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中国成立后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广泛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下图是“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增长情况”表。

根据材料并结合新中国外交的史实,以“大国外交”为题目,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内容应包括;“题目-论述-总结”三个部分,请务必完整;论述要表述成文,叙述完整,要分阶段论述;每一阶段要包括时间、背景、内容、影响等,不要写成问答题的形式;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语言简洁。)

2024-03-22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丽江润泽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历史现象:农业起源

地区农作物
西亚小亚细亚半岛南部等地是小麦、大麦的原产地
东亚黄河中上游是粟的发源地长江中下游的居民在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
美洲中美洲则是玉米、甘薯等作物的原产地

——摘编自高中历史教材统编版《经济与社会生活》

材料二   历史现象:新航路开辟后世界植物物种交流

从亚欧大陆传入美洲从美洲传入亚欧大陆
植物甘蔗、洋蓟、芦笋、小麦、燕麦、甜菜、黄瓜、茄子、大蒜大豆、亚麻……玉米、甘薯、马铃薯、四季豆、向日葵、花生、烟草、辣椒、番茄、橡胶、苋菜、油梨、可可……

——根据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则材料,对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进行阐释。(要求:明确指出所选材料;从多方面进行阐述;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20世纪见证了中华民族史无前例的巨变。历史大流,变幻莫测,惊涛拍岸,叫人寒心。中华民族猛然醒觉,愤而寻找重生的道途。探寻一条在新的世界中体面地生存下去的道路,是推动近代中国发展的一个主要动力。西方已经将这个新的世界强行推到了中国的面前。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内部的腐败和外来帝国主义的羞辱性掠夺,如同一对李生恶魔,给它带来了长时期的衰落。中国为了克服这对李生恶魔,推动社会进步,历经18611895年间的自强运动、1898年的百日维新、1912年的共和革命、1919年的思想革命和1949年的共产党革命等阶段。每一阶段都是艰难的拼搏,有成功,也有失败,但它们加到一起,对中国重现青春活力做出了贡献。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根据材料,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工业革命”这个词有三层含义,首先它指工具改良和非生物动力在生产中的运用;其次它指劳动组织、工业结构及整个经济活动方式的转变;最后,它指由此产生的社会变化,指社会整体变革的过程。也就是说,“工业革命”是指一个历史时期,这个时期导致工业化社会的诞生。

——钱乘旦《第一个工业化社会》

选取典型史实,对工业革命的三个层次展开说明。(要求: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2-08-29更新 | 246次组卷 | 22卷引用:云南省丽江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社会流行词反映了社会的变迁

时间流行词汇
1840−1912师夷长技、洋布、洋火、兴民权、革命……
1912−1949共和、约法、民主、科学、实业救国、牺牲精神、民主自决精神、她……
1949−1978列宁装、三大改造、工业化、人民代表、粮票……
1978年以后专业户、乡镇企业、村民委员会、股票、互联网……

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近现代史的知识,从“社会流行词汇与社会发展变迁”的某一个角度提炼一个主题并进行解读。(要求:观点明确,提取信息充分,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
2022-08-18更新 | 91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丽江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21118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决议认为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在进取中突破,于挫折中奋起,从总结中提高,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决议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

——摘编自《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从材料所列十个方面的经验中任选其一,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所学知识阐释你对该经验的认识。(要求:史实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代化的含义是什么呢?就英法等西欧国家而言,所谓近代化就是使社会摆脱中世纪的封建形态而资本主义化。这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包括经济、政治、社会和思想等方面的变革。近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世界各国近代化的历程却不尽相同。和英法等国近代化历程比较,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近代化道路具有明显的特色。

——苑书义《中国近代化历程述略》


请围绕“近代化”这一主题,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史实,阐述中国近代化的转型历程。(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阐述充分,逻辑严密)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图是摘自某一本书的目录的一部分。

1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2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
3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
4近代科学之父牛顿
5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
6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
7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8西方哲学的代表柏拉图
9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10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11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
12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

历史人物在推动历史前进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也是时代的象征。请从上表中选三位杰出人物,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对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中外关联,言之有理。)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红船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长征精神“不怕牺牲,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
延安精神“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两弹一星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攀科学高峰”
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材料提供了红色精神传承的六个案例,蕴含了诸多启示。请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2020-12-21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丽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现代化是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世界现代化历程

阶段特点概括
第一阶段现代化的启动阶段(17-18 世纪)西方国家发起现代化,现代化世界出现
第二阶段现代化的成熟与扩张(19世纪——20 世纪初)西方进入成熟现代社会
第三阶段现代社会的新转型阶段(二战后)一个“后现代”社会正形成

——据钱乘旦《以现代化为主题构建世界近代史新的学科体系》整理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选取某一阶段,以欧美为例,评述该阶段的西方现代化之路。(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