!

徐继畲著《瀛寰志略》

南洋诸岛国、五印度(因划分为五部分而得名)……明以前皆弱小番部,朝贡时通。今则胥变为欧罗巴诸国埔头(码头),此古今一大变局。

李鸿章《筹议海防折》

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麋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

王韬著《变法自强》

居今日而论中州大势,固四千年来未有之创局也。

基于对上表的理解,结合两次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外史实,围绕“变局”和“创局”提炼一个观点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正确、论证充分、结论明晰)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图中任选两个关键词,拟定一个论题,再补充一个相应的关键词,并对该论题展开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论述过程要运用所选择和补充的关键词,表达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