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七八十年代1979年,开始新中国第三次民法典起草。八十年代先后出台《经济合同法》《涉外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20世纪九十年代为适应发展现代化市场经济的要求,1993年开始起草《合同法》,1998年开始起草《物权法》。
21世纪2015年,第五次民法典编撰工作正式启动。2020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11日起施行。

——摘编自粱慧星《中国民法典发展脉络梳理》


阅读材料,对表中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结合所学中国现代史知识加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2024-03-30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类日常饮料的由来


啤酒
是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的第一批农业社会用驯化的谷物直接制造的产品。很长时间内,它一直是城市社群中最受欢迎的饮料,因为水的质量并不太可靠。20世纪真正成了一种世界性饮料。

红酒
是地中海希腊和罗马文化的象征,曾长期是西方精英所偏爱的饮料。红酒后来成为世界贸易的一部分,并突出体现于非西方世界精英“西化”上。

蒸馏是阿拉伯人的发明。许多种烈酒在欧洲扩张时期得到传播,特别是用甘蔗酿造朗姆酒。

咖啡
由阿拉伯人引入欧洲,这种异域饮料首先经由咖啡屋在精英中得到普及。19世纪时取代啤酒成为最流行的饮料。咖啡与茶、巧克力一道,推动了对另一种“异域”产品——糖的需求。
由英国人和荷兰人从东方进口,在18世纪变得十分流行。
可可可可树原产于中南美洲,16和17世纪时被移植到东南亚和非洲。18世纪时可可在欧洲成为一种非常受欢迎的饮料。
可口可
跟许多流行饮料一样,可口可乐最初是一种药用饮料。可口可乐是美国的“国民饮料”,象征着20世纪的美国化、商业化和全球化。

——摘编自【比】埃里克范豪特:《世界史导论》,沈贤元译

从上述表格中提取两条或者两条以上的信息,并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逻辑清晰、论证充分)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时期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演变
18701914年间,古典金本位时期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
19151945年间,前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各国纷纷停止了本国货币与黄金的直接兑换,各国货币之间没有一个固定的汇率形成体制,处于各行其是的状态。
19451973年间,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新的稳定的汇率制度,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具有主导地位的货币。

——据钟伟《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和远瞻》


根据材料结合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国际货币体系变迁”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科学,阐述需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与亚非其它三大古文明相比,中华文明的起源不能算是最早的,但中华文明是唯一的从未中断过的文明。今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就是那创造古老文明的先民之后裔,在这片土地上是同一种文明按照自身的逻辑演进、发展,并一直延续下来。同时,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显示了巨大的凝聚力,不仅没有中断,也没有分裂;只有新的文明因素增加进来,而没有甚么文明的因素分离出去成为另一种独立的文明。

——摘编自袁行沛主编《中华文明史》


请结合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就材料中某一观点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3-01-11更新 | 123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临沧市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30~60年代国际货币体系发展大事简表

1931年9月英国放弃金本位制,英镑随后大幅度贬值
1933年4月美国宣布脱离金本位制
1936年9月英美法终于达成一项“三国货币协议”,三国同意减少汇率的波动,共同合作以保持货币关系的稳定
30年代后期随着欧洲政局越来越不稳定,大部分的资本和大量黄金流向美国 三国货币协定中有管理的汇率原则被冲垮

1943年4月
美国政府发表了“怀特计划”,主张建立一个权力很大的国际货币基 金组织,非经组织同意,会员国不得任意改变汇率
英国政府发表了“凯恩斯计划”,反对以黄金作为主要储备,还强调 顺差国和逆差国共同负担调节的责任
1944年7月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召开,通过了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布雷顿森 林协定》,实行“双挂钩"原则和固定汇率制
20世纪
50-60年代
美国通过赠与、信贷、购买外国商品和劳务等形式,向世界散发了 大量美元;国际汇率保持相对稳定;资本主义世界商品、劳务和资 本的流通得以正常进行

——摘编自李春放《全球国际体系的演进》等


从表中提取信息,结合20世纪国际政治、经济变动的相关史实,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方美学思想的演变(节选)

中世纪
515世纪)
宗教和神学统治了意识形态领域,艺术和美被认为是属于感性世界的享乐,因而被当成异教的东西,受到排斥和打击
文艺复兴
1416世纪)
最根本的特点是从神学的迷雾中走出来,面对现实的人,歌颂人的理性、智慧和力量,歌颂人的世俗的美和欢乐
启蒙运动
1718世纪)
在相信普遍人性的同时,也时常强调人类的不断进步,以及审美趣味随时代、民族和人情风俗而变化

——摘编自朱光潜《西方美学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任意提取一个或多个信息.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图2分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欧洲形势示意图。



比较图1和图2.指出欧洲国家版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四处明显的变化,并简要说明造成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二   战后大事记(部分)(如下表)。



从上述材料中根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件,概括出二战后世界历史发展的一种趋势或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趋势或特点,并对概括出该趋势或特点的事件进行阐述)
2021-04-27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民族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批评家斯图尔特·霍尔曾经在四个层面上对“现代性”的内涵进行了界定:政治层面——世俗政体与现代民族国家的确立;经济层面——市场经济以及私有制基础上的资本积累;社会层面——劳动与性别分工体系的形成;文化层面——宗教的衰落以及世俗物质文化的兴起,尤其是个人主义与工具理性的文化取向。

——摘编自(英)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现代性”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严密)

10 . “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古老的希腊哲学话语,完整的含义至少包括三个层面的解读。第一,人身方面,人必须有人身自由,人不能成为他人的奴隶,就是要把人从奴隶制度下解放出来。第二,精神方面,人必须有精神自由,人不能成为神及其代言人的奴隶,就是要把人从蒙昧、蒙骗中解脱出来。第三,物质方面,人必须有物质自由,人应当追求理性,追求科学,用发展生产力来克服物质世界的限制,让自然为人类服务。这三个方面构成了人文精神的完整含义,成为西方人文精神的渊源。近代欧洲科学的发展和思想解放运动从根源上说无不滥殇于这一思想,并不断地丰富发展着人文精神的内涵,共同推进了人类在精神层面的自立、自主、自觉和自信。

——摘编自张晖明等:《人文精神的回归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创新》

概括材料中的观点,并结合近代欧洲文明发展的相关知识,任选一角度对材料中的观点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2019-10-05更新 | 317次组卷 | 22卷引用: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