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日本学者宫崎市定曾经说,讨论帝国的衰落,往往有不同的途径。如果把道义颓废、政治腐败作为帝国灭亡的原因,是道德史观;把阶级斗争激化,统治阶级应对错误看成帝国灭亡的原因,是阶级史观或革命史观,若将经济萧条,人民穷困作为帝国衰落的原因,是经济史观。当然,说到十八世纪的帝国衰落,还有一种是归咎于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侵略,这是现代反帝反封建的民族史观。不过,我们讨论全球史背景下的十八世纪中国的衰落,其实,可能需要更复杂的历史背景分析。

——摘编自葛兆光《“漫长的十八世纪”与“盛世背后的危机”》


运用唯物史观并结合具体史实,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的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宋应星(1587-约1666)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鳊《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
材料二
牛顿(1643-1727)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了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
2019-01-30更新 | 4503次组卷 | 62卷引用: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传统社会,婚姻以“事宗庙、继后世”为目的。其仪式,通行六礼。宋以后虽有简化,基本上仍遵循凭媒定娶、尊长主婚、写立婚书或收受聘财之习俗。民间婚姻习俗乃百姓私事,只要不因纠纷告上衙门,多与官府无涉。清末新政时期,四川等省份出于改变婚姻陋习,增加新政经费诸考虑,下令废止民间自拟庚帖,改为购买官方统一印制的婚书。四川省拟定大量白话文告示,广为宣传的同时,赶印了5万份婚书,要求各地三个月内售清。这次改革是政府试图以法律形式规范民间婚姻的尝试,由于民间婚俗根深蒂固,官制婚书费用较高等原因,实际效果非常有限

——摘编自吴佩林《清末新政时期官制婚书之推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时期官制婚书推行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新政时期官制婚书推行的影响。
4 . 茶本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却在近代英国社会广泛传播开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风在十七八世纪的欧洲曾盛行一时,影响了其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茶的西传正是基于这一历史大背景。17世纪上半叶茶传入英国,此时饮茶仅局限于社会上层,消费量较为有限;至18世纪中叶,英国东印度公司茶叶进口量猛增,饮茶消费大众化。英国人的饮茶偏好逐渐由绿茶转向红茶,并在茶中添加牛奶与糖,此举逐渐成为英式饮茶的习惯性做法,“下午茶”也在英国社会日渐流行起来。饮茶传入英国后,其有益于健康的特质在争论中逐渐为社会各界所认可。随着饮茶在英国逐渐传播开来,其在诗歌、小说、散文乃至绘画中也多有体现,寄托了英国人对茶的深厚情感,体现出其独特的精神文化价值;不过传播媒介对饮茶的介绍偏重其实用功效,至于相关的精神文化内容则几无关注,这与中国茶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深层精神文化境界的取向不同。

——摘编自刘章才《饮茶在近代英国的本土化论析》

根据材料,从“文化”的角度谈谈你对茶的西传的理解。(要求:论题明确,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3-08-18更新 | 122次组卷 | 24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蓬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契约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广泛存在于经济、政治与社会生活中。近代西方社会契约思想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经济、政治背景,在世界政治思想史的历史演进中,近代西方社会契约思想家们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系列篇章。从霍布斯到洛克、从卢梭到康德,他们以自然状态、自然权利、自然法为逻辑起点,演绎出天赋人权、主权在民、有限政府、宪法至上等理论,这些理论不仅提倡个人权利,而且还在公法领域探寻了宪政问题,进而为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及民主制度的建立健全起到了举足轻重而又不可或缺的作用。

——摘编自杨国栋《西方近代社会契约思想的历史流变及其宪政意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须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代差役由民户按户等轮充。由于给役不均,负担沉重,民间对差役早已怨声载道。知谏院吴充上疏说:“役使频仍,农人不得不困,地力不得不遗。养生之资有所不足,则不得已而为工商,又不得已而为盗贼。国家之患,常兆于此。”因此,役法改革在熙宁四年正式颁行:“罢差役法,使民出钱募役。”募役法的实行具有多方面的作用。王安石认为:“举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故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均矣。”在王安石变法中,免役法所带来的收入是最多的,虽说这难免加重赋役负担,但是比之青苗敛钱,免役法所带来的收入毕竟有一部分来自品官形势之家等所缴纳的助役钱,对农民的生产与生活影响相对小一些。

——摘编自傅允生《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王安石青苗法与免役法再评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募役法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募役法改革的影响。
2023-07-11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外交代表,又称外交使节,是一个国家派往其他国家或国际组织的代表。真正意义上的外交人员衔级制度是在1815年维也纳会议之后逐渐形成的,但临时派遣使者和常驻外交使节(或使团)在此之前已经出现。按照国际法律、法规,外交代表的等级可分为四等(如下表所示)。

等级类型历史渊源(或背景)相关内容
第一等级特命全权大使(简称大使)常驻外交使节的形成作为最高一级的外交代表,系一国元首向另一国元首派遣的代表。享有完全的外交特权和豁免权。在现代国际关系中,互派大使级外交代表是各国通行做法
高级专员世界殖民体系瓦解,“日不落帝国”蜕变为“英联邦”英联邦各成员国之间互相派遣的外交代表。在以英国国王(或女王)为元首的英联邦国家之间,高级专员由总理派遣
教廷大使宗教改革后,政教逐渐分离作为梵蒂冈教皇派出的大使,在《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的规定中有特别说明
第二等级特使古代国家交往中的临时性“使节”作为临时执行某项使命而派遣的外交代表,又称临时外交代表。通常由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派遣,称为总统(国王)特使或政府代表。在特使使命完成归国后,其特使身份即告终止
第三等级特命全权公使常驻外交使节的形成一国元首向另一国元首派遣的外交代表,所受礼遇次于大使,所享有的外交特权和豁免权与大使相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绝大多数国家都把特命全权公使升格为特命全权大使
教廷公使宗教改革后,政教逐渐分离其派遣情况与教廷大使相同
第四等级代办大使、公使因故不在,由低级外交官代理其工作的情形由一国外交部长向另一国外交部长派遣,系最低一级的外交代表,其任务主要是继续谈判以建立外交关系事宜并办理侨务和商务业务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官方网站《礼宾知识》等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围绕“外交制度和国际关系”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
2023-11-25更新 | 50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多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乡约滥觞于吕大钧(10291080,今陕西蓝田人)于1076年所创《蓝田吕氏乡约》,鉴于乡党邻里的辅车相依、利害与共而“爱(于是)为立约以期同归于善”,遂制定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四条规约,每条之下又具文详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规定了乡民修身、立业、齐家、交游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及日常活动的礼仪俗规。乡约的实行,不仅使得蓝田“一乡之中,睦姻任恤,休戚相关,何风(风俗)之淳且厚矣”,而且使善行广布,良俗迁移,“关中风俗为之一变”。

——摘编自黄书光《中国社会教化的传统与变革》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关于《蓝田吕氏乡约》的短文。(要求:短文包括标题以及乡约制定的历史背景、内容、特点和影响,字数不少于300字)
2023-12-20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02年,梁启超发表《新中国未来记》,畅想了几十年后中国的面貌。学者贾立元将其视为中国科幻的起点。贾立元认为,科幻在中国的诞生是在甲午之后,中国落入“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进步的知识精英鼓呼学习西方的现代文明救国图强而形成。故他将科幻在中国的发轫定义为:以“现代”眼光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而非仅仅对技术发明的幻想。

——摘编自《专访贾立元:晚清科幻,一座纸面上的“未来博物馆”》


请根据贾立元的观点,多角度推测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中未来几十年中国的基本面貌,并说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不少于2个角度,史实准确,逻辑合理,史论结合)
2023-11-24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全球化的历史

古代亚历山大大帝给古希腊城邦带去了帝国制度;汉武帝派遣以张骞为首的远征队开辟了丝绸之路。
中世纪伊斯兰商人引领亚欧贸易;蒙古帝国的兴盛是马可·波罗成为畅销书作者的背景。蒙古和平时期的副产品——黑死病,引发全球化的倒退。奥斯曼帝国攻陷君士坦丁堡。欧洲开辟了到达亚洲和美洲的新航线。西班牙征服者通过武力从美洲原住民手中夺走波托西矿山。
重商主义时期金融业发达的荷兰因期货和期权交易爆发了“郁金香泡沫”危机。对皮草的需求推动了俄罗斯的领土扩张。1851年,英国召开了史上首个世界博览会——万国博览会。
19世纪中后期一度在经济上附属于英国的爱尔兰遭遇了"土豆饥荒",一方面导致了大量人口死亡,另一方面引发了"新世界"移民潮。日本在美国的强迫下开放门户。在美国的西部垦荒时期,曾经漫步在大平原上的野牛惨遭灭种。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19世纪末,大型企业登场。
20世纪由于两次世界大战和“大萧条”,全球化严重倒退。20世纪既是大众文化融合的时期,也是全球化进程推进的时期。

——摘编自【韩】宋炳建《图说世界经济史》

上表显示出全球化是各种动机作用的结果。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导致全球化的任一"动机",并进行简要阐释。(要求:明确写出"动机","阐释"需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